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郑成功弟弟郑袭:为何在抗清之路中途投降清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4 08:10:00 来源:戏说三国

1662年五月初一,延平郡王郑成功病死。在前一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以及几个弟弟在北京被清朝处死。此时,郑成功只有一个弟弟在世,即排行第五的郑袭,他当年没有跟随父亲投降清朝,而是跟随大哥郑成功坚持抗清。然而,在郑成功死后数月,郑袭居然不顾国仇家恨,投降了清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揭秘郑成功弟弟郑袭:为何在抗清之路中途投降清朝?

一、随兄抗清

据史书记载,郑芝龙有七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郑森(即郑成功)、次子郑渡、三子郑恩、四子郑荫、五子郑袭以及六子郑世默。1645年,弘光政权覆灭后,郑芝龙、郑鸿逵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即隆武帝。然而,郑芝龙并非全心全意忠于明朝,他只是想通过拥立新皇帝,来抬升自己的政治地位罢了。

1646年二月,清朝任命多罗贝勒博洛为征南大将军,与固山额真图赖领兵南下,进攻浙江、福建等地。清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浙江各地,兵锋直指福建。郑芝龙暗中与清朝联络,撤回防守仙霞岭的军队,将福建拱手让给清朝。在此之前,郑成功苦劝郑芝龙,结果父子分道扬镳,年纪尚青的郑袭跟随郑成功踏上了抗清的道路。

揭秘郑成功弟弟郑袭:为何在抗清之路中途投降清朝?

二、代理军政

郑袭在抗清斗争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但他毕竟是郑成功的弟弟,所以在当时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郑成功病死于台湾,当时世子郑经正在厦门,另外父子之间出现了矛盾,郑成功在生前甚至要杀掉郑经,所以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郑成功死后,留在台湾的将领推举郑袭护理国事,也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然而,黄昭、萧拱宸等部分将领却认为“郑经得罪国姓,不可继位”,于是打算拥立郑袭。这正中了郑袭的心意,原来他也有这个心思,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五月十三日,郑袭篡位自立,自称东都主,并且部署军队,准备进行抵抗。消息传到厦门,郑经也宣布嗣位,在举哀的同时,也在调兵遣将。

揭秘郑成功弟弟郑袭:为何在抗清之路中途投降清朝?

三、叛投清朝

十月初七,郑经率军东征,并抵达澎湖。郑经采纳陈永华的建议,派人进行招抚,但是谈判最终破裂,于是他继续率军东进,并在鹿耳门登陆。与此同时,留在台湾的将领黄安率军前来会师。接着,郑经派人发布公告,谴责黄昭、萧拱宸。之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战斗中,黄昭中箭身亡,叛军顿时全面溃败。

为了保住性命,郑袭将责任完全推给了黄昭、萧拱宸等人。郑经大概是顾念亲情,毕竟只剩下了一个叔父了,所以没有将其处死,而是免职软禁于厦门。郑袭还是担心自己会被除掉,于是在1663年,率领官吏二百二十四人、士卒一百二十人及银钱、船只、盔甲、火器等物投降了清朝。清朝将郑袭编入八旗之中,还授予了相应的官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施琅第一次降清之后,都做了什么呢
...物郑芝龙为保存实力,暗中派人和清军和谈,企图投降。郑成功因献上“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之策,而受到隆武帝信任和器重,赐国姓并功受命防守分水关,防备清军袭击。
2022-12-30 12:02:00
施琅的早年经历与抗清之路
...琅随郑芝龙降清,但不久后又因广东提督李成栋的排挤和郑成功的招揽,重新加入了抗清队伍。施琅是一员骁将,尤其擅长海战,因此郑成功将施琅视为得力干将。但也因为他的才能,让二人的关系
2023-12-02 09:02:00
郑成功临终前将妻子儿孙处死,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将领,郑成功,临终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残酷决定。妻子、儿女、孙辈,竟然悉数被处死!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铁石心肠?是家族恩怨、权谋纷争,亦或是深
2024-02-20 21:26:00
张煌言:从儒将到民族英雄的传奇之路
...气,在南明反清复明的历史上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成功画像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张,明军将领张明振战死沙场。张煌言保持之前的攻击态势,主动联合郑成功,一鼓作气攻入长江,打出了
2023-11-06 08:47:00
张煌言:南明抗清名将的悲壮人生
...此后张煌言以舟山为基地坚持抗清18年,三入长江并配合郑成功北伐,威震东南,可谓艰苦卓绝而又气壮山河也。1647年四月,江南清军因为剃发令引发的反抗疲于奔命于各个战场,张煌言遂
2024-04-25 11:21:00
抗清英雄张煌言,不屈不饶坚持抗清,以死殉国的忠烈志士
...得知舟山已经失陷,回救不及,便陪同鲁王逃往厦门投靠郑成功。03此后,张名振和张煌言数次进入长江,攻打崇明、镇江,进逼南京,力图收复明朝失地。1653年八月,定西侯张名振和兵部
2023-05-12 08:43:00
反清复明分别有哪些人
...讯悲愤成疾,李定国坚持抗清17年,最终病逝。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攻入江南,不久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带领郑芝龙旧部继续在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
2023-05-22 16:54: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隆武二年(1646年),阻
2024-06-26 16:57:00
明朝抗清英雄李定国,一生出生入死,为了抵抗清军浴血奋战
...抗清根据地。两蹶名王作为抗清英雄,李定国的功劳要比郑成功大多了,但是因为郑成功还收复了台湾,打跑了荷兰人,所以郑成功在教科书上一直是民族英雄,然而李定国却不一样,他主要就是抗
2023-01-02 20: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