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古人会觉得焚香如此高雅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4: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年轻人为了静心,喜欢借助焚香来达到心灵的放松。一股缥缈怡人、似有若无的香气,不仅带来温暖与祥和,也会让人净心虑性。其实,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焚香作画或焚香静坐等习俗,并且古人还把焚香做为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等十大雅事之首。那么,焚香为何让古人觉得如此高雅呢?

为何古人会觉得焚香如此高雅呢

焚香可以杀菌消毒去除浊气

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比如,《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禳毒气”。在民间传统习俗的端午节,这一天,普通百姓家里都会在房中烧芸香、挂香囊,以此来达能到驱虫杀菌、排除毒气的目的。

为何古人会觉得焚香如此高雅呢

我国焚香起源于春秋时期,最早是最为诸侯王的朝仪。传说香能辟瘟驱邪,所以宫室、朝堂、议事厅必焚香。到汉代,宫室发展到用香熏衣、驱虫、抑制霉菌、防腐蛀,还出现了专业的焚香炉,不但士大夫家里有焚香的传统,甚至普通百姓家里也会点燃一支香来净化空气。

为何古人会觉得焚香如此高雅呢

到了宋代,正是焚香的特殊意义,焚香成为文人雅士的一大兴致。据南宋文人笔记《梦粱录》中所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表明,焚香已是宋代文人精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艺”之一。

焚香属于“气味疗法”,可以颐养身心

古人多以焚香来祭拜和静心。那么,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焚香的作用,焚香当属一种独特的“气味疗法”,这是因为制香所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从而可以利用燃烧发出的特殊气味,起到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养生保健的功效。

那么,香味为什么有提神静心的功效呢?这主要是与香的结构有关。在丰富的香品中,单香材就有沉香、檀香、龙脑香、安息香、零陵香、甘松香、乳香、藿香、苏合香、降真香、金颜香、茅香、麝香等名目。可以说,根据本本草纲目的记载,这些中药草本身具有安心提神的功效。

为何古人会觉得焚香如此高雅呢

正如孟子所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所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把焚香做为自己的一大喜好。他很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比如,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并且,他的还做诗多首来讲述他对焚香的感悟,“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由此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焚香可以安神开窍的灵性,有助于激发灵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们常用“香”来描绘美好事物、德操、情感,并赋予它美好的内涵,如成语“古色古香”、“香消玉散”、“软香温玉”等。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为何古人会觉得焚香如此高雅呢

无论是从养生还是从养心角度看,香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通过“鼻闻”来感知香气,借此来澄心静怀,感悟生命之意义,以此来达到愉悦内心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通过香的特殊气味,还可以在激发灵感,或顿悟难解之惑等等。最重要的是,焚香蕴涵着文人生活的情致雅兴,所以古人才把它做为十大雅兴之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香料:古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点燃时,宛若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美不胜收。丁香香料古人喜欢香料,就像我们喜欢玩手机一样,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中难以割舍的存在,为什么香料
2023-09-26 20:14:00
古人常说的守宫砂究竟是什么,真有那么神奇吗?
...“守宫”。而朱砂是女性常用的东西,这两者加在一起,古人自然也就相信了,守宫砂可以保护女性的贞节不受到侵害这种说法。一传十,十传百,在文人墨客的推动下,给刚出生的女儿点守宫砂,
2023-01-30 13:41:00
...享受着暖气、空调和电热毯带来的舒适时,心中难免会对古人的生活产生好奇。那个没有现代取暖设备的时代,古人是如何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冬季的呢?1、原始但实用的取暖措施:壁炉、火塘;从
2024-04-22 09:35:00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这2个故事告诉你真实原因
...些杀人放火的行径,更加具备杀伤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们对这点也越来越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将“淫”定义为了万恶之首,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淫不仅仅是色欲。就如孟子所说,“富贵
2023-05-05 09:54:00
古代文人的骂人艺术与文化修养
...创造文字开始,就出现了很多骂人不带脏字的词语。我国古人骂人可以说是时刻保持优雅,骂人骂的十分有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就是“竖子”,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不了解“竖子”是什么
2023-09-12 20:33:00
“人穷不砍三种树,后代子孙得佑护”,哪三种树?有什么道理?
...树?一起来看看吧!槐树 “槐字,从木鬼也”,因此,古人觉得槐树可以“上通天地、下晓阴阳”,是某个能够判人官司、赏罚分明的神仙化身。在黄梅戏《槐荫记》中,就有“槐树开口,主婚
2025-02-18 15:59:00
西汉之前的几千年古代人们上厕所怎么办
...才有了纸的出现,这个纸不就可以用来擦屁股了吗?但是古人没那么有想法啊,哪有一发明出来一张白白净净的纸,你不用它写字?不用它画画?却用它擦屁股?所以正常的逻辑古人肯定用它代替笨
2024-04-13 20:31:00
古人的“正”字本义
...正”。如《易.坤.文言》所云:“直其正也。”实际上,古人对“绳”的使用和理解,要早得多且深刻得多。距今7000年前的中国上古先民,已经掌握了“立表测影”的方法和理论,从而确定
2023-08-06 19:24:00
好看的花那么多 为啥古人偏偏用桃花形容女子?
...自此,桃花便成为了“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那为何古人偏偏会选择桃花来形容女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园有桃,其实之肴桃是蔷薇科、桃属的一种落叶小乔木,其果实美味多汁,深受全球人
2024-06-30 07: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