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个月大姑过生日,我提前安排好时间,特地从广州赶回老家给她庆祝,并送给她一份10000元的红包。
几天前是二姑的生日,母亲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回家和弟弟一起去二姑家。我辞谢道工作繁忙,无法脱身,便直接给弟弟转账了300元,算是生日礼金。
老公对我说:“这样做不太好吧?两个姑姑都是亲人,何必有别?”我平静地回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有我的理由,也有我的原则。”
我今年41岁,已婚,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和老公一起在城里经营着两家五金店,目前生活富裕,过得幸福满足。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亲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家境贫困,全家靠种田为生,经常生活拮据。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父母对我们兄妹三人的期望很高,一直以来都对我们倍加关爱。
我有两个姑姑,大姑和二姑,两人相差一岁。大姑在25岁时结婚,她是家里的长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从小就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大姑性格温和善良,对家人很关心;而二姑则比较古灵精怪,经常只顾着自己,不太关心家人。
在我7岁那年,奶奶生病住院,家里情况紧急,大姑第一时间赶来帮忙照顾。相比之下,二姑虽然嫁得好,但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只是在节假日时偶尔过来吃顿饭。
我对待大姑和二姑的方式也因此有所不同。因为我是一个注重恩怨分明的人,我认为对待亲人也应该看他们对待家庭的态度和付出程度。
大姑得知后,匆匆凑了300元送到医院,与父亲轮番照顾奶奶。二姑在镇上,距离医院不远,得知奶奶住院后也前来,带了几个鸡蛋,却没有提及医药费的事。她待了一会便匆匆离开,称要回家照看孩子。
临近傍晚,大姑提议让父亲去二姑家住一晚,让她一个人在医院守夜。但二姑含糊其辞,称怕影响家里老人休息,也没有多余的床位,尽管大姑暗示她不要让钱成为阻碍。
在奶奶出院那天,二姑未能前来,声称店里太忙。半年后奶奶再次住院,父亲日夜不离床边,为医药费而苦恼,还背上了几千元的外债。大姑家里也并非富裕,但大姑父仍然竭尽所能,东拼西凑又送来了300元。大姑希望二姑也能出些钱,但二姑却抱怨自己已经嫁出去,认为照顾母亲应是儿子的责任。最终,她勉强拿出了200元。
奶奶去世后,父亲更加忙碌,除了农活外还去采石场打零工。母亲因为在田里摔伤,大腿骨折,导致家庭生计更加艰难。父亲常常在门口抽烟,母亲则唉声叹气。
我永远记得六年级放寒假的那年,母亲在田里摔伤大腿骨折,家境拮据,父亲提出让我辍学在家,以减轻负担。
我心情沉重,跑到大姑家倾诉。大姑见状,迅速迎了上来,了解情况后安慰我说:“别难过,孩子,你爸爸可能只是说说而已。相信我,如果真有不让你读书的事,我会跟他好好谈谈。”
大姑又把我送回家,我躲在一旁偷听大姑和我爸爸的对话。
大姑说:“哎,兄弟啊,再难也得让侄女读完初中啊,她还小,能干嘛呢?”
