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书香涵养城市气质(人文茶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7 15:02:00 来源:缘之心

天一阁,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如今,无数人慕名而来,游园、看展、赏古籍、购文创、参加读书活动,在与古籍、读书人、藏书人的历史对话中,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

历史上,以天一阁、古越藏书楼、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私家藏书楼声名在外。藏书楼,顾名思义,其要在“藏”。著名学者黄宗羲曾感慨,“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中国古代,读书难、藏书难,书籍防火、防散失和毁坏也是十分困难的事。因此秘不示人也就成为多数藏书楼的规矩,天一阁甚至严苛到“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当历史走到当下,天一阁已经从私家藏书楼变为公共博物馆,成为全社会的文化宝库。从“私”到“公”、由“秘藏”到“开放”,彰显了文明的进程,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文化资源。书藏古今,全民共享,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得以在延续文脉的同时,滋养人们心灵,推动社会进步。

藏书楼的开放不仅给了更多人接触古籍、爱上传统、亲近阅读的契机,也给更多私人藏书以回归社会、让大众共赏的机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几乎每年,天一阁的馆藏书目都在增加,一批批收藏家和市民化私为公、慷慨捐赠。百川归于海,润泽全社会。

话说回来,即便对外敞开大门,对于很多人来说,古籍还是比较陌生的。如何更好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吸引更多人主动走近古籍、接触和爱上传统文化?开发文创、走进学校、制作动画、走到线上,成为许多古籍保护单位的新探索。天一阁开发200余种读书主题文创产品,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古籍修复、装裱拓印体验,对修复工作进行的网络直播吸引大众“云围观”,走进地铁站的《老范修书记》展览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书与我的故事”“开卷”“小小修复师”等系列活动反响热烈……通过诸多努力,古老悠久的书籍、文字、装裱和修复技艺,得以与年轻人产生更多互动,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古籍热”不断升温,但时刻不能忘记的是,古籍具有文物属性,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怎样更好兼顾“藏”与“用”?科技的进步给出了答案——古籍数字化。现在,通过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阅览和研究珍贵古籍;“中华古籍资源库”陆续推出13.9万部(件)古籍数字资源,免去了读者往返奔波各家图书馆的时间,为深入挖掘古籍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历代的2000多位进士,到如今的1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天一阁所在的城市宁波,读书修身、读书兴业的传统余韵绵长,书与人彼此成就。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的社会氛围,也为一个城市注入持久的精神力量。希望以图书馆、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让我们奋斗的脚步更有底气、更加自信。(郑海鸥)【编辑:史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宁波搭乘双层文旅观光巴士“罗小巴”,一路可以经过天一阁博物院、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鼓楼、城隍庙、天封塔等27个文旅点位。来自上海的林晓华透过车窗凝视街景,试图在外公儿时生
2025-04-07 13:12:00
...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文化苦旅》翻阅,很快被《风雨天一阁》这篇散文深深吸引,它向我讲述了天一阁这座明代私家藏书楼及它的创始人范钦爱书、痴书、藏书的感人故事,让我很受触动。此后
2024-04-24 10:2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贺全民阅读大会盛况空前、各大图书馆到馆读者人数屡创新高、热门图书签售会大排长龙、图书市集人气火爆、网络图书论坛讨论热火朝天……种种喜人景象彰显了全民阅读工作
2025-04-20 06:17:00
...遗址群见证古老文明,又可以到东钱湖感受自然魅力,去天一阁体验凝聚数百年的智慧,开启一趟意义非凡的诗画江南之旅。为迎接杭州亚运会,拥有43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博物馆举行《诗书迎亚
2023-09-16 05:48:00
从三江口出发!2025宁波马拉松崭新赛道抢先看
...之后再回到这里,从一段城墙中探寻宁波城市的发展史。天一阁: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摄影:胡龙召 从中山西路左拐到长春路,你将看到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楼中的顶流——天一阁。它建于明嘉靖
2024-12-29 21:21:00
...。现场首设的中华版本馆专题馆,精选杭州国家版本馆和天一阁博物院部分珍贵版本资源进行集中展览。宋韵文化、良渚文化、海丝文化、阳明文化等一大批精品图书,也在书展现场与读者见面。此
2023-11-22 05:07:00
在运动中触摸城市文化 台胞沉浸式感受浙江宁波魅力
...能在比赛中,触摸城市文化,例如亚洲现有最古老图书馆天一阁。”纪正义受访时表示,他来过很多次天一阁月湖景区,在奔跑中,他不仅聆听到了鼓楼的悠扬钟声,还感受到了天一阁的古韵书香。
