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就确立了分封藩王的制度,把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于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以“镇固边防,翼卫王室”。但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自己死后没多久,燕王朱棣就起兵“靖难”,造了建文帝的反。
朱元璋是个极精明的开国之君,善于总结和吸取前代王朝的经验教训,但在封藩建国的问题上,为什么没有能吸取汉、唐、晋分封导致骨肉相残的教训呢?
其实分封不久,有个叫叶伯巨的臣子就对朱元璋分封藩王提出异议,他上书给朱元璋说:“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生触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
叶伯巨认为这些分封的藩王不久后将成为皇帝的心腹之患,皇帝到时再削藩的话会导致藩王不满,甚至引起战争,到时就来不及防范了。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叶伯巨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
但朱元璋却不听,勃然大怒:“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叶伯巨你这小子简直是胡说八道,想要离间我的骨血关系,赶紧把他捉起来,我要亲手杀了他。于是这个有远见的臣子被捕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朱元璋为什么一意孤行,分封诸王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为了保持朱氏皇族特殊的优越体系。古代帝王都是依靠血缘关系来维护皇权,通过分封可以让子孙后代都固定在一定的特权等级上,朱氏子孙只要一生下来就将成为特权阶级,以保证皇权的不可侵犯和皇族成员的累世权力。
其二,为了朱氏王朝能长治久安,不致陷于孤立。明朝初年,由于长期的战争影响,社会经济尚未恢复,一遇灾荒,农民往往“相煽而起”,单洪武年间就有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达二三百次。
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朱元璋自然懂得农民团结起来的力量,因此一方面调整政策,采取诸如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减轻赋税之类的措施,减少流民。
另一方面为防患于未然,“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将子孙分封在不同地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成为拱卫皇室的藩辅。
其三,为了加强西北边防,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元朝覆灭后,蒙古贵族虽已被驱逐北窜,但元顺帝的继承者,依然号称为大元皇帝,成为明朝北方的最大威胁,时不时就来捣乱。
他先后封了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等九个塞王戍边。这九个藩王都拥有重兵。这样,不但可以防止武将叛变的危险,不致皇权旁落,而且又可以起“镇固边防”的作用。
出于防止农民起义和防范蒙古王朝的反扑的目的,决定了明初藩王有一个特权,那就是掌握有军权,王府“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枪杆子里出政权,王爷们拥有兵权,一方面会让皇帝起戒心,时不时得担心这个王爷会不会造反,另一方面也让那些不安分的王爷有了野心,手里有兵,我为什么不能自己打天下当皇帝呢?
因此,削藩就成了皇帝的必选项,即使是燕王朱棣自己当上皇帝也依然会削藩来加强中央的权力。而朱棣夺位成功后,也是继续削藩,以巩固皇权。
朱棣以后,再经过仁、宣两朝的削藩,藩王的军事、政治特权逐渐削弱,不再对皇权产生威胁。但是藩王的经济特权却日益发展,“世世皆食岁禄”。
至嘉靖年间,皇族人口已近十万,光是每年发放的禄米数量就达到八百五十三万石,占了全国收入的四分之一,硬生生把明朝吃垮了。我想朱元璋应该是没有想到分封会造成这么严重后果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