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送她,一些草芽一些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2 00: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南在南方

你不认得他们,可没他们就没有你

这些年的清明,我很少回去,离得远,再者,父亲还能挂清。我和祖先的亲近,除了偶尔冥想,就是上年坟。

从前上年坟和挂清,都是祖父领着,祖父去世,父亲来领,墓地不集中,但坟坟俱到。

记不住祖先名讳,祖父说记不得不要紧,好好磕头。那时,我头磕得也潦草。祖父毕恭毕敬示范,说没死之前都是活生生的人嘛,你不认得他们,他们也不认得你,可没他们,就没有你……小时听这话,觉得神秘。后来,明白了时,油然而来的虔诚。

上年坟踏雪时候多,挂清差不多都是踏青,虽然有时下雨,还是有点像春游。

给祖先挂清不用花圈,祖父裁些纸条,一头捻成细绳儿样的,到坟前,缠在细树枝上,微风一来,乱乱地飘。回家的路上,遇到野小蒜扯点回去,在老家,这算是尝新了。

亲人之中,祖母先过世。祖母去世,让人难以接受,等祖父去世,我们好像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现在,他们的相片挂在老家的墙上,都笑笑的样子。

祖母去世,我们各自悲伤,角度不同。祖父沉默着,坐在祖母坟前,泥土是新鲜的。有一回大雨,祖父拿着油毡去坟上盖了,他神思恍惚,我们担心他挺不过去,还好,他挺了过来。

去世前一天,祖父坐在矮圈椅上,面前有铁制暖炉,我给他喂婴儿米粉,吃了几匙,不肯吃了,抿着嘴摆头,那时他已经不能言语。放下米粉,给他泡茶,喂他喝了几口,不肯再喝。我把茶杯放在暖炉上,他欠着身子将杯子朝里推了推,这是他的习惯,怕杯子摔着了。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我坐在那里,也一言不发。间或一只鸡从门口张望,吸引了他,他朝门口瞅一下。某个时间,我看见他忽然下来了两行眼泪,就用手帕给他擦,好像总擦不干……那个小半天,我坐在他斜对面看着他。第二天早晨,他走了。

这是一个已知的结果,可是难掩我的悲伤,惟想到相对而坐的小半天,像是得到有限的安慰,我想,我们彼此目送了。

葬礼过后,他那一杯茶还在,一直放在那里,直到挥发得一滴不剩……

给祖父立碑,想写一首诗刻在上面,憋了又憋写成了,给父亲看,父亲同意。中间有这样两句:悲欢离合寻常事,雨耕雨读复传家。想来祖父也会高兴。

清明回不去,在心里给他们挂清。前几天看见一首美国歌曲:不要站在我坟前哭泣,我不在这里,我没有死去……

要是他们不在那里,那么就有可能,冥冥之中,我们可能靠得近一点。

今年清明节前几天回去了,母亲去世已经第三个年头了。

没了母亲,怎么看都有些楚楚可怜,好像说话都少了底气。从前能大声喊妈,如今喊不成了。提前回去,要给母亲坟上培土,新坟的泥土不怎么踏实,去年培了土,看上去还是有点不够,像父亲说的“有点塌腰”。

土是黄土,扬起来,落下来,几个小时之后,坟看上去暄腾腾的,像古人说的,真好一个土馒头。

第二天,老父剪了迎春花枝,给母亲坟上插了一些,看上去有点诗意。我们整理了石头,整理了泥土,像是把母亲打扮了一下。一些草芽,一些花,会绿会红,给母亲点颜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理解让亲情重生
...亲。婚前,父亲曾答应头胎随母姓,然而大哥出生后,在祖父母的撺掇下,父亲食言了。母亲为慰藉年迈的外祖父母据理力争,虽让父亲妥协,却也埋下家庭矛盾的种子。此后,祖父祖母冷眼相待,
2025-06-13 18:21:00
围炉守岁传家风
...家中老老小小近20口人。每年除夕守岁的时候,父亲会把祖父祖母请来,母亲则把二叔一家和三叔一家请来。大家围炉守岁,尽情畅聊。我们家没有特意明确的家风,但长辈们言传身教的那些道理
2023-01-28 02:04:00
读书丨袁野:彩云之霞 爱在凡尘——读刘云霞散文集《风中的祖母》有感
...的可爱模样。 我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大家庭,尽管外祖父祖母都是知识分子,但他们也没有挣脱“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余毒,我是不受待见的那个“女娃子”,我的童年没有得到他们过多
2024-01-23 07:00:00
我妈坐月子,有人偷偷在门口放2包红糖,父亲半夜逮住那个人
...,却未曾享过丝毫宠溺。自幼,他便踏着晨曦的露珠,与祖父并肩耕耘于黄土之上,那份艰辛,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脊梁。家中姐妹众多,三位姑姑与一位幼妹,加之本就拮据的经济,让这片屋檐下
2024-07-27 12:39:00
缙云丨傅绍惠:外祖母的小脚
...地查看外祖母的脚,是在1998年的春节。头年的腊月,外祖父的意外离世,给外祖母以及整个家族带来无法愈合的伤痛,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外祖父刚下葬,外祖母就体力不支,病倒了。我
2025-04-22 07:01:00
...大学教授周牧之撰文回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父亲周健明和祖父周立波,给读者展示了一段千回百转的故事。文丨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我们往往并不真正了解身边最亲近的人。1986年初祖母
2024-01-23 14:50:00
...:沧州日报教书育人作表率 言传身教树家风左 萍我的外祖父出生于东光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工作后先后在村里小学及乡里中心校任校长。外祖父一生淡泊名利,处处想着工作和他人,他利用
2023-09-19 09:34:00
刘若英陷家族房产纷争,被姑父指控非法侵占失智祖母财产
...一直被视为家中的宠儿,她更在多次的出版物中描绘过与祖父母共度的美好时光。刘若英出身于声名显赫的家族,祖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将军,祖母则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她的父母早年离异,她
2024-06-18 10:12:00
...的家族历史。我的祖籍在山东泰安东平县老湖镇西二村,祖父在铁路上工作,流动性强,从山东调到了河北沧州火车站。我父亲5岁时,祖母因病去世。后来,祖父娶了第二任妻子,就住在大运河畔
2023-04-25 09: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