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纣王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祭祀(人祭),当时祭祀是很重要的国家活动之一,纣王时代殷商对东夷的作战失利,加上方国扩张到当时的极限,导致可供人祭的奴隶大幅减少,而人祭减少正是殷商国力衰弱所体现的现象之一。商代约发现了14000具人牲遗骸,其中12000以上是羌人,而羌人是周那边提供的,帝乙时期商周就交恶了,等于失去八成以上人牲来源。

而对东夷作战不利,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则是武丁之后,商王收走了贵族的祭祀权力,都要把祭品交给商王,这就导致贵族不满。战事的胶着,王权族权的争斗,贵族都不满,祭祀的减少,一直与西周隐藏的矛盾爆发等等原因导致了帝辛的失败。在帝乙时代,周族就在三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迅速崛起,武王克商时,周族已经拿下了晋南洛阳盆地等大片商朝领土,并得到很多众多方国支持,而且周武王也是看准商朝内部内讧(比干被杀)的机会发动灭商战争。帝辛可能是个暴君,但不是昏君,姬昌只是其中的一个爆发点(奴隶人祭主要供应的地方来自西周,人家有权也能打仗人家自然也是有底气)。

在姜子牙那个没有纸没有书,甚至可能没有书生的年代(书生概念是随着科举出现而兴起的,商朝没有书,理论学习对底层也几乎无用,目前对商朝是否有书生这件事也无史可考,大概率是没有),让一个普通百姓去认字不说,还要让他学习军事技能(而且还没有学习渠道,那时候也没个私塾,贵族不会教一个平民排兵布阵)。姜子牙是个天才,他在没有老师,没有学习渠道,没有学习资料,平时接触的人也没有学习意识的情况下,硬是自学成才成为了当时的顶级人才。

周朝的分封异姓诸侯不仅是权力,也是责任,就是一种开疆拓土的手段,封姜尚到齐,就是要让姜尚带领姜姓部族和东夷作战,能打下来就是你的,而封给周公长子伯禽的则是适合农耕的肥沃土地。分封鬻熊是为了让鬻熊带领部族同楚蛮作战,同时也分封了汉阳诸姬控制了汉阳的铜山。经过三监之乱后的周公不可能过于信任外姓诸侯,毕竟他的两个哥哥都能联手武庚叛乱,何况其他人。

姜尚被分封的时候成王年幼,周公才是主政人,而且周公是武王钦点的辅政之臣。经过三监之乱的周公对于本姓诸侯尚且有防备之心,更何况外姓。周在推翻殷商之前也是殷商的臣,姜尚曾经是否为商臣并不影响姬、姜之间长期同盟关系。如果姜尚不是重臣,那武王怎么可能立邑姜为后,又立邑姜所生的成王为继承人。况且周朝建立后,姬、姜联姻之事并不少,可以侧面反应是长期的通婚。

姜姓是姬周的合伙人,历代王后都是姜姓贵族,吕氏就是姜姓的代表人,中原诸侯都是姬姓和姜姓,尤其是一圈监视宋国的姬姓诸侯国。宋国是殷商人后代,世代经商,当然经济发达。而且宋国一圈的诸侯国全是姬姓,就明摆着监视。另外吕家实际获得的齐国可不是偏远地区,而是盐铁业发达的经济重心,这是姜子牙的私心,既不受猜忌,又获得实际利益。

而且齐国就藩的是姜子牙的儿子,尚父姜子牙可一直呆在权利中心。周公的鲁国,姜尚的齐国,都是周公东征时才灭掉的商朝属国,同时又有东夷,召公的燕国,封地在现在的北京附近,而且燕国在春秋时期因为太远了基本上都是掉线状态,周朝要扩大巩固统治范围,把有实力的大贵族封在边疆很正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