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二十多年后,“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像一面镜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2 10:54:00 来源:光明网

“哈佛女孩刘亦婷”,最近上了一次热搜。一篇题为《哈佛女孩成为美国普通中产,这场持续25年的鸡娃骗局碎了》的热文,毫不留情地批评刘亦婷是第一代被“鸡”成功的娃,还声称“只有资本笑到最后”,通过补习班、教育书籍、讲座获取暴利。

二十多年后,“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像一面镜子

图源:网络

或许如今的00后已经不熟悉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但在80后、90后的记忆里,刘亦婷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当年,《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出版不久,就获得了200多万册的销量,成为家长之间流传的“育儿手册”。

刘亦婷早已毕业留美、成家立业,她的年龄也步入中年,刘亦婷的“教育神话”也逐渐被中国家长“祛魅”。如今,她从当年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变成部分网民讥讽的“普通”对象,不能不说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然而,刘亦婷真的“普通”吗?她或其家庭选择的教育路径,对当下中国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应该怎样理解“刘亦婷模式”的“鸡娃”?

刘亦婷的受教育经历,确实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家庭子女少有的顶级配置。“刘亦婷模式”退潮,并不等同于刘亦婷本人的失败。

资料显示,刘亦婷幼年时父母离婚,身为媒体编辑的母亲获得了抚养权,后来其母再婚后,继父也深度参与了对刘亦婷的教育。

就原生家庭而言,刘亦婷的人生开局难言完美。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相比更多同龄人,刘亦婷固然拥有家庭知识熏陶等方面的优势,但在当年的中国,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出国留学并不简单,进入世界顶尖名校学习者更是凤毛麟角。

无论是因为人生际遇的幸运,还是家庭竭尽全力提供的条件,刘亦婷的成长教育之路都称得上“人生逆袭”。即使现在,如果你身边有年轻人被世界顶尖名校录取,还是受到亲友、邻居钦羡之事。

而就刘亦婷选择的生活方式看,正如近日一些网民所言,并不“普通”。公开信息显示,刘亦婷在美国的居所称得上“豪宅”,其丈夫是一位收入不菲的律师,还有人通过刘亦婷本人的社交账号分析,她担任着“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合伙人”。

就算在发达国家,这样的生活品质也不是普通人能获得的。要说刘亦婷通过努力成为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精英,并不为过。

应当承认的是,与《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相比,刘亦婷当下的生活好像有些“平淡”——她并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回国服务于祖国发展、延续“鸡娃神话”,更没有在美国社会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要清楚看到,一些期待纯属“刘亦婷滤镜”下不切实际的幻觉。哈佛大学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大概也就一千几百名,其中能够成为顶尖科学家、拿诺贝尔奖,或者出入美国政坛、当上总统的,也不过是其中的极少数。

如果再追问下去,可能还要问问,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拿诺奖、当总统吗?这里不再赘述:一所世界顶尖高校,其对于成功的界定也必然是丰富而包容的。

中国年轻人的成长成才渠道更多元了,这是“刘亦婷滤镜”失效的根本原因。

刘亦婷在1999年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此前一年,我国刚刚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985工程”应运而生。

然而,当年中国大学与世界名校的差距巨大,也是人所共见的事实。甚至在一些教育者眼里,“世界一流大学”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再次分列中国高校的前两名,分别位列全球第17位和第25位,多所中国高校进入全球前300名。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质量,还是从科研成果产出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

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子女就业,如今,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不再对“洋文凭”高看一眼。仅仅凭借一份留学履历,并不能保证毕业生能在国内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要与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竞争,留学生恐怕也要拿出哈佛、剑桥这样的过硬海外学历。

中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参与全球竞争。随着中国高校的世界影响力增强,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中国的年轻人也有更多机会凭借一张本土学历到海外工作,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仅仅是学历本身,已不能保证年轻人取得“成功”。哪怕是名校毕业生,如果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拿不出过硬成绩证明自己,毕业求职时照样会落后于人。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崛起,文凭也不再是年轻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些学历并不耀眼的年轻人,成为网店店主、网络主播、网络写手,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发挥影响力。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技术人才的职业回报感和社会地位也不断增加。

当然,进入一所世界名校学习,仍然是年轻人实现人生理想的有效方式。只是,事实反复证明,对于刘亦婷的“成功”,既不能简单复刻,也不必盲目信奉。

教育,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或完美方案。

当初,《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纸风行,确实如不少人所批评的那样,带着浓浓的“鸡汤味儿”。要知道,刘亦婷成为“哈佛女孩”,离不开她家庭的培养,也离不开特殊的时代机遇,甚至也有个人的运气成分。

随着“留学申请信息差”慢慢消失,人们也发现,出国留学与国内高考的模式或许不同,但也遵循着稳定的评价指标。一个年轻人通过努力,可以逐渐接近和达到理想的指标,自身足够优秀再加上家庭的支持,进入美国名校学习并非“神话”。

如今,“哈佛鸡汤”或许不再那么灵验,但不同形式的教育鸡汤依然层出不穷,迷惑着舆论场和部分家长。比如,有自媒体博主动辄给家长和考生规划人生方向,鼓吹“学习××专业无用论”“选择××专业就高枕无忧了”;还有人喜欢传递教育焦虑,用“高中化”的思维看待大学生成长,忽视年轻人自由选择的意志。

