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662年五月初一,延平郡王郑成功病死。在前一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以及几个弟弟在北京被清朝处死。此时,郑成功只有一个弟弟在世,即排行第五的郑袭,他当年没有跟随父亲投降清朝,而是跟随大哥郑成功坚持抗清。然而,在郑成功死后数月,郑袭居然不顾国仇家恨,投降了清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随兄抗清
据史书记载,郑芝龙有七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郑森(即郑成功)、次子郑渡、三子郑恩、四子郑荫、五子郑袭以及六子郑世默。1645年,弘光政权覆灭后,郑芝龙、郑鸿逵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即隆武帝。然而,郑芝龙并非全心全意忠于明朝,他只是想通过拥立新皇帝,来抬升自己的政治地位罢了。
1646年二月,清朝任命多罗贝勒博洛为征南大将军,与固山额真图赖领兵南下,进攻浙江、福建等地。清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浙江各地,兵锋直指福建。郑芝龙暗中与清朝联络,撤回防守仙霞岭的军队,将福建拱手让给清朝。在此之前,郑成功苦劝郑芝龙,结果父子分道扬镳,年纪尚青的郑袭跟随郑成功踏上了抗清的道路。
二、代理军政
郑袭在抗清斗争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但他毕竟是郑成功的弟弟,所以在当时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郑成功病死于台湾,当时世子郑经正在厦门,另外父子之间出现了矛盾,郑成功在生前甚至要杀掉郑经,所以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郑成功死后,留在台湾的将领推举郑袭护理国事,也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然而,黄昭、萧拱宸等部分将领却认为“郑经得罪国姓,不可继位”,于是打算拥立郑袭。这正中了郑袭的心意,原来他也有这个心思,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五月十三日,郑袭篡位自立,自称东都主,并且部署军队,准备进行抵抗。消息传到厦门,郑经也宣布嗣位,在举哀的同时,也在调兵遣将。
三、叛投清朝
十月初七,郑经率军东征,并抵达澎湖。郑经采纳陈永华的建议,派人进行招抚,但是谈判最终破裂,于是他继续率军东进,并在鹿耳门登陆。与此同时,留在台湾的将领黄安率军前来会师。接着,郑经派人发布公告,谴责黄昭、萧拱宸。之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战斗中,黄昭中箭身亡,叛军顿时全面溃败。
为了保住性命,郑袭将责任完全推给了黄昭、萧拱宸等人。郑经大概是顾念亲情,毕竟只剩下了一个叔父了,所以没有将其处死,而是免职软禁于厦门。郑袭还是担心自己会被除掉,于是在1663年,率领官吏二百二十四人、士卒一百二十人及银钱、船只、盔甲、火器等物投降了清朝。清朝将郑袭编入八旗之中,还授予了相应的官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