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美丽乡村建设多下“绣花功夫”(人文茶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01 05:5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张 贺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抱龙村,坐落于秦岭北麓,是一个风光秀美、环境清幽的小山村。然而,村主干道与农田之间落差两三米,常引发交通事故,急需一道防撞墙。传统做法多为钢筋水泥,但在驻村规划师的指导下,村民们以鹅卵石砌“龙身”,小青瓦塑“龙脊”,构建出一条蜿蜒如游龙的“龙墙”。这道朴实而生动的防撞墙不仅安全实用,还与远处秦岭起伏的山势相映成趣,成为网红打卡地。村民们对这道凝聚心血的墙也倍感自豪,总是主动提醒游客爱惜保护。类似“龙墙”这样的“绣花功夫”在抱龙村随处可见,匠心打造的整洁村容与幽美山水交相辉映,使抱龙村焕发迷人魅力,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绣花功夫”。“绣花功夫”蕴含着对乡土风貌和文化传统的珍视,不仅有利于激发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有利于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与文化,唯有用心发掘、精心守护,方能打造自身独特的文旅资源。而这就需要绣花般精细和耐心地充分调研、精心设计、细心守护。最近我国新增7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阿者科村的哈尼梯田、官洋村的土楼文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精神、桃坪村的羌寨风情、溪头村的青瓷文化、小岗村的改革故事、烟墩角村的海草房,自然风光交融人文风情,文化特点突出,各具引人入胜的魅力。这些乡村正因深耕本土文化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绣花功夫”意味着勤俭节约搞建设。抱龙村在打造广场、修筑龙墙时充分利用废弃砖瓦、天然石材等建材,既降低成本又融入自然环境,既保留原始风貌又提升功能便利。这样的建设避免了大拆大建的破坏,最大程度减少资金投入。同时,当地材料的巧妙运用还凸显文化特色。例如,福建泉州蟳埔村的“蚵壳厝”,以牡蛎壳筑墙,防水、防潮、耐腐,展现了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成为游客必看的独特旅游亮点。

记住乡愁、留住文化,需要“绣花功夫”,而非大拆大建。后者看似快捷,但忽视了乡村建设的复杂性,容易造成文化消失、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曾几何时,在城市建设中大拆大建导致的“千城一面”备受诟病。今天我们在乡村建设中绝不能再走老路,绝不能让大拆大建导致传统村落风貌消失、文化中断、失去特色,落入“千村一面”的窠臼。

相比之下,“绣花功夫”是一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科学方法。它以尊重乡村特质为前提,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让乡村在保护中得到发展,于和谐中焕发活力。乡村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传统是千百年来岁月所积淀和形成的,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倍加尊重、倍加珍惜。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多下“绣花功夫”,乡村才能成为既宜居又宜游的美好家园。

许多人向往乡村的淳朴自然、宁静安详,这种需求给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机遇。而村民们对乡土文化的自豪与珍视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愿更多乡村以“绣花功夫”绘就美好家园,让自然与人文的诗意在广袤田野间生生不息。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1日 第 07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泓泉《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02版)【新闻随笔】人间烟火气,最抚世人心。近期,在重庆、合肥的一些社区、广场、街心公园里,出现了一批为流动摊
2024-05-23 03:3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贺《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1日 第 05 版)“先考古,后出让”,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这是避免“建设性破坏”或“开发性破坏”
2024-08-11 06:0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贺全民阅读大会盛况空前、各大图书馆到馆读者人数屡创新高、热门图书签售会大排长龙、图书市集人气火爆、网络图书论坛讨论热火朝天……种种喜人景象彰显了全民阅读工作
2025-04-20 06:1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李卓尔前不久,江苏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对南京市原第一机床厂地块的城砖进行回收,共计回收1.5万块城砖。2016年,南京发起“颗粒归仓,守护城墙”征集活动,向社会
2024-11-03 06:08:00
旅程中品味一道美食(人文茶座)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郑海鸥《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1日 第 06 版)“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传统的开门七件事,大部分围绕着“食”展开。发展到如今,越来越多人对美食表
2024-09-01 05:23:00
钢花飞溅的钢铁厂变身为城市公园、窑火熊熊的瓷器厂化身为文化创意街区、机器轰鸣的机械厂转变为工业博物馆……近年来,各地加大力度保护利用工业遗产,打造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2025-03-30 15:4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贺《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5日 第 07 版)1984年,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题词
2024-10-05 06: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马泽祥一段时间以来,一批有着多元专业背景的创作者在影坛崭露头角、备受瞩目——饺子来自药学领域,吴京有着武术专业的经历,大鹏出身工程管理专业……这一现象的背后,是
2025-03-16 05: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李卓尔前不久,位于北京中关村的风入松书店重新开张了。作为20世纪90年代民办学术书店的代表,风入松书店以丰富、有品位的选书闻名,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实体书店的本
2024-05-19 06: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
农发行长顺县支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农发行长顺县支行组织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该行精准触达群众需求
2025-09-19 15:13:00
万山区关工委法治宣讲进校园 为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为持续深化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9月16日下午,铜仁市万山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到仁山中学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活动
2025-09-19 15:14:00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关工委:双线发力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日,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关工委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心理健康支持和校园安全守护两个维度,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上午
2025-09-19 15:14:00
玉屏:“送学上门”传党音 情暖桑榆守初心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全覆盖,确保离退休干部“离退不离心、学习不掉队”,9月以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精心组织为行动不便、年高体弱的离退休干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2025-09-19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