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十三哥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唱着歌儿,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想起家乡的那棵橄榄树。
一首歌,流连于大山深处;橄榄树,留一截岁月,透过满目的乡情,童年的故事,在岁月深处闪亮。
老家屋后山上的那棵橄榄树,是我家房子建成时,父亲亲手种下的。
父亲当初种下这棵橄榄树,是为了满足家人的口舌之欢,因为老家桂平市有一种大家普遍都喜欢的食材——乌榄制作的榄角。
过去,物资匮乏,而乌橄榄便于储存,物美价廉,便成了农家一道美味而又常见的小菜。
在桂平,白粥天生是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在众多的配菜中,有一品种——乌榄。乌榄形与青橄榄无异,中间鼓圆两头略尖,通体黑不溜秋。外表虽不讨喜,但当放入白粥中,因黑白分明,倒有几分刘禹锡所写的“白银盘中一青螺”之妙。入口轻咬一口,余香过后仿佛有青涩的感觉,细细咀嚼,才觉是余甘口齿留香。
父亲种的橄榄树就在崎岖的山路旁,这是我们上学时的必经之路,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在树底下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橄榄树下,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金季十月,是橄榄成熟的季节。此时,橄榄树绿色的叶片间,密密麻麻的榄子挂满了枝头, 一粒粒榄果油黑发亮,散发出丰收的气息。站在橄榄树下,一股沁人心脾的榄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采收橄榄的活基本是由我和两个妹妹完成,橄榄树非常高,我需要爬到树上,用长长的竹竿把果子打在地上。竹竿打在树上,发出“沙沙”“嗖嗖”的声响,树叶伴随榄子铺满草地,两个妹妹在树底下拾榄子,把它们装到蛇皮袋里。
橄榄树每年都挂果一百多斤,除了留几十斤自家食用,父亲将剩余的果都送给亲友们。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心地善良、凡事多替别人考虑的人,因此,在村里的人缘很好。
上中学后,需要住校,学校的伙食并不好,少油寡味的食堂菜令人难以下咽。每个周末回家,母亲会用姜末、香油炒一些榄角,凉后装瓶,让我带回学校。这样烹饪的榄角很好下饭,成了我整个中学阶段改善伙食的美味佳肴。
毕业后,在远离家乡几百公里的钦州工作,每年只有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父母的生日时才回家。每次回家,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那棵橄榄树,此时的橄榄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高耸入云。远远看到高大如巨伞的橄榄树时,我就知道到家了。
每次回家,密集的行程总是让我很忙碌,当假期结束,离开家经过橄榄树底下时,我才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位第一个迎接我的老朋友。可橄榄树是不会在乎我的冷落的,一次次热情地迎接我回家,又一次次依依不舍地目送我远离。
多少回归来、出去,多少回暂别,来来回回间,总忍不住凝望屋后山上那棵老橄榄树。出去,恋恋不舍,回头寻望;归来,相见一笑,到家了,心宽了。愁也罢,乐也罢,经过那棵老橄榄树下,就觉得自在空闲多了。然后,平静或微笑,走进家门,问一声:“阿妈,煮饭了?”
有朋友问我,你们那里怎么找得到?我笑着应答,挺好找的,入村后翻过村公所那座山,看到一棵老橄榄树、很大的橄榄树,就到我家屋后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