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攻城之必要:战略价值与后勤保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9:01: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古代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军队攻城的画面,一般攻城的战役,人员伤亡是极其惨重的,投入的器械也特别多。

据统计,要顺利的攻下一座城池的话,攻城的军队至少要是守城军队的3倍以上才能拿得下来。

古代攻城之必要:战略价值与后勤保障

既然攻城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为什么不放弃攻城而直接绕过去呢?

其实我国古代打仗,一定要攻城,而非绕路,这并不是古代人不知道变通,而是有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原因。

1、攻城为了抢夺资源

古代行军打仗的目的无非就是要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而已。而土地、人口、财富就是引起双方战争的直接原因,他们所需要的这些东西都在城池里才有,守城将士们自然也不会就这么白白让给他们,也会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土地、财产等东西而奋起抵抗,所以攻城就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古代攻城之必要:战略价值与后勤保障

2、攻城是为了强占战略要地

古代的城池一般都有一定的战略地位,想要进入城池的另一面,就必须把眼前的城池拿下,要不然就得绕过很长的一段路程才能绕到城的后面。

在古代,这样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打仗都讲究速度和效率,所谓兵贵神速才是制敌的最有效方法。就像东方六国攻打秦国的时候,那他们就必须要打通函谷关才能进入秦国腹地,否则是无法越过关卡到达咸阳的。

古代攻城之必要:战略价值与后勤保障

3、不攻城给自己造成危险

就算不计成本而绕过城池的话也就等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潜在的危险。

那就是绕过城池会让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还会把自己的运输粮道暴露给敌人,一旦敌人在后方掐断给养,不久就会造成军心动摇,引起恐慌,大大减弱军队战斗力,结果就只有等着被敌人收拾的份了,这可是军队大忌。就像三国时期的马谡偏偏要驻军山上,结果被敌军发现破绽,切断了全军的水源,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古代攻城之必要:战略价值与后勤保障

4、攻下城可以作为自己的粮草后勤补给

城池如果被攻下了,那么城中的人口,物资,钱财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胜利的一方,那么攻城军队就可以就地修整以恢复元气,不至于让将士们长期露宿在外,这样也可以安抚军心,如果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还可以就地补充粮草,缓解因为断粮而引起的恐慌,甚至还可以就地征兵,以补充攻城时损失的人数,并且修复攻城时毁坏的器械,为下攻打一个城池做准备。

古代攻城之必要:战略价值与后勤保障

双方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大后方,能保证运输补给的安全,只有让将士们吃饱、放心,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上下一心的攻城,这样才能克敌制胜,保障大后方的安全直到如今的战争依然适用。所以,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攻城方的军队宁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攻下城池,也不愿意不费一兵一卒的绕过眼前的城池。这样做就可以消除后顾之忧了,防患于未然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棣的胜利证明“古代城池可绕过”,却很少人这样干,有何隐情?
...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此外,古代战争中,后勤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粮草供应问题始终是军队能否继续作战的关键。古代的军队消耗巨大,一支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是一项庞大的工
2025-05-15 14:09:00
古代打仗为什么要攻城?为什么不绕道走?古人可不是傻子
...了蒙古大军持久耐力和快速机动能力强,没有什么太大的后勤压力之外,最主要的是人家的实力强大,单兵作战能力强、擅长的就是这种胆穿插、分割的闪击战。明朝靖难之役,朱棣死磕山东,但因
2024-09-06 11:46:00
诸葛亮北伐:智慧与勇气的巅峰对决,为何未能一统天下
...229年):诸葛亮巧妙运用“空城计”,成功迷惑敌军,但后勤保障不力,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第四次北伐(231年):诸葛亮试图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曹魏,但因战略分歧,未能形成有效合
2024-11-27 09:28:00
看看古人在守城战中守城都做了哪些措施
...齐全。粮草物资一场战争,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的,多半是后勤有多保障的,除非是持久战,边生产边打仗的案例比比皆是。明朝《救命书》中提到,一座县规模的城池,粮草至少有准备两千石,具体
2023-04-22 10:14:00
...70年,那么问题来了,高句丽为何如此难打?攻城器械1、后勤补给及运输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与运输问题,唐朝在统一战争之时,打的是国内战争,后勤
2024-07-17 16:36:00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杨秀清是如何做大损失的?
...围中。南京与燕京距离一千多公里,2万精兵孤军深入,后勤补给无法保障,这是兵家大忌。再则,太平军缺乏重型武器,攻坚战不行,就算顺利抵达燕京城下,也无法夺取城池。原因很简单,燕京
2023-08-22 15:58:00
林启荣为何等不到石达开援军,导致一万多将士阵亡
...术”,与太平军拼消耗。湘军依托水师优势,又有强大的后勤支撑。夺取沿江要塞时,湘军陆军俢筑堡垒围困城池,却很少出击。水师则封锁江面,确保自己粮道安全,并截断太平粮食运输线。太平
2024-07-10 20:47:00
智慧、勇气与机遇:刘邦成功推翻秦朝的三大支柱
...了民众的爱戴。这种民心的支持为他的军队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和情报支持。在民间的协助下,刘邦能够迅速补充兵力和物资,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最后,历史的进程也为刘邦的成功提供了机遇。
2024-02-22 13:10:00
长平之战中,赵国应该如何破局
...不满,由于长达三年的对峙导致赵国的粮食消耗特别大,后勤补给成为赵国的负担。赵王最后决定让赵括替换廉颇成为统帅。蔺相如和赵括本人的母亲都劝阻赵孝成王,但是赵孝成王依然我行我素。
2024-10-15 12: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