其实,《哈佛女孩刘亦婷》当年受到不少家长追捧,与其说是他们真正认可并愿意实践哈佛的教育价值,还不如说所谓“美国梦”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极大吸引力。随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断取得新成就,“美国梦”的相对魅力自然黯淡了。

可是,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依然值得借鉴、吸收。与其纠结刘亦婷本身的生活境况,不如继续探寻,如何实现更理想的教育,让年轻人实现人生理想,让人类文明不断取得新成就。

不要忘了,开放、交流、合作始终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一些网络言论借刘亦婷的话题否定留学深造的意义、鼓吹“留学无用论”,也暴露了对于文明发展的粗浅认识和自大心理。

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强,这是一个无需否认的事实。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信,或者对于中国年轻一代人才的自信,不必建立在消极贬低他国教育模式和成果的基础上。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这才应该是我们对于人才培养应有的目标和自信。

央视网综合中青评论

作者:王钟的

来源:央视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火遍中国的“哈佛女孩”,中产们的鸡娃巅峰,如今把日子过成啥样?
...刘亦菲,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第二个是刘亦婷,是考上哈佛的女天才,让中国两代人整整做了20多年的鸡娃梦中梦。2000年,一本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畅销国内各地,销售共计126
2024-03-02 09:51:00
江姐牺牲后,后人今何在?孙子考入哈佛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跟随父母去了美国深造,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得以考进了哈佛,后来还完成了博士学业。在走上就业路途的时候,他没有效仿父亲,而是选择了回国,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所学能够在国内有更好的发
2025-05-01 11:55:00
“哈佛女孩”刘亦婷发誓归国,后来却嫁到美国,19年后过得如何?
...有这样一位女孩,她考上的可不是一般的名牌大学,而是哈佛大学,这可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大学圣地。而这位叫做刘亦婷的女孩子也因为考上哈佛而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刘亦婷是成都外国语学
2024-09-19 17:19:00
她在监狱出生,如今被哈佛录取…
...晦涩无光的人生。她却偏偏走出了自己的路,一路高升被哈佛ED录取。18岁的Sky Castner来自蒙哥马利县,出生在加尔维斯顿县监狱
2023-05-31 13:30:00
两次拒绝北大,贷款100万读哈佛的贵州农村女孩,如今怎样了?
...的女孩以她非凡的毅力和智慧,书写了一段从“学渣”到哈佛法学博士的传奇故事。她曾两次拒绝北大的橄榄枝,毅然选择贷款100万前往哈佛深造,如今她不仅实现了财务自由,还在法律领域和
2024-09-20 18:55:00
当年拒上北大,执意贷款100万念哈佛的农村女孩,如今怎么样了?
...彩人生,让熟悉她的人不再质疑她曾经贷款100万也要攻读哈佛的行为,那个坚定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农村女孩,如今已是哈佛大学法学博士,2020年任拉勾招聘加油官。 乡村女孩的渴
2023-02-15 14:57:00
两次拒绝北大,贷款100万读哈佛大学的贵州农村女孩,如今怎样了
“我不去北大,我要贷款100万读哈佛!”北大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学府,对寒门弟子来说,更是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然而来自贵州农村的詹青云却拒绝了北大整整两次。不仅如此,她
2024-01-06 14:14:00
拳拳报国心!哈佛博士后“科研伴侣”任职河南农大
...在河南农业大学,有这样一对“学霸”伉俪,他们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后,学成之后毅然回国。“一直待在哈佛是很容易拿到绿卡的,但在哈佛求学的四年里,我们从未有过递交申请的想法。早在离
2024-02-21 19:12:00
3名温肯女生敲开哈佛大门
...支教、实习,是什么俘获了名校的芳心3名温肯女生敲开哈佛大门 本报记者 卓扬上周日,温州肯恩大学校园开放日暨浙江省高校招生公益咨询会火热举行。通过全英文模拟课堂、社团嘉年华、
2024-03-13 14: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单霁翔与姚安娜组“旅行搭子”,走进“非遗之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16日,文化体验真人秀《非遗之城·宝藏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节目将于9月24日播出
2025-09-17 21:00:00
小手机带火“老手艺”,看沂水县崔家峪镇的直播致富“新路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通讯员 王鹏 刘鑫 李佳琳“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上常庄村的煎饼,用的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玉米
2025-09-17 22:08:00
七旬老人娄山关避暑病发 贵州航天医院暖心守护助归家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79岁的梁爷爷(化名)与老伴从湖南衡阳来到贵州遵义娄山关避暑。不料,梁爷爷因牙痛服药后突发消化道出血
2025-09-17 22:26:00
流程“拆”着学! 德州推出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操作分解视频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梁超 德州报道为持续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运行效率,优化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服务质量,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数字化转型
2025-09-17 19:38:00
山东数文集团两款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9月17日下午,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现场推介齐鲁文化大模型
2025-09-17 19:13:00
数智赋能,江西赣州产业焕新颜
中国网9月17日讯(记者王静实习生李君怡)在赣南革命老区,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传统家具制造到国际物流枢纽
2025-09-17 19:23:00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腿脚不方便,正愁没法去银行激活社保卡,你们直接上门来办,还教我查余额,太贴心了!”莒县龙山镇杨家沟村的刘大爷握着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17 19:15:00
近日,某演员在拍戏期间,穿着有肩章、臂章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电子产品,引发争议,警方已介入处理。该演员发布道歉视频
2025-09-17 18:32:00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