2024-05-19 18:4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贺《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1日 第 05 版)“先考古,后出让”,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这是避免“建设性破坏”或“开发性破坏”
2024-08-11 06:04:00
旅程中品味一道美食(人文茶座)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郑海鸥《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1日 第 06 版)“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传统的开门七件事,大部分围绕着“食”展开。发展到如今,越来越多人对美食表
2024-09-01 05: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合众和你在一起:风雨中守护每一份希望
在生活的起伏跌宕中,保险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近日,合众人寿江苏宿迁中支以一次迅速而贴心的理赔服务,再次展现了其在客户面临困境时的坚定守护
2025-10-09 22:19:00
万余名优秀学子“职”等您来!临沂大学毕业生双选会即将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10月9日,临沂大学面向社会发布“临沂大学2026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活动”邀请函,邀请各用人单位莅临选才
2025-10-09 21:39:00
深耕党史廿九载!蒙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王铭铎守好“红色家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蒙阴县,有一位深耕党史领域的“老黄牛”。他以笔为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梳理红色脉络;以心为灯
2025-10-09 21:39:00
听力下降后第一选择,90%的人搞错了!
45岁的张先生(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每天在会议室、客户现场来回穿梭,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某个周一早晨,他忽然觉得左耳像是被棉花塞住
2025-10-09 18:15:00
嫦娥之快,可越九天;天问之远,已巡星火。北斗之明,导航寰宇;神舟之捷,往返苍穹。人类探索的脚步,正以加速度迈向那浩瀚星海的深处
2025-10-09 18:51:00
青岛平度:“00后”截瘫女孩李子萱55小时自主登顶泰山 以生命韧性书写无障碍出行新篇章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10月7日晚9时许,山东泰山南天门见证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突破:青岛平度00后女孩李子萱
2025-10-09 18:16:00
鲁医健康说|睡不好非小事,睡眠障碍易缠上这些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5:00
国庆我在岗|国庆“警”色浓 忠诚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外出游玩的欢乐中时,黔东南公安广大民警辅警始终坚守岗位,用一件件暖心警事
2025-10-09 17:03:00
临沂圣陶高级中学魏冰玉老师、张晓双老师获评高新区“表现突出教师/班主任”荣誉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临沂高新区教育体育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表现突出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临沂圣陶高级中学喜讯传来——魏冰玉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突出的育人成效
2025-10-09 17:03:00
Ddrops滴卓思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纪录片重磅发布,以全球视野探寻宝宝营养的关键
近日,全球知名营养品品牌Ddrops滴卓思发布了《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系列纪录片。该系列包含9部短片,深入全球9个国家
2025-10-09 17:04:00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 初步研判:近几日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6:34:00
微光成炬!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里的这些暖心故事想讲给你听……
在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时间似乎总在两种节奏里流转:急诊、门诊通道的脚步急促而紧迫,病房里的话语却温柔又绵长。这里不仅有与病痛赛跑的紧张时刻
2025-10-09 16:32:00
一面锦旗映初心 一颗诚心育桃李——记莒南县西城小学张宏老师平凡而温暖的善举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莒南县西城小学老师张宏用一次拾金不昧的平凡善举,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在外出途中捡到一部崭新手机后
2025-10-09 16:29:00
“日薪5000元,急招‘霸总爹’”等极具吸引力的短剧、群演招募信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吸引银发族及兼职人群。但《法治日报》调查显示
2025-10-09 16:13:00
东南网10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10月1日,《泉州与中国当代艺术》讲座在位于泉州鲤城区的小山丛竹书院举行。小山丛竹书院
2025-10-09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