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他在明英宗朱祁镇执政初期把持朝政,开启了明朝宦官专权的历史。后世谈到王振,必然会说到让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他被认为是促使朱祁镇做出错误决策,使明朝数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的罪魁祸首之一。然而对于王振的出身和入宫的过程,在史书上却众说纷纭,存在很多矛盾之处。有的说王振是落地秀才出身,也有的说他曾经考上举人,还在官学中担任过教官。本章节就现存史料进行分析,看看王振到底是怎么入宫,网络流行的说法又有哪些矛盾之处。
现代很流行的说法是他是读书人出身,一度考上了举人,在官学中担任过教官的职务。后来因为获罪而被迫净身入宫,被明宣宗朱瞻基选为东宫局郎,负责服侍皇太子朱祁镇读书。朱祁镇即位后,作为皇帝心腹的王振很快在宫里掌握了权势,成为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张太后和三杨内阁大臣相继去世后,王振利用朱祁镇的宠信掌控了朝廷大权,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他利用权势把持朝政,结党营私,与文官集团争权夺利,给明朝政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最后他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杀。
这种说法在历史文化圈中很流行,被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是王振出身的标准资料,很多网络平台的百科中也以此为模板。可是在熟悉明朝历史的人看来,这种说法是漏洞百出的。从明朝初年的制度来看,这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宫廷制度,王振以这种方式进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由于对宦官专权的厌恶和抵制,朱元璋从明朝开国的时候便下过死命令,并且在洪武十七年时刻下铁碑,上面书写“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个制度在明朝初年执行得非常严格,使得宫中太监全是文盲。后来朱元璋为了整理宫中图书和文件方便,才放宽到可以用一些粗通文墨的太监。
因此在朱元璋时代的太监,对于政务接触的可能性极小,主要只能集中在宫廷琐事方面。而作为宫廷衙署第一的司礼监,其主要能是“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等人出门马牌等事,及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司礼监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力,作为负责人的掌印太监也和其他衙署的掌印太监差不多。这些太监真正的开始接触政务,并将权势扩大还是在朱棣和朱高炽执政时期。当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全国的军队,朱棣派出太监出任监军,就任很多军政关键职位。
朱棣派出的太监也不是成年后净身入宫的太监,而是从小在宫内生长的的太监。当时朱棣下令在宫内选拔十岁以下的太监,从朝廷选派教官教他们读书。一般选派的是四名翰林官为教习,这才使得宫中太监逐渐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在宫廷中成立了内书堂,专门选拔十岁以下的太监读书,以此形成惯例。从这些历史材料看,从朱棣到朱瞻基培养太监都是从幼年入宫的人入手,并没有选取成年太监的做法。这主要是因为幼年太监与外面联系少,信任度比较高,避免他们与外朝勾结,危害到皇帝的权势。
因此要王振是中举后获罪入宫的,这完全与朱棣和朱瞻基时期对选拔太监的制度矛盾,几乎没有成立的可能性。而这种说法中比较奇葩的是,王振在入宫前竟然还当过官学的教官,甚至说他在老家还有个儿子,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明朝对太监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在朱棣之前,粗通文墨的人都不能入宫。宫内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培养的太监,都是专门选拔派人教授读书的。将举人净身后入宫,不仅违反了明朝宫廷的制度,也是挑战文官集团的红线。太监是被文官集团看作是最为下贱的官吏,将举人净身为太监,这是对士大夫阶层的侮辱。
从朱棣即位开始,一直到王振作为宦官把持朝政为止,这段时间内文官集团在朝廷的权势都是很大的。当时明朝政治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是趋于文官政治的格局,其中最为标志性的便是文官内阁制度的形成和以文御武风气的流行。即便是最为看重武将勋贵的朱棣,在文官方面也大开绿灯,使得文官集团在朝廷中处于领袖地位。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把举人净身了当太监,这得引起多大的政治风波?当时以三杨内阁为首的大臣怎么会没有反应?因此王振是举人净身入宫的说法,本身就经不起推敲,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朱棣时期开始任用太监,一直到朱瞻基时期太监制度的形成,这过程中司礼监和宫廷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使得政务繁重,皇帝需要有人协助处理政务,承担秘书之类的工作。由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在胡惟庸案后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得明朝决策权完全归于皇帝一人之手。可国家大事繁多,靠皇帝一人处理不过来,于是朱棣便以内阁作为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尽管如此,皇帝仍旧需要面对诸多的文字工作,所以司礼监的太监逐渐地成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帮手。
从这个过程来看,王振入宫时应该是在朱棣执政时期,这可以在王振家庙的碑文上得到印证。王振是一名佛教徒,他把持朝政后将智化禅寺作为自己的家庙。根据智化禅寺的《敕赐智化禅寺报恩之碑》记载,“臣窃唯一介微躬,生逢盛世,爰自早岁,获入禁庭,列官内秩,受太宗文皇帝眷爱,得遂问学,日承诲谕。”由此可见,王振入宫并不是在成年后净身,而是在幼年便已入宫。然后被朱棣看中选入教学,这就否定了王振中举后获罪净身入宫的说法。因此网络上流行的王振举人出身的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的事实相背离。
那么问题来了,网络上的这种大行其道的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从各种历史文献来看,与王振同时代的学官黄润玉的孙子黄溥在《闲中今古录摘抄》中最早写下了这种说法。他在其中不仅提到了王振是举人和教官的出身,甚至还说王振在净身前就有个儿子。据说还是王振当教官因考核不过,一怒之下净身入宫。这种说法就非常扯淡了,考核不过就净身,这是多冲动啊。作为男人,再冲动都可以,可净身也太夸张了。后来这种说法被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黄景昉《国史唯疑》、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所引用,在明朝的文人笔记中大行其道。
武侠小说名家金庸的祖先査继佐在写《罪惟录》时,又对王振的出身添油加醋,增加了许多情节,于是有了现代网络上流行的说法。由于这些文人在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初年都有很大的声望和影响力,这使得当时的文化圈采纳了这种说法,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各种文史著作之中。
现代的文化圈中继承于清朝的内容不少,因此不少人根本不加筛选地引用这些文人的记录,于是留下了非常荒唐记载。实际上这种做法在读史的过程中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最容易误人子弟的。如果抛弃了历史原来的环境,只是照本宣科的传抄史书,这与断章取义毫无区别,也是对历史的歪曲和篡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