•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20:53:00 来源:戏说三国

导语:要说历史上最佛系的皇帝当属清朝的顺治皇帝,顺治皇帝不仅佛系,还对佛法非常感兴趣,甚至舍弃皇位剃度出家。

人生在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即便是身为一国之君的顺治皇帝也未能摆脱人间八苦。身心俱疲的顺治皇帝甚至一度想要剃度出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顺治是一位好皇帝,虽然顺治在位时间不长,但他为国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使得社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一】清朝高僧溪森行森禅师圣贤难遇。

历史上不乏高僧大德,但是能够有幸遇见并且还能得到教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代不像现在通讯发达。

现在打开手机,网络上可以搜到各种高僧大德的视频讲座,但是在古代却不可以,能够遇见这些贤者靠的是缘分。

顺治皇帝是一位爱好佛法的人,早在顺治十四年,顺治便接触到了佛家文化,并且对佛法非常喜爱。这也为他日后遍访名僧打下了基础。

佛法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想能够学有所成,像释迦牟尼尊者那样,成佛造福人们,就必须有一位有真才实学的法师来指导。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为此顺治皇帝向当时的高僧憨璞性聪禅师询问国内精通佛法的高僧,经憨璞性聪禅师介绍顺治皇帝认识了当时的名僧玉林琇。

还召他从江南湖州来到京城皇宫为自己讲说佛法。当时玉林琇并不想去,毕竟出家人早已看破世俗名利。

即便是皇上召见,本质上也是打扰了自己清净修行。但顺治很执着,一定要见到本尊。所以没办法只好去皇宫为顺治皇帝讲佛法。

顺治皇帝对玉林琇非常尊敬,不仅以师长的礼节对待玉林琇,还谦虚的自称弟子,弟子也就是学生的意思。

由此可见顺治皇帝是非常尊师重道的。玉林琇在宫中住了一些时日,便请求回到江南湖州,有修行的人其实并不喜欢荣华富贵的环境。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舍弃皇位而去出家修苦行。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够激发自己的道心。

试想当你想清心寡欲的时候,别人给你端上来一盘美食,这种诱惑无异于增加了修行的难度。尤其是在初学阶段,首先要减少各种诱惑。

玉林琇法师要离开京城了,顺治皇帝看挽留不住,于是赐给玉林琇法师黄衣和金印,又派人亲自护送法师离开。

顺治皇帝在与玉林琇法师交流的时候,得知玉林琇法师有一位弟子很有修行,这位弟子叫做行森禅师。行森禅师是一位很有修行的法师。著有《明道正觉·溪森禅师语录》收藏在《大藏经》中。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二】行森禅师私自为顺治剃度出家出家是一种福气也是一种缘分。

人世间最高级别的福气,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清福,享清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得了,尤其是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社会。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人们为了生存都是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很多人都是身心疲惫的状态。

想要放下一切,去山中过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日子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也很少有人会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如果是已经成家的人,更是无法做到放下亲情放下名利。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出家的人都是一种敬佩感。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于自己的亲人选择去出家是不理解的。在他们眼中放弃亲情去出家是很无情的做法。

其实则不然,根据佛家的说法,出家这件事是大丈夫所为,因为要肩负起成佛普度众生的大任,没有坚固的信心是做不到的。

顺治皇帝一方面厌倦了尘世的生活,另一方面对于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决定要亲自出家修行。

既然要出家首先得有法师为自己剃度。顺治皇帝选择让行森禅师来为自己剃度。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行森禅师也没觉得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

可是顺治剃度这件事被顺治的母亲知道了,一般来说母亲对于儿子出家都会是反对的,无论你如何解说,她都无法接受这件事。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三】行森禅师险些被师父火化缘分未到,想出家也出不了。

行森禅师私自为顺治皇帝剃度出家这件事,传到了皇太后的耳朵里,皇太后当时就发火了,好不容易养的儿子,现在当上了皇帝。

竟然出家了,这是皇太后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所以皇太后立即下令,把行森禅师的师父玉林琇法师给找来了,让玉林琇来阻止自己的弟子。

