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三境村:鸡鸭羊满圈 产业涌活力
本报记者 韦 辰 通讯员 莫春燕
秋末冬初的金城江区五圩镇三境村,依然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村中鸡鸭成群,或圈养在栅栏中争相啄食,或散养在树林里嬉戏打闹;山坡上,绿意盎然,羊群奔跑跳跃。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三境村保足屯的金凤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排养鸡棚映入眼帘。鸡舍内,鸡群簇拥啄食,工人们忙着捡拾鸡蛋,场面繁忙而有序。
2015年,安徽人黄昌与合伙人共同成立金凤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8年的不断升级改造,现在的合作社建有标准化蛋鸡舍7栋,包括5栋蛋鸡养殖棚和2栋育雏棚,可存栏8万羽蛋鸡,主要生产新鲜土鸡蛋、绿壳鸡蛋和优质淘汰鸡、山乌鸡。
“合作社年产1900万枚土鸡蛋和5万羽淘汰鸡,鸡场的鸡粪经过发酵,还可用作果树的肥料,既节省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果品质量,实现生态良性循环。”黄昌说,合作社产出的鲜蛋主要销往河池市的大洋购物广场、广佰汇、铭润等各大商超。
53岁的韦春艳和丈夫正在养鸡棚里捡拾鸡蛋。“我们夫妇二人负责这栋养鸡棚的全部工作,包括捡蛋、刮粪、打料、喂鸡等,每个月我们都能获得3000元的报酬。”韦春艳说,他们已经在合作社工作7年了。
目前,合作社有固定员工11人,繁忙时期还会额外雇用20余名临时工人,他们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也有了保障。
金凤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三境村“凤飞三境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园区内。2022年,该合作社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近年来,三境村引导园区内企业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推进三境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三境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示范村”。
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也辐射带动群众多元化发展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村民可以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也可以“单干”,实现增收致富。
余福道是三境村下河三屯队长,同时也是一名养殖大户。在下河三屯的一座山脚下,余福道与母亲建造了简单的牛舍和羊舍,目前饲养着6头黄牛、60只黑山羊和40只鸡。
“割草、喂牛、放羊……我和母亲每天都精心饲养、照料,就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余福道说,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外务工和上学,父亲患病在家需要人照顾,仅靠他和母亲在家养殖还是有点忙不过来,但是每年通过养殖能获得10多万元的收入,足够家庭日常开销。
今年32岁的廖翠英是三境村才敢屯的脱贫户,也是村里的个体养殖户。在三境村田间地头一个简易围栏里,廖翠英正抱着一大捆红薯藤喂养兔子。
2021年,廖翠英开始养殖鸡鸭补贴家用,但由于经验不足,300多只鸭子因为走失、生病等原因,最后只存活了30只,收入微薄。
廖翠英丈夫在城里务工,3个小孩还在上学,家庭负担不轻,廖翠英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增收产业。今年,廖翠英尝试养殖兔子、蝗虫等。她坚定地说:“不尝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她告诉记者,兔子和蝗虫都以自家种的红薯藤和草为食物,饲料成本比较低,计划明年扩大养殖规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三境村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通过宣传和落实产业以奖代补、庭院经济产业奖补等政策,鼓励脱贫户发展鸡、鸭、猪等养殖项目,与脱贫户共同谋划生产,充分调动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的积极性,提高产业增收潜力,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过上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