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7 17: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周武王去世之后,幼子成王继位,周公辅政。被封于殷商故地的商纣王之子武庚,与周武王的三个弟弟散布流言,说周公想要对成王不利,从而发动叛乱。

一时间,谣言满天飞,周王室内部也有很多人对周公产生了怀疑。

在此时,姜子牙请命出征,征讨叛逆,周公却拒绝了姜子牙的请征,而是决定亲自去讨还自己的公道。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1.三监的来历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姜太公率军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漂橹。

眼见大势已去,商纣王帝辛逃到鹿台,穿着他的宝玉衣,自焚而亡。

周武王入城之后,砍下商纣王的头颅,并挂在旗杆上示众,又亲自处死了祸国殃民的妲己。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史记·殷本纪》

商纣王虽死,但是殷商遗民依存,按照“灭国不绝祀”的原则,周武王决定保留殷人的祭祀。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为了收买人心,安抚殷商遗民,展示周人的宽容仁义,周武王便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

但是,此时的周人虽然打败了商人,却也没有后来的那么强大,周武王对武庚也不放心,担心他起事作乱,于是便将自己的三个弟弟派来监管武庚。

周武王将三弟管叔封于朝歌以东的卫地,建立卫国;五弟蔡叔封于朝歌以南的鄘国;八弟霍叔封于朝歌以北的邶国,这就是“三监”。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2.周公恐惧流言日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周成王继位。

此时,离周武王克殷建周才刚刚过去2年,天下初定,周武王的四弟周公唯恐诸侯叛乱,于是亲自摄政,代行王事。

周公的摄政很快引起了其他兄弟的不满,尤其是周公制定礼制,严格限制了诸侯的权力,让其他兄弟都对他产生了猜忌。

尤其是卫国国君管叔,他是周武王的三弟,也是现存中最年长的兄弟,按照当时“兄终弟及”的惯例,周武王死后,管叔应该是最有资格摄政,于是他便认为是周公篡改了周武王的临终遗诏。

管叔当即联络蔡叔、霍叔等人,开始炮制流言,说周公欲要对王位上的孺子(周成王)不利,想要取而代之。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縢》

在三位诸侯的大力支持,以及武王其他兄弟的推波助澜下,流言很快散布到了全国,就连周成王,以及时任太保的召公奭(shì)也不禁对周公旦生起了一丝疑心。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一时间内忧外患,眼见着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周公决定首先要安抚周成王与召公奭。

召公奭也是宗室大臣,与周公同辈,此时位居太保,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周公。

为了安抚召公奭,周公写了一篇《君奭》,大意是先谈守业的艰难,强调辅政大臣对王朝兴衰的作用,然后全面召公与自己同心协力。

听了《君奭》中的话后,召公这才高兴起来,开始辅佐周公,共同应对此时的艰难局面。3.三监之乱

随着流言的散布,三监又与早有复国野心的武庚勾结在一起,并与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发动叛乱。

周公团结了召公奭之后,又召回刚刚在营丘建立齐国的太师姜子牙。

姜子牙听说殷商遗民再次发动叛乱,当即勃然大怒,主动请求出征,征讨叛乱的武庚以及三监。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周公旦却拒绝了姜子牙的请征,他说:“当初,是我在武王面前推举武庚,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并向管叔他们问个清楚。”

听到这里,姜子牙也反应过来,这是公室兄弟间的关系,他一个外人的确不好插手,于是便向周公保证,待周公出征,他一定坐镇都城,保证无人敢前来作乱。

周公稳定了后方,这才领兵出征,出征前,周公还作了一首誓师词,作为战前作动员,即《大诰》。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大诰·序》

周公亲自率兵东征,第一个目标就是三监。

三监也没想到,周公旦能如此快就集结兵力,来到了家门口,按照他们的想法,当流言传入都城之后,定然会让周公进退失据,陷入外有强敌,内部怀疑的境地。

他们虽然联系了东夷之民,可是真的还没做好跟周朝主力作战的准备。

很快,三监以及武庚的大军在周公面前一触即溃,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全部成为了阶下囚。

对这四个掀起叛乱的主力,周公对他们的处置也各不相同。

首先是武庚,作为殷商后裔,武王没有灭掉他们的祭祀,就已经是很仁慈了,他竟然以怨报德,那只能送他去见先祖了。

虽然杀死了武庚,周公依旧没有灭绝殷商祭祀,以商纣王的哥哥微子继承殷祀,在宋地建国,即宋国。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其次是他的哥哥管叔,管叔是众兄弟中对周公执政最不满的一个,周文王子嗣众多,老大伯邑考早死,所以传位给老二姬发,即周武王。

而周武王死后,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应该他这个老三上位了,为何会越过自己,让老四周公旦上位?