爸爸叹了口气说:“姐啊,你也知道,妈妈这些年生病,家里欠了不少债,现在孩子妈还得看病,而且三个孩子的学费也是个大问题,实在是手头紧啊,我也不想这样。”
“弟啊,我也是心急啊,我家三个娃学费也不菲,你姐夫也不是挣钱多的人,但是你侄女才六年级就没书读,谁看了都觉得不是滋味。要不,向你二姐借点钱吧,毕竟她家开铺头,应该有些存款。”
“姐啊,你也知道,二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不肯花冤枉钱,向她借钱估计也是难上加难。”
“这关乎孩子的教育啊,而且还是她的亲弟弟的亲侄女,应该会帮忙的。不如先试试看。”
那一年,我们家过年没有置办年货,也没有买爆竹。除夕早上,大姑让表哥送来一袋油果、炸豆腐和两斤猪肉,爸爸又宰了一只鸡,就这样勉强度过了一个年。
正月初六,二姑带着两个孩子来我家做客,随身带了一袋苹果和零食,还有一些蔬菜。爸爸知道二姑一家要来,早就和村里的肉贩订了几斤肉,当然是赊账的。
吃过午饭,坐了一会儿,二姑就准备回家了。爸爸欲言又止,眼见二姑起身,才连忙开口,想和二姑借点钱应急。
二姑有些不耐烦,又开始抱怨说店里的草药卖不动,没赚到什么钱,也不问问爸爸有什么难处。
爸爸说几个孩子的学费还没着落,很快就要开学了。
接下来,二姑的话让我感到吃惊。
她坚决地说:“我们家没钱了,兰儿,就别读书了吧,女孩子将来还是要嫁人的。”她又转头对我说:“兰儿,你是个懂事的姐姐,回家多帮帮父母,让你的两个弟弟多读些书吧。等会我去问问街上有没有饭店需要洗碗工的,你都已经13岁了,应该出去干活了。”
听了二姑的话,我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看到这情景,责备父亲:“别再说了,我的孩子,我会想办法的。”
二姑默默地离开了,没有答应借钱给父亲,甚至没有商量的余地。
开学时,大舅送来了一些钱,但仍然不够。父亲只能去求校长帮忙,先给我们买了新书,学费则先赊账一半。直到半学期结束,父亲才勉强凑齐了我们三姐弟的学费。
母亲身体渐渐好转,父亲在大姑父的介绍下,远走他乡做木工,有了一份稍微稳定的收入。我顺利读完了初中,甚至还被高中录取了。
那年我16岁,主动选择了辍学,决心出去打工,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两个弟弟。
父亲再次面临着困境,他默默无语,只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办理好了出门的手续后,我留下了一封信,瞒着父母和同学,和一群朋友一起去了广州打工。听弟弟说,母亲拿着我的信一直流泪,父亲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一直发呆。
在工厂里,我每天都加班,虽然辛苦,但我从不抱怨。我节衣缩食,把全部工资寄回家,为的就是减轻家庭的负担,也想给两个弟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大姑得知我去打工了,还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虽然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但却让我感动不已,泪水涌上眼眶,心中充满感激之情。
多年前,我收到一封信,内容是让我理解父母的辛苦,不要责怪他们;外出时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要重视健康,因为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
这些年过去了,我的两个弟弟都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而我,在打工的日子里与现在的丈夫相遇,结为连理,并育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我们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一家人团结协作,相亲相爱。
随着两个弟弟步入家庭生活和事业发展,父母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与以往相比,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和丈夫结婚后共同经营五金店,后来又开了一家分店。然而,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幸运的是,两个弟弟伸出援手,帮我度过了难关。
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天大表哥突然造访,还慷慨地送来了60000元。原来,在大姑与父母团聚时,父亲无意中提起了我的困境。大姑二话不说,立即联系了她的大儿子(大表哥从事红酒生意),请求他帮助我这个表妹。
在大姑和两个弟弟的支持下,我和丈夫渐渐扭转了局面,生意也逐渐好转,家庭财富逐渐积累。
大姑对父母和对我的恩情,我永远铭记在心。
相比之下,我的二姑虽然婚姻顺利,家境富裕,却从不关心我们,自奶奶过世后,更是很少来往。她似乎一心想和我们家保持距离,生怕我们向她借钱。
现在,大姑和父母身体健康,儿孙围绕,子女孝顺。我对他们没有其他奢求,只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大姑的生日我牢记在心,上个月我提前安排好时间,为她庆生,并送上一份心意——10000元的红包。
我丈夫对这个决定表示同意,他一向都尊重我的选择。眼下经济宽裕,而且大姑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她不仅是亲人,更是我的指路明灯,我怎么能忘记她的好呢?
前几天是我二姑的生日,母亲打电话问我是否打算回家,提到如果我和弟弟一起去,会更加热闹。我为了工作忙碌的借口拒绝了,决定不去。但在考虑之后,我给弟弟转了300元红包,让他顺便送给二姑,算是我小小的一份心意。
丈夫对此感到很不理解,他认为我这样做有些不妥,毕竟都是亲姑姑,不应该有所偏袒。
我耐心地回想了一下我与大姑、二姑之间的关系,然后平静地向丈夫解释了一番,他陷入了沉默。
我深信自己是一个对恩怨分得很清楚的人,我问心无愧!
在对待大姑和二姑的态度上,作为侄女的我,是否有错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