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近年来,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动把握乡村发展走势,积极落实规划先行,越来越多的村庄建设有规可依。
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地区、部分村庄制定的乡村规划,看似高大上,实则脱离实际,耗费人力物力做好的规划,最后只能成为悬浮的“风景画”,以至于有群众调侃“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笔者曾在一个农村新建社区看到,当地统一新建了漂亮的二层小楼,院墙不是传统的砖墙,而是低矮的铁艺围栏。乍一看挺洋气,但村民入住后却感觉非常别扭:行人走在路上,只要稍微扭头,就能看清家中的情形。北方农村院落一直有建院墙的传统,这既是一种文化习俗,更有保护隐私和财产安全的现实考虑。无奈之下,村民只得自己掏钱,又在铁艺围栏上竖起铁皮围挡。
出现这种洋气却不受村民待见的情况,原因就是当初在做规划设计时,只考虑到美观,而没有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更没有征求村民意见。乡村建设并非要拒绝现代审美,而是要追求符合当地自然生态、农耕文化、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审美。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生态多样,不同地区乡村面貌差异较大。在制定相关规划时,要科学把握各地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不搞千篇一律的指标作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要突出现代化气息,自然生态好的乡村要守护好绿水青山,历史文化丰富的农村则要注重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挖掘……
新时代的乡村规划,除了注重区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倾听农民呼声,把多数农民的所思、所盼体现在规划设计中。2022年5月中办、国办出台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在项目谋划环节,加强农民培训和指导,组织农民议事,激发农民主动参与意愿,保障农民参与决策。
只有让村民在规划前“说上话”,乡村规划才能告别“墙上挂”的命运,才能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也才能让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村山居图”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蓬勃涌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