所以,管叔才是这才掀起三监之乱的幕后主谋,若非有三监的鼓动,被围困住的武庚也根本无力突破他们三兄弟的包围。

因此,周公旦将罪魁祸首管叔也杀死。

而蔡叔和霍叔都只是从犯,周公顾念兄弟之情,便只是将他们流放,并未杀死。4.大邑周

武庚覆灭之后,周公并没有停下东征的步伐,继续开始向东征讨,对叛乱之民穷追猛打。

在这个过程中,姜子牙父子也辅佐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周成王亲政之后,曾命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开始对侵吞周边小国,这才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大诸侯国。

而周公在东征之后,便开始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即洛邑。

成周洛邑建成之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并在这里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为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定的基础。5.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在周公旦摄政的第六年,他觉得周成王已经渐渐长大,便决定还政于王。

在还政前夕,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

然后,周公便退居二线,将主要精力放在制作礼乐,完善各种典章法规之上。

第二年,也就是周成王继位的第七年,同样也是洛邑建成的那一年,周公完全还政于王,北面就臣位。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周公致政三年后,在丰地养老,临终前叮嘱后人道:“一定要将我葬在成周,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

但是,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表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于是将其葬在文王之侧。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圣人

自春秋以来,周公就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圣人,他也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为最近的古圣之一。

汉代思想家曾评价:“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周公二次克殷,稳定了周朝的统治,他制作的礼乐制度,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周公的各种丰功伟绩不说,单说他在成王年幼时期摄政,待成王成年之后没有恋栈不去,就是古代大多数权臣都难以做到的。

周公摄政与三监之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介绍周朝诸侯国管国国君管叔
...前1039年),姬姓,名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管
2023-02-13 14:26:00
“三监之乱”为什么只有管叔和蔡叔?
...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诸侯叛乱。“三监”是周武王的三个弟弟,而且是亲弟弟,分别是姬发的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都是文王正妃太姒所生。按照通行的说法,当商朝
2023-07-09 07:18:00
周公旦受命代为管理朝政,蔡叔管叔发动三监之乱
...isì],她一共生了十个儿子,大儿子是伯邑考,二儿子是周武王姬发,三儿子是管叔姬鲜,四儿子是周公姬旦,五儿子是蔡叔姬度,六儿子是曹叔姬振铎,七儿子是成叔姬武,八儿子是霍叔姬处
2023-02-01 20:32:00
从管叔鲜到周公旦:西周分封制度的演变与家族情感的纠葛
...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家族情感。本文将带领你深入探讨,从周武王的郑重分封典礼、管叔鲜兄友弟恭的忠诚、周公旦独揽大权到三监之乱的血腥结局,揭示了分封制背后的权谋和忧虑。最后,我们也将
2023-09-16 21:11:00
周武王兄弟都姓姬,为何大哥叫伯邑考?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在宗庙举行了盛大的告祭仪式,“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把自古公亶父以来为周王朝建立打下基础的历代先祖都告祭了一遍。但这里头
2023-01-02 12:23:00
周公旦在辅佐成王的七年间有没有称王?
...,姬旦,我们习惯将其称为是周公或者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但是论实力来看,两人相比并不逊色。在周朝建立之后,周公旦奉命治理国家。周公画像周朝虽然在牧野之战中战胜了商王朝
2023-01-28 13:28:00
周武王因病去世,周朝形势不稳,诸侯国趁机发起暴乱
当时,由于长期的劳累和不断的战争,又加上年老,周武王在灭亡商朝后的第二年患了重病。患病期间,初建的周朝百业待兴,国事繁重,周武王的病不仅未得到恢复,反而越来越重。周朝的群臣,眼见
2023-01-05 17:38:00
周武王九个兄弟的封国都在哪,传承了多少年?
...录的也就19个,其中他与正妻太姒生有10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和他的9个同母兄弟。我们知道,周文王去世后,武王姬发继承了他的衣钵,后来武王在姜子牙等人的辅佐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
2023-02-23 15:11:00
“周公”被尊为“元圣”极受儒家推崇,那么他是谁的后世?
...公,姬姓,名旦,亦称文叔、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因其采邑在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故称为周公。周公是西周初年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
2023-06-27 14: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