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每天上午,黄信都要到自家板栗林转转。三年前还杂草丛生的林地,如今已种满绿油油的白芨和前胡。“以前看着这些地荒废着,心里满是无奈与心疼,如今种上药材,嘿,土疙瘩真就成了金疙瘩!”黄信笑着说,“就去年,这小小的一片地,就多增收了3000多块钱呢!”

黄信在自家板栗林中。
农户破局:往昔“撂荒地”变作今朝“药金窝”
在梓桐村山坡上,黄信挖出一颗鸡蛋大的白芨块茎。2020年,他发现野生药材行情好,试种5亩白芨。得益于高山气候和弱酸性土壤,种出的白芨品质优异。如今他10多亩荒地全种上药材,亩收益超5000元。
在农技员指导下,黄信还在稻田里套种水菖蒲。“这叫‘稻药双作’,六月份菖蒲收割完毕,紧接着就能种晚稻,一块田能赚两份钱!”目前全村已有20多户农户加入,荒地种白芨、林下植前胡、水田栽菖蒲,小小药材正改变着村民生活。
企业领航:前沿“科技入林”助推全域“产业兴”
2022年,石台县鑫润硒洋参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丁香镇,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林下经济。"落叶腐殖层为西洋参提供养分,树荫正好满足其喜阴特性。"梓桐村支书朱绍怀介绍。这种"不砍树、不占田"的种植模式,让1100亩闲置林地被盘活。每年四月,山野间白芨紫花、前胡白花与林下西洋参相映成趣。

闲置林地被盘活。
产业升级:从“原料1.0”跃至“三产融合”
如今,丁香镇正与企业共建研发大楼和硒洋参博物馆。研发大楼专注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博物馆则通过互动展示传播参文化。从试验田到千亩药园,当地产业正向三产融合升级。未来规划"四季药旅":春采药、夏研学、秋挖参、冬药膳,打造特色农旅品牌。
目前,丁香镇"药香经济"已带动农户增收,促进生态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这片曾经的撂荒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张琦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