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10:1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国古代有三个王朝太监干政最为恶劣,分别是东汉、唐朝和明朝。

而明朝的太监乱政由王振开始,后人之所以对王振恨之入骨,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坏,而是因为他在土木堡之变里头胡乱指挥,导致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就连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都被少数民族捉去当俘虏,实在是奇耻大辱啊,你看看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个皇帝是在战场上被别人捉住的?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很多人都觉得这一次战败的原因,是因为小皇帝年少无知,被这个坏太监忽悠,所有的错都是王振的错,可问题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后来被蒙古人送回来复辟当皇帝,重新上位之后,他马上就给王振平反昭雪,还特地在北京城的智化寺里头,给王振修了一座庙。

按照道理说,王振如果真的是一个奸臣的话,就凭他在土木堡里头的所作所为,导致皇帝陛下在蒙古高原吃了七年的沙子,朱祁镇无论如何也应该看清楚他的真面目了吧?为什么还要如此感念他,这里头又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两极分化,突然变坏为哪般?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王振这个人啊,他在历史书上的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坏蛋恶魔,史书里头是这么记载的,王振之所以得到小皇帝的信任,是因为他擅长阿谀奉承。可史书又有自相矛盾的记载,王振是以皇帝的老师的身份服务在朱祁镇身边的,而且王振还是明宣宗朱瞻基亲自选定的,这可是一代明君,他的眼光总不会差吧?

在当老师的时候,有一次小皇帝贪玩调皮,在小太监的怂恿下居然逃课去玩耍,王振知道之后立马把小太监打了一顿,然后带着皇帝到太皇太后面前磕头请罪,直到皇帝承诺不再犯错为止。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王振的行为得到了朝廷大臣们的一致认可,阁老门甚至还说:想不到这个世上还有这样的太监呀!而且这种事情王振做了还不止一次呢,他总不能够为了讨好朝廷大臣得罪了自己最大的靠山小皇帝吧?

再说了,真正奉承的人应该是皇帝摸鸟,我爬树,陛下捉鱼,我跳水。明英宗一直称呼他做先生而不是伴伴,这里头代表的是尊敬。王振在年幼丧父的朱祁镇的世界里扮演的就是严父跟严师的双重角色。

直到正统七年,皇帝亲政,王振的形象才开始急转直下,在小皇帝统治前七年,朝廷大事都交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介女流,天天住在深宫里头,怎么能够跟天天跟外面的男人们见面呢?所以朝廷大事都委托给三杨为首的内阁,也就是杨荣,杨薄,杨士奇。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为主夺权,身败名裂

要知道,大明朝开国几十年,从朱元璋到朱棣再到朱瞻基,朝廷的权力都牢牢掌控在皇帝手里,直到这七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主少国疑的局面,文官才彻底掌握了朝廷的权力。等到小皇帝上台执政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空架子,那一年小皇帝已经十六岁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已经是成年人了,谁能够帮他抢夺权力呢?太监。

但并不是所有太监都愿意这么做的,得罪文官集团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死无葬身之地就是最后宿命,比如当时宫廷里头资格最老的太监,金英。他就一直跟文官集团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啊!做太监想要获取荣华富贵的办法很多,比如像金英这样的。位高权重,名留青史,不好吗?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太监很多,但是真正肯为皇帝到前面去跟文官集团不死不休的只有四个,这不仅要有深厚的感情还要有舍生忘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祁镇如此想念他的原因之一,于谦确实是忠臣,但他能够为朱祁镇去跟天下人为敌吗?他是国家的忠臣,不是皇帝的。

王振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那些大臣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杨荣勾结边军贪污腐败喝兵血,这是在朱瞻基统治时期就已经被揭发的,只不过是念他有功,没有深入追究而已。杨士奇的儿子当街杀人证据确凿。三杨内阁很快就被斗垮了。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土木之变,为主背锅

说到王振就不得不说土木堡之变了,说起这件事情王振确实是不应该负这么大责任!

我们先来说说这件事情的起因,事情是这样的,蒙古人过来大明朝贡贸易,本来是有人数限定的,就是那么几十个人,后来也先崛起,腰杆子就硬起来了,人越派越多,有三千多人,大家都知道朝贡贸易是什么,那是要给红包的,当时蒙古人过来卖马给明朝,价格开得非常高,远远超过永乐时期规定的价格,明朝政府这边呢,也照单全收了,息事宁人嘛。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呢?史书记载是正统初年,正统一共也就是十四年,王振是正统八年才开始冒头,那是中后期了,至于谁该为这件事情负责,不言而喻嘛!三杨内阁。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王振上台之后,就要求把马匹的价格砍五分之四,合情合理啊,朝廷的规矩本来就是这样的。朝廷大臣给出的说法是王振想要贪污,也嫌要价太高,他没有寻租空间。可是如果他真的想要贪污的话,直接把价格提高不就行了吗?大家不都是这么干的吗?如果以此为由说王振挑起战争,就算是,也不算犯法吧?

