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大姑住院,我陪床半个月,因为她是我最重要的亲人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10 16:01: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我叫李晓芳,今年四十二,住在一个不大的县城。那天,我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表弟打来的。

他焦急的声音穿过电话线:“晓芳姐,大姑她...她病了,得赶紧送医院。”我手里的菜刀“当”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心里一下子就慌了。

我跟大姑感情特别深。她年轻时没成家,一直在照顾着我们这一大家子。

我记得小时候,我父母忙,是她教我做饭,陪我写作业。那时候家里穷,但大姑总能变出各种好吃的。她对我来说,不只是亲人,更像个朋友,一个老师。

我匆匆穿上衣服,冲出家门。心里一边祈祷:“大姑你得坚强啊,不能有事。”一路上,我脑子里全是大姑和我一起的点点滴滴。到了医院,看到大姑躺在病床上,我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大姑住院,我陪床半个月,因为她是我最重要的亲人

医生说她是糖尿病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我当时就决定,不管多忙,我都要留在医院,陪着大姑。虽然我自己也有家庭和工作,但大姑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记得小时候,她为了给我治病,一个人在医院里守了我整整一个星期。

我心里清楚,这是我报答大姑的时候了。她对我们家的付出太多,现在轮到我来照顾她了。就这样,我开始了陪床的生活,那半个月,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在医院的那些日子里,每一天都像是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我学会了怎样帮大姑翻身,怎样给她测量血糖,甚至还学会了怎样按医生的指示调整药物剂量。每当完成这些事情,我都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照顾大姑,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家人。

记得有一次,大姑因为输液反应不良,突然全身发冷,我慌忙跑去叫医生和护士。看着医护人员忙碌地围绕在大姑身边,我的心怦怦直跳,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助。幸好,大姑很快就稳定下来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姑住院,我陪床半个月,因为她是我最重要的亲人

大姑慢慢康复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比如,有一天她能自己吃几口饭,或是能坐起来看会儿电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姑康复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我给大姑梳头,她突然紧紧握住我的手,眼里闪烁着感激的泪光:“晓芳,这半个月,你辛苦了。你就像我亲生的女儿一样。”我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嗓音哽咽:“大姑,您别这么说,我能做的还不够。”

那半个月的时间,我深深体会到了家人之间无私的爱和牵挂。大姑的一句话,一滴泪,都足以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我开始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和无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姑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终于到了出院的那天,我们一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我帮大姑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医院。在出院的路上,大姑握着我的手,不停地感谢我。我笑着对她说:“大姑,你别这么说,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毕竟,您是我最重要的亲人。”

大姑住院,我陪床半个月,因为她是我最重要的亲人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大姑在我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她就像我的第二个母亲一样,对我有着深深的影响。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无论我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婚姻里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双方的亲人
...弟弟的问题,谢娥也是区别对待的。谢娥和老公结婚时,大姑姐已经结婚,而谢娥的弟弟还没结婚。所以谢娥总是说弟弟还小,要照顾弟弟的,大姑姐比他们大,不用照顾的。她就给弟弟送钱送物,
2023-08-14 22:31:00
生活中,遇到风风雨雨,有亲人相伴,便觉得心安
...坏事。同事小薇,她说:她结婚后,与婆婆生活在一起。大姑子三天两头回家,每次回到家里,对于她家的事,总要指点一番。而且,家里有什么事,大姑子都先和婆婆商量好了,再通知她。这让小
2023-05-26 10:52:00
我与姑姐多年不说话,那天在街上看到她,她的一番话让我瞬间泪奔
重逢与释怀:多年后的街头偶遇,我与大姑姐的泪目瞬间时间是一条悠长的河,流淌着无数的故事和回忆。在这条河中,我与大姑姐的过往如一块沉重的石头,沉入心底,多年未曾提起。直到那个偶然的
2024-03-06 11:02:00
自己的孩子要自己抚养,不要随便去占别人的便宜
...可以帮助到别人,在很多事情上就可以不用斤斤计较了。大姑姐生二胎后,把二胎扔给娘家人管何晨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两人同岁,在同一家工厂里打工,家庭条件又都差不多,所以彼此对对方很
2023-08-13 21:27:00
妈妈去世,大姑连葬礼都没参加,3年后大姑离婚,给爸爸打来电话
...世,留下了我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姑,虽然常年在外打工,但家庭困境使得我们的相聚次数并不多。据邻居说,自从爷爷去世后,大姑和父亲的交往几乎中断了。当时我年幼
2024-03-06 11:20:00
二胎家庭换新房,不料孩子大姑横插一脚,婆婆却说体谅一下
露露家因姐姐搬来而面临的困境露露和李刚夫妻两人一直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他们结婚五年,先后两年生下了乖巧可爱的儿子贝贝。近期,他们决定要迎接家庭的新成员,计划要二胎。然而,露露却承
2024-02-23 14:27:00
大姑看病在我家住半个月,奶奶悄悄问我:她给你钱了吗?
那一天,我正在工作,接到大伯的电话,得知大姑入院了,直接送往市区的ICU。听到这消息,我感到身体一阵发热,汗毛竖立,毫不犹豫地请假赶往医院。实际上,我并不愿意来医院,更不想走进I
2024-03-07 08:07:00
大姑生日我给1万二姑生日给3百,老公:厚此薄彼,我:恩怨分明
上个月大姑过生日,我提前安排好时间,特地从广州赶回老家给她庆祝,并送给她一份10000元的红包。几天前是二姑的生日,母亲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回家和弟弟一起去二姑家。我辞谢道工作繁
2024-03-13 06:50:00
婆婆生病她伺候三天两夜,大姑姐来后,婆婆一句话她悄悄溜走
...都不容易,省点不是坏事吧……”婆婆提到的姐姐是她的大姑姐杜玉凤,也是她的心肝宝贝。李晓秋明白,从一开始婆婆就没有看得上她。有姐夫在部队照顾,杜玉明本以为能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24-03-14 06:1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
从\
"前段时间,去了好久没去的美容院。对方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变好看了,我回答说可能是因为爱情吧。"7月19日,在米连科技旗下伊对平台相识相恋的余姚和世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25-11-21 11:48:00
从伊对相识到现实相守,米连科技让异地爱情修成正果
“从吉林长春到山东滨州,整整1300公里。”当47岁的南星决定踏上这段跨越半个中国的旅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在这个连年轻人都对异地恋望而却步的时代
2025-11-21 14:20:00
徐州贾汪:家风传承四十载 暖了小家感动乡邻
在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后寺庄村,1963年出生的蔡可兰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百善孝为先”的动人篇章。作为妻子、母亲、儿媳与嫂子
2025-11-21 15:36:00
东湖评论:对抗焦虑的底气,藏在平凡瞬间里
如今“卷”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上学时要卷成绩,上班后要卷业绩。当“卷”成为生活默认的节奏,人们无形中将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
2025-11-21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