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们长三角 | 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31 16:3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罗阳奇

我们长三角 | 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

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发展的关键热词。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字代码背后的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上。

有意思的是,三省一市在布局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时,都用了数字代码。

比如上海,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2”是指两融合、两转型,即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两个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3+6”是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4+5”指的是,抢先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以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我们长三角 | 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

上海城市风貌。图片来源:澎拜新闻

排头兵江苏提出了“51010”计划。江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积极开展省级融合集群试点,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围绕前沿技术、示范企业、科创园区、应用场景、标准规范等展开部署,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氢能和新型储能、深海深地空天等产业新赛道。“51010”计划,即打造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

浙江则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推动“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所谓“415X”,指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重点培育智能电气、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高端新材料等15个技术水平先进、国际竞争力强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X”,则是指重点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和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高的百亿级产业群。

在制造业赛道上正奋起直追的安徽,立志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日前,安徽省发改委印发了《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提出要瞄准“7+N”重点领域和方向,到2027年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30年累计建设3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7”,即是指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先进材料、低碳能源、生命与健康、未来网络等7个领域,“N”则是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

我们长三角 | 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

合肥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员工在智慧显示屏生产线上作业。资料图片

“产业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产业链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极为重要。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都把产业链放在突出位置。

具体措施中,“一链一策”成了高频词。

上海提出: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延链、补链、强链,成为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正泰集团产业园展厅里,涵盖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的全产业链清晰展现。

江苏围绕50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力争在前沿新材料、高端芯片、重载机器人、关键装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争创一批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创一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浙江在布局未来产业时,也是实行“一链一策”。支持杭州、宁波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企业、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培育,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今年春节刚过,总投资约20亿元的“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在杭州市萧山区开建,就是为了打造视觉智能全产业链。截至目前,该谷已集聚了800余家视觉领域企业,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

我们长三角 | 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

“视谷之窗”规划图。资料图片

安徽在省级层面成立了十大新兴产业专班,省领导挂帅推进,担当“链主”做大做强产业链。2023年,安徽明确汽车产业为全省“首位产业”,在全国率先立法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明确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创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集成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打造开放性服务平台。今年3月15日,安徽省委常委会还把办公会场搬到奇瑞集团,专题研究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培育壮大。目前,在7家整车企业带动下,安徽已建起了汽车的全产业链体系,规模以上企业超4000家,年产值1.15万亿元。汽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打通科创与产创间的堵点卡点

新质生产力,关键要解决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论文变成产品的问题。如何打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卡点?

上海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包括: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同时,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技术要素估值定价机制,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配合推动科创板完善科创型企业发行上市制度,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江苏也出台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统筹推进89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8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构建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苏州实验室总部基地开工建设,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建立连云港中心,新获批建设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已有31家。同时,聚焦新材料等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攻关方向,江苏正在构建完善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长三角 | 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

苏州金鸡湖。资料图片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等5个浙江省实验室环绕分布,集聚了33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1个国家级科创平台、58万名专业技术人才。2016年以来,浙江布局建设杭州城西、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台州湾六大省级科创走廊。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滨江)以不到浙江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3%的GDP总量。

安徽明确提出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成为安徽重点打造的三大科创引领高地。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重要创新平台,“科大硅谷”自2022年6月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安徽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高科技企业成长高产田的重任。这里主要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要素,通过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通过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商学院,培育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

2023年,“科大硅谷”落地科技项目800多个,引来全球创业团队人员超万名,拥有合肥市近43%的量子企业、50%的合成生物企业、55%的空天信息企业,未来产业加速集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三角产业协作“朋友圈”更加紧密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记者 王弘毅长三角,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板块之一,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向前。2023年,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生产总值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024-06-01 06:36:00
沪苏浙皖律协共同签署《长三角青年律师发展行动纲要》
...会、浙江省律师协会、安徽省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青年律师论坛在合肥举办。在论坛开幕式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律师协会共同签署了《长三角青年律师发展行动纲要》。记者在现场了
2024-07-07 16:24:00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芜湖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大江奔涌 向“新”而行□记者 潘晔 见习记者 王磊浩瀚长江奔腾不息,大江奔流千帆竞。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大势下,在新一轮区域发展
2024-05-25 00:08:00
我们长三角|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沪苏浙皖有哪些新动向?
...度经济运行情况。从数据看,作为我国经济“压舱石”的长三角,交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单”。一季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11098
2024-04-28 14:40:00
2023年安徽省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7%
...信息员)队伍,有力构筑药品安全基层监管网底。将签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药品审评跨区域合作等4项协议 2024年,省药监局印发《进一步做好对照学习沪苏浙工作的通知》,从“学举措”
2024-10-28 13:28:00
...交付汽车生产线焊装使用。这款工业机器人是地地道道的长三角“本地人”,控制器用上海的、伺服电机用浙江的、减速器用江苏的、壳体用安徽的,各级零部件供应商均不出沪苏浙皖,全部为长三
2024-05-24 00:08: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4月29日,长三角药品科学监管与创新发展一体化第三次协作会议在景德镇召开,副省长史可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以“健全跨区域协作监管体系,助推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发
2024-04-30 08:32: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长三角“两会”频频提及新质生产力任俊锰本报记者 任俊锰“新质生产力”是今年长三角多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
2024-02-07 06:02:00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在行动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长三角企业如何协同发力?昨天下午,2024年度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在浙江温州举行,沪苏浙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代表等齐聚瓯江之畔,论
2024-06-06 13: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