最后抄家的时候,王振家里一共搜出六库黄金,古玩若干。明朝史官在这里耍了一个坏心眼,他没写多少两黄金,就写六库,很容易就让人会联想成六仓库黄金。一库其实就是一个长宽高十厘米的小篮子,按黄金每立方厘米19.32克的密度。我算了一下也就是2318两黄金。王振权倾朝野,贪这点东西真的算是"清廉"了。

至于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我们看地图吧,军队先从居庸关出发经过宣府再到大同,然后原路回去。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出长城。首先挑起事端的其实是蒙古人,他们分四路大军进攻明朝,然后朱祁镇御驾亲征。蒙古人听说明朝御驾亲征之后就暂时蛰伏了回去,这一次御驾亲征本来就是一场政治游戏,给皇帝加分的,现在敌人闻风而退,回去之后新闻发言稿也好写了嘛。

但当时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告诉王振,这是假象瓦剌人还会回来的。王振和朱祁镇决定,见好就收,这个时候撤退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东进原路返回,一条是南下经过王振的故乡蔚州进入紫荆关。

第一条路线比较贴近外长城,蒙古人对这边比较熟悉,第二条路线则比较深入内地,蒙古人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那里了,史书又记载:王振害怕大军路过他的家乡踩了他的禾苗。拒绝第二条路。

不过,《宣府镇志》可是记载:大同守将给朝廷的奏折说,当时王振是邀请皇帝南下的,真正下令原路返回的是朱祁镇。

为什么明朝的太监王振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这个政治动机也很好理解,看看地图就明白了,选第一条路就是告诉所有人我把敌人吓跑了,大摇大摆原路返回。至于选择第二条路线,回北京的路程明显比第一条长,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逃跑。容易被人攻击。

后来明军失败了,官方总不能够说是皇帝的错吧,只能说是王振胡乱指挥。导致土木堡兵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振是怎么入宫的?由朱棣选拔自小进宫
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他在明英宗朱祁镇执政初期把持朝政,开启了明朝宦官专权的历史。后世谈到王振,必然会说到让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他被认为是促使朱祁镇做出错误决策,使明朝
2023-05-14 21:46:00
明朝一秀才落榜不服气,狠心阉了自己去当太监
...握大权的高官,或许是正常的晋升之路太过艰难,这位叫王振的秀才,不知从哪生出的勇气和果断,让他一狠心阉了自己,成了一名太监。正常的路走不通,王振就想走一条羊肠小道。王振是带着抱
2023-01-24 21:08:00
王振如何从小太监崛起为明朝权臣的?
...木堡事变。而说到土木堡事变就不得不提到那个幕后推手王振。事实上在明英宗决定亲征瓦剌之前,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持反对意见,奈何当时权倾朝野的王振,一再支持明英宗,甚至最后几乎是以
2024-02-19 05:59:00
聊一聊明朝名气最大的五位太监
...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明朝名气最大的五位太监。一、王振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王振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被称为
2023-07-22 14:01:00
明朝宦官之祸:从废除丞相到司礼监的崛起
...、变法、建生祠:三任掌印太监的“宏图大志”此人名叫王振,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人。传闻他是自阉入宫,又因善于体察人意而受到明宣宗的喜爱,明宣宗封他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即
2024-01-25 12:50:00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从王振到魏忠贤
...著名太监,下面我们便一起来探讨一下明朝著名的宦官。王振是明朝蔚州人士,教书先生出身,教人识文断字。可能是因为读书人都希望进入官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再加上王震本人是一位穷困潦
2024-02-16 11:50:00
王振与于谦:明朝的权力斗争
...数十位朝廷大臣不顾斯文形象,在朝堂上开始群殴大太监王振的亲信官员,大臣们当着朱祁钰的面,活活用拳脚打死了三人。眼看局面就要失控了,这时,一直在角落里的兵部侍郎站了出来。可能大
2024-01-28 17:14:00
看这个太监是如何把皇帝玩于股掌之中的
...之外,还有北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朱祁镇因为滥用宦官王振,对王振的话言听计从,导致自己被俘虏,几乎丢掉身家性命。导致朱祁镇沦为俘虏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
2023-07-11 17:55:00
王振:明权宦第一人,自比周公辅政,六坑朱祁镇,致英宗被俘
...能不太熟悉,但他的手段和野心,堪比历史上的大人物。王振,这个名字在历史的尘埃里闪烁着不同寻常的光芒。他一心想着效仿周公辅佐帝王,却最终把皇帝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的举动,犹
2024-12-08 09: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