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4 14:09:00 来源:戏说三国

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一把火将刘备烧了个半死,就差当场送走了,逃回白帝城的刘备急召诸葛亮,上演托孤戏码,刘备安排的托孤重臣是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一管政治一管军事。

然而刘备死后,不被诸葛亮看在眼里的李严权力欲膨胀,准备把诸葛亮拉下马,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终惨败。这就像星爷电影中所说,奸臣要奸,忠臣更要奸,否则怎么能斗过奸臣?而李严,显然就是那个奸臣,但诸葛亮却也未必有多么忠。

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

01

有名无实的李严

在刘备安排中,诸葛亮管政治总揽全局,李严管军事抵御外敌,按说两人的地位应该差不多,而且李严统领全军,虽说在蜀国影响力不如诸葛亮,但实力也不容小觑,最终却斗不过诸葛亮,究其原因,是诸葛亮的政权是实打实的权力,而李严的军权却徒有其名。

当时刘备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虽然都是托孤大臣,但刘备心中还是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也就是要求李严辅佐诸葛亮干事,并把治所放在蜀国边境的永安。

本身定位就是副手,然后又被安排在远离全国政治中心的边境之地,虽然名义上统领全国兵马,但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能真听他指挥?能干到蜀国高层的哪个不是人精,一个近乎流放的“托孤副手”,自然就被大家忽视,蜀国说军事军队根本没李严啥事,郁闷心情可想而知。

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

李严具体地位如何,可以从一些安排中看出来。当年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就从来没征求过李严的意见,连最基本的样子都不做。到北伐时李严地位更尴尬,诸葛亮率军驻扎汉中,总揽军政大权,“中都护”李严直接被无视,虽然名义上掌管兵马,但实际工作只是运送粮草,堂堂的兵马大元帅变成了后勤大队长。

但凡有点血性的人,面对此种情形自然不可能忍,而李严恰巧就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你无视我的存在,那我就想办法让你重视我,于是李严开始在运送粮草时做手脚,想拖诸葛亮的后腿,把自己的权力夺回来!

02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李严

人一旦对一件事产生迫切期望,做起事来往往会不择手段,李严也是如此。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想方设法给诸葛亮拖后腿,他觉着把诸葛亮搞臭了,自己就能顺利上位,殊不知诸葛亮玩政治的手段比他可高明太多。

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

当然,李严也不是没有一点政治智慧,他也知道自己和诸葛亮虽同为托孤大臣,但两人地位天差地别,作为副手的自己想要直接对抗诸葛亮,无异于以卵击石。李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从容易下手的地方开始搞,不断挖蜀国墙脚,给诸葛亮使绊子。

在他看来,只要把握好度,让诸葛亮北伐不成功,但又不至于大败,此种结果多搞几次,后主自然就对诸葛亮失去信心,自己的上位计划也就成功了。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与高等级的对手起纷争,最后只能自取其辱。

最初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时,李严选择了隐忍而未出招。待诸葛亮取得卤城大捷后,李严再也坐不住了,生怕诸葛亮取得更大胜利,立马开始写信,以粮草难以筹措为由阻止诸葛亮继续北伐。

其实,对于想把上位者掀下马的下位者而言,这样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只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给对方拖后腿,让诸葛亮多失败几次,内部质疑声越来越多,自己自然可以趁势发难。

这整个过程,必须动静要小、动作要巧,慢挖墙脚,同时还不能留下明显的把柄,至于李严为何不担心秋后算账,只能说他“眼高手低”,可能觉着自己很聪明,根本不会让人抓住把柄,却不知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诸葛亮看在眼中,毕竟政治100的技能点不是白给的。

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

面对李严所作所为,诸葛亮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回到成都后直接带着证据找后主告状,当面展示了所有书信,不是我计谋不行,实在是祸起萧墙,内部有个拖后腿的存在。亚父上门追究责任,刘禅哪里顶得住压力,再加上李严确实在挖墙脚,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为绝后患,后主直接下旨将李严贬为庶民。从托孤重臣贬为庶民,李严的政治生涯到此也就结束了,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李严心胸宽一点,不那么计较官位和实权,能公忠体国把北伐之事放在首要位置,想必结果不会如此凄惨。但一步错步步错,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唯一想法就是夺回权力,根本不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

