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糖足初现唤醒悲痛记忆!她最终做了这样的选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7 01: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伍振鹏 张灿城

假如,一个家族中有三位成员因相同疾病去世,对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来说,会否活在魔咒笼罩的恐惧下?

假如,当一个人确诊罹患致使多位家族成员死亡的相同疾病,他/她应该怎么办?还有“逆天改命”的勇气吗?

王阿姨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母亲、表哥、表姐,都因为糖尿病合并的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感染,饱经多年的折磨后,最终离世。

2年前开始,糖尿病征兆开始降临在王阿姨身上。多饮多尿多食症状逐渐明显,右脚两只脚趾慢慢也感觉到一阵阵的麻痛,王阿姨心思:难道注定逃不过糖尿病缠身的命运?抽血的结果印证了她的猜想,空腹血32mmol/l,确诊糖尿病无疑!

回想到母亲糖尿病足导致的离世前的痛苦经历,王阿姨决心与命运抗争!通过不同渠道,她了解了减重代谢手术——通过缩胃和肠管改道,改变肥胖状态和肠道激素、菌群,促进胰腺beta细胞增殖,有机会缓解糖尿病状态!身在广州的她,找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代谢外科杨景哥主任医师寻求治疗方案。王阿姨说:“虽然我得糖尿病的时间仅有短短的两年,但仅靠吃降糖药未能控制好血糖至正常水平。关注杨景哥医生已经有两年多,对减重手术比较了解,心里有底,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了。”

出现糖尿病足“征兆” 毅然决定接受手术

因家里母亲、表哥表姐都是因糖尿病去世,王阿姨对遗传性糖尿病格外上心,除了每年规律体检,平常在家也会测血糖。但人过中年,她觉得身体变差,体重蹭蹭往上涨,2年前体检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考虑到当时血糖不是特别高,便尝试着吃降糖药控制血糖。

谈到手术动机,王阿姨的家族有这样一段悲痛的故事。“母亲有多年糖尿病史,一直靠吃药和打胰岛素控制血糖,但效果并不理想,并发展至糖尿病足:皮肤破溃经久不愈,脚趾发黑等。临终的时候,家里请来当地的医生看病,开了几剂中药给我母亲泡脚,水里面甚至有蛆虫从脚趾爬出,当时的画面我至今都忘不了,太可怕了。另外,两个表哥表姐也因为长期糖尿病控制不佳发展到糖尿病肾病,乃至肾衰竭的下场。”

对此心有余悸的王阿姨希望通过手术减重来防止悲剧重演。

王阿姨体重160斤,BMI 28.5Kg/m2虽然属于轻度肥胖的范畴,但有着明显的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和较为顽固的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肥胖带来的多种代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和双膝关节炎等。结合了相关检查结果,杨景哥医生团队分析病情后,最终为王阿姨施行了降糖效果更明确的腹腔镜胃旁路术。微创手术时间仅一个半小时,王阿姨术后第三天康复出院。

糖足初现唤醒悲痛记忆!她最终做了这样的选择

减重降糖 做对选择改变人生

术后一年,王阿姨的门诊复诊数据表现喜人:“手术一年后体重共减掉了40斤,术后停止服用降糖药,血糖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术后三个月、半年与一年后的复诊体检各项指标全部正常。

王阿姨感慨道:“真的后悔手术做迟了,若我那些受糖尿病困扰的家人们能早点得到有效治疗,那该多好呀!术后三个月,我还独自去青海旅行10天,未做治疗前压根不敢外出旅游,血糖波动使我寸步难行。我做对了选择!感谢杨景哥减重团队。”

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两种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糖尿病控制不佳,足部因周围神经病变使肢体皮肤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现象。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杨景哥指出:“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肥胖(BMI≥27.5 Kg/m2)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规律的内科治疗仍难以控制时,可考虑减重手术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能活到8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大多都在55岁时,戒掉3件事
...我们还能够注意到一个很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这就是“糖尿病足”。糖尿病会损伤我们的神经和血管,最常见于下肢。我们会感觉腿麻,腿凉,严重的触摸还会感到疼痛,这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足
2024-05-17 10:33:00
问止中医|糖尿病足比糖尿病更可怕?6招教你预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严重者可影响肌肉及骨骼,导致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目前我国糖尿病足呈现出治愈率提
2024-11-26 15:05:00
儿童糖尿病只要不出现这五种情况都不是大问题
...尿病对于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导致下肢的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糖尿病足的危害很大,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截肢。第五,出现皮肤不明的瘙痒、手足的皮癣等这些皮肤病。皮肤是血管特
2023-08-19 23:26:00
儿童糖尿病的四大软肋,保护好才能不遭罪
...会影响到肢体尤其是四肢的正常活动。像是糖友们熟知的糖尿病足,就是主要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影响到了足部的微循环导致的。一旦出现,截肢的风险就大幅提升。预防方面还是以控制血糖为主
2023-08-19 23:14:00
学会这3招,血糖会乖乖“听话”,建议参考下
导语:糖尿病属于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当中的慢性疾病,但是从目前的角度上来看,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已经逐渐发展为社会上的“流行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和很多因素进行相关,比如不正确的饮
2022-12-14 22:24:00
糖尿病也会引起男科疾病?糖尿病-男科中西医联合门诊解决“敏感”困扰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包含多种。与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等广为人知的并发症相比,糖尿病会引起男科相关疾病,却因为“话题敏感”、症状隐匿并不为大众所熟悉。昨日,浙江
2024-10-25 07:01:00
20余年糖尿病险截肢 五院专家妙手回春为其保肢
...口子越来越大,还有液体外渗……医生诊断说,这是2型糖尿病足伴坏疽感染,必须截肢,不然命都难保。梅大叔看着自己腿上的伤口,心想也许只能等待手术了。可想到自己术后便成了独腿的老人
2023-11-29 08:10:00
为何糖尿病越来越常见,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此外,糖尿病还会引发糖尿病足,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最后,糖尿病还会影响生活质量。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等,因此会对
2023-08-06 16:09:00
糖尿病足真的很可怕!
...会这样呢?原来,夏先生是一位“老糖友”!而他患的是糖尿病足!什么是糖尿病足呢? 糖尿病足是指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是一种高发病
2023-06-20 14: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
基于成分创新与工艺实证的2025鱼油指南:五大高效产品排名与适用场景详解
在当代生活中,多类人群都需要鱼油的健康守护。中老年人因代谢变慢,心血管负担加重,鱼油中的 Omega-3 能辅助调节血脂
2025-10-15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