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张建友
4月20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凤山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刘广志下班后,带着小片刀和小柳筐,来到凤山镇所在地和平村旁的田野里,蹲下身子挖着刚刚长出不久的娇嫩婆婆丁。
谷雨时节,婆婆丁在天气寒冷的北方率先长出,也是北方人最先品尝到的美味野菜。婆婆丁学名蒲公英,有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肝明目、清胃除湿、利尿通淋等作用,更是药食同源的代表性植物,因此受到北方人的青睐。每逢初春,冰雪刚刚融化,婆婆丁冒出头,人们便走到河边、山边、路边及田野,纷纷挖起婆婆丁。
大约一个多小时,刘广志挖了二斤多婆婆丁。他说,这时候的婆婆丁还普遍很小,再过个10多天,遍地都是婆婆丁,挖也挖不完。因婆婆丁吃起来清新爽口,很多城里人也会在周末来采挖。
刘广志到家后摘掉婆婆丁根部的杂草和泥土,放进盆里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后,蘸着刚刚炸好的鸡蛋酱,就着大米饭吃起来。他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活水平较低,婆婆丁是最普通的农家菜。通常的简单吃法就是婆婆丁蘸大酱,有时候也把一大筐婆婆丁用水焯过,攥成菜团蘸酱。特别是在粮食短缺时,就把婆婆丁与玉米面和在一起,蒸窝头或贴大饼子吃,用以渡过缺粮难关。
刘广志说,现在条件好了,除了野生的婆婆丁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蕾,塑料大棚里也一年四季种植婆婆丁,让城里人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婆婆丁。而做法也由过去的蘸大酱、凉拌等几种简单做法,演变开发出凉菜、面食、汤品、饮品等八大系列几十种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据刘广志介绍,婆婆丁系列美食因具有地域特色及花样繁多的种类,在野菜美食盛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到天南地北游客的欢迎。就拿婆婆丁面食系列来说,很多饭店推出了婆婆丁包子、婆婆丁饺子、婆婆丁卷饼等多种面食,已成为旅游市场引流的重要美食项目。
据了解,黑龙江很多地方深挖婆婆丁文化内涵,推出蒲公英文化艺术节、蒲公英诗歌大会、蒲公英歌曲创作采风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庆市举办了多年的蒲公英小学生作文大赛,每年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生作文千篇以上,极大地传播了蒲公英文化。
刘广志说,婆婆丁已成他们家离不开的美食,吃婆婆丁时,会勾起很多酸甜苦辣的回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表示,凤山镇综合文化站将举办包括蒲公英厨艺大赛、蒲公英歌曲展演、蒲公英演讲比赛等十大板块的蒲公英杯系列文化活动,让蒲公英走进更多百姓、更多游客的心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0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