03

大度的诸葛亮

在处理李严这个不安定因素时,为了降低影响,诸葛亮并未大肆株连,只追究了李严的责任,并未波及其家人,真是为蜀国操碎了心,果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李严治罪后,诸葛亮依然重用李严的儿子李丰,在觉得他能力没问题的前提下,让他接替了李严的位置,可以说蜀国兵权名义上依然属于李严家,只是从李严手中转到了儿子手中,子承父业而已。同时,诸葛亮还让李丰给李严写信,让他好好改造不要有思想包袱,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未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

不论诸葛亮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一手安抚确实做得非常到位,如果将来李严没有东山再起,诸葛亮也没啥损失,如果他能东山再起,凭借着这时雪中送炭结下的善缘,想必李严也不好意思再捣乱。诸葛亮果然好算计,里外不赔就是了。

不过,五年之后诸葛亮星陨五丈原,李严自然也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毕竟后主被诸葛亮教训得那么惨,连亚父都叫上了,好不容易熬到诸葛亮去世,自然不想再让另一个托孤之臣骑在自己头上,天下没有喜欢找虐的人,虽然后主有点笨,但这趋利避害的本能还是有的,只剩李严伤透了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蜀汉的权力斗争与诸葛亮的谋略之路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肩负起蜀国重任,成为了蜀汉的中流砥柱。他始终怀着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激之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国家建设与保卫之中,以报答刘备的恩情。诸葛亮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理蜀国的事
2023-09-10 11:13:00
李严与诸葛亮的政治斗争
...煌的人生。然而最终却因为过度追求权力,在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政治斗争中惨败。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严,他到底想要获得什么?又是什么让他一步步走上绝路的?逃离故乡,
2024-01-29 21:13:00
诸葛瞻与姜维的权力斗争,导致蜀汉加速灭亡
公元234年,统领着蜀汉北伐军在五丈原屯田的诸葛亮,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用颤抖的手写了几封遗书,其中有一封就写给了远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在给兄长的这封信中,诸葛亮除了重叙思念之
2023-10-04 16:53:00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三国却有三个人,竟对亲儿子痛下杀手
...丢失上庸等地。刘备得知这一切后勃然大怒。他听从军师诸葛亮的建议,下令赐死刘封。当刘封饮下毒酒自尽时,刘备悲痛欲绝。他深知,自己亲手葬送了这个陪伴多年的养子。但是,大局为重,刘
2024-08-19 11:28:00
聊聊三国诸葛家族的末路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其智慧与忠诚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随着蜀汉的灭亡,曾经辉煌一时的诸葛家族也遭遇了悲惨的结局。为何这个在三国历史中扮演了如此重要角色的家
2024-10-21 19:44:00
刚刚失去了蜀汉五虎之一的关羽后,为何要对刘封如此坚决
...前言英雄刀光剑影,豪杰风云,而在关羽英勇赴死之际,诸葛亮却提出了一个令人疑惑的建议:斩杀刘封。这一决策引发了无尽的争议和猜测,让人不禁要问:军师究竟在害怕什么?在刚刚失去了蜀
2024-02-23 16:57:00
浅谈魏延谋反背后的权力斗争
...的统治地位,集团内部便先后失去张飞、马超、黄忠,到诸葛亮北伐时不得不将军队交给老将赵云、魏延。不久赵云也在第三次北伐时病逝军营,蜀汉大军只剩魏延一人还能扛起军队大梁。而他作为
2023-06-10 17:48:00
探讨诸葛家族结局惨淡的原因
...治斗争异常激烈,尤其是蜀汉与东吴、曹魏之间的争斗。诸葛亮在世时,虽然能够巧妙地化解这些政治危机,但在他去世后,蜀汉的政治局势逐渐恶化。尤其是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五虎将之乱,使得蜀
2024-11-09 19:34:00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军事人物,他们的儿子之间的对比,往往成为人们探讨历史的热门话题。司马懿的儿子,尤其是司马昭、司马师,后来成就非凡,成为魏晋时期权力的掌控者
2024-10-09 12: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