玉林琇对于这件事也很生气。当下就让众弟子用火烧死行森禅师。顺治皇帝一看因为自己要出家,害的行森禅师要被火花没命了。

于是只能暂时放弃了剃度出家的想法。由此可见顺治皇帝的出家机缘并没有到来。虽然自己很想出家,到最后依然是无法实现。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那么玉林琇为什么会生气自己的徒弟给顺治剃度这件事呢?其实剃度出家首先是要经过自己父母的同意。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整个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比如地藏菩萨救度自己母亲的事,还有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母亲说法。

这些都是大孝道,毕竟人在轮回之中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如果能够成佛脱离轮回,那就从本质上脱离了苦,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父母不理解,硬去要做,只会给父母带来伤害。所以要慢慢感化父母,等父母把这件事情想通了,自然机缘也就到了。

清朝高僧行森禅师:因私自为顺治帝剃度家,险些被火化

结语:

总之,行森禅师这位清朝高僧,私自为顺治皇帝剃度出家,没有成功不说还险些被师父火化,这说明一切事情还是要随缘,不能执意而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23: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公从灵隐寺迁居到净慈寺,并不是被人排挤
...公麻烦,想把他赶出寺庙。而济公却受到灵隐寺住持元空禅师的庇护,使广亮的阴谋无法得逞。这些情节都是以济公在灵隐寺修行的故事为原型改编创作的,其中也增加了不少他在在民间扶危济困和
2023-05-22 05:16:00
探讨《西游记》中乌巢禅师的可能身份
...角,他们的出现往往给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其中,乌巢禅师这一角色虽然出场不多,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是读者和学者探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乌巢禅师的可能身份及其
2024-10-30 20:24:00
中国第一高僧:曾呼吁僧人杀敌,活到120岁,临终留一字无人参
...师便是这众多高僧大能的其中一位。颇具传奇的身世虚云禅师,原名萧古岩,虚云之名是他皈依佛门之后的法号。于1940年出生于福建的泉州。他的父亲本来也不是什么普通人,他曾经在多处的
2024-02-27 23:54:00
日本高僧太初在泰顺
...川县镰仓市(离东京50多公里)建长寺出家,拜物外可什禅师为师。物外禅师曾于元朝元应二年(1320)来中国。建长寺是镰仓幕府第五代摄政者北条时赖创立的日本最初的禅宗专门道场。创
2024-03-19 15:07:00
顺治皇帝向高僧请教国运,高僧如何说
...僧根本不理睬顺治的诏令,比如说湖州报恩寺中的玉林琇禅师,就多次辞谢不肯应召,在使者的强硬要求下,他才进京,还被顺治封为大觉禅师。只是玉林琇并不愿意与顺治多谈,期间多次请求回去
2024-04-09 19:57:00
“济公”,历史上真实存在,圆寂时留下一首禅诗,24字点醒无数
...苦读十几年以上的老僧,便将其推荐给灵隐寺的高僧慧远禅师。慧远禅师收其为徒,赐法号“道济”。这个和尚不简单在拜入慧远禅师门下头几年,道济倒是一切正常。言谈举止都和其他僧人一样,
2024-11-11 11:01:00
...化处公使衔参赞陈诤在开幕式上致辞说,300多年前,隐元禅师将中华优秀文化带到日本。隐元禅师和弟子们向日本传播的文化种类之多世所少见,堪称中日文化交流互鉴的典范。期待两国人民不
2023-06-06 14:51:00
达摩祖师为什么会来到中国
...四字,请人送走达摩大师。后来,梁武帝在他的师父志公禅师面前提起与达摩的交谈。志公禅师听后,大为吃惊,以为达摩大师乃是观音入世,弘扬佛法而来。梁武帝听了志公禅师的解释后,也十分
2023-01-07 15:04:00
古林清茂禅师的求法之路
...与地位上看,临济南宗是远超过临济北宗的。而古林清茂禅师出自临济南宗,其在禅宗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受到元朝廷的礼遇,其影响范围也甚广,覆盖中、日两国,影响领域涵盖佛教、文学
2023-12-17 09: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