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融媒体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思考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05 04:52: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郜宸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在新时代的新闻领域发展中呈现新趋势,新闻采编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对融媒体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思考,探讨在融媒体时代下逐步改善新闻采编工作的策略。积极地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促进性的影响,进一步促使新闻采编工作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新的变革。

一、融媒体的基本概述

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之一,其融合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新闻传播与新闻采编工作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时期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有效丰富了新闻传播资源。同时,“融媒体”作为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新媒体平台,将广播、电视、报纸三者之间的共同点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具有一定互补性的新时代媒体。在人力资源、新闻内容的把控、新闻的宣传力度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整合,逐步形成“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时期新型媒体宣传理念。

二、融媒体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主要特点

归纳起来,融媒体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新闻信息丰富化、传播方式多样化、采编要求多元化和受众需求个性化等几个方面。

(一)新闻信息丰富化

新时期新闻信息资源呈现出海量增长的趋势,同时,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不断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增加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渠道。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丰富,虽然目前新闻媒体的掌控者依旧是传统媒体以及媒体平台,但是新闻的发布方式已然不是唯一,融媒体时代人人可以做新闻的发布者。与此同时,对新闻讯息的收集、整理,核对信息的准确性,依旧是新闻采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时期,随着融媒体的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与日俱增,并更加多元化,其中最受人推崇的就是信息化新闻与数字媒体相结合形成的新时代互联网+网络传播模式。同时,融媒体平台在逐步落实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融合的时效性,进一步全面建设新时期面向大众群体的主流传播媒体平台,有效增加了新时期媒体平台信息的传播力度。新时期融媒体传播平台以融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逐步形成新时期的传播机制。

(三)采编要求多元化

新时期新闻信息采编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如传统的新闻传播在内容呈现上主要通过在文字中穿插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而新时代融媒体的新闻内容则以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可以对当下新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同时,部分新闻媒体创建了自己的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官网等多元化新闻平台,进一步拓宽了新闻传播渠道,增加了新闻的收集途径,实现了多样化发展。

(四)受众需求个性化

新闻受众对媒体的需求有明显的改变,新时期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快速变化,人们大幅削减了新闻的阅读时间,对社交媒体平台所发布的新闻信息,人们不再被动地接受,他们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平台、多选择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进行阅读。

三、融媒体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优化路径

融媒体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优化路径可以围绕突出细节、转变风格,创新观念、了解需求,凸显专业、提高素质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

(一)突出细节,转变风格

首先,深度挖掘新闻的细节内容,细节直接影响新闻的整体质量。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可以有意识地对细节进行深度挖掘,更加系统化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始末,以增加新闻内容的可信度,让受众更加认同新闻内容,有效促进新闻内容的多元化传播。其次,以巧妙的角度展示与传统新闻不同的新闻内容,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新闻报道的综合影响力。新闻采编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角度突出新闻的细节,并转变新闻报道的风格,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使新闻内容更具专业性、权威性、实效性,对新闻内容进行全面优化。

(二)创新观念,了解需求

结合采编方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新,逐步丰富当前阶段的采访内容与形式。在设计采编方案的过程中,应当贴近新闻受众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新闻采编工作不仅需要向受众群体传播严肃、严谨的新闻内容,还需要合理运用新闻传播途径为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新闻采编工作者在融媒体时代应当充分利用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等优势,加强与新闻受众群体的联系。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采集新闻信息时应当深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当下群众的日常生活情况、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与需求,进而有效地掌握受众关注的焦点,积极传播时政新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全面加强新闻服务能力,以受众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提升新闻的专业性、真实性、时效性,将更加优质的新闻内容和服务提供给受众群体。

(三)凸显专业,提高素质

逐步提升新闻采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凸显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全面保障新闻内容的质量。在新媒体时代,首先要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新闻采编专业能力,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掌握融媒体视频剪辑技术,能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逐步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培养对整体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与剖析能力,保障新闻事件的完整性、真实性。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还需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新闻采编技巧,从而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各环节。

四、结语

为了有效地保障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对所收集到的海量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同时,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对新闻时效性不足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对采编技巧进行优化、调整、创新,凸显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宁.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记者摇篮,2021(08):91-92.

[2]赵一婷.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8):197-200.

[3]刘向明.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2(12):44-45.

[4]李见书.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能力培养策略研讨——兼述曲靖日报社培育全媒体采编队伍[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03):149-152.

[5]赖丽琼.新闻采编工作创新与新闻质量提升探思[J].采写编,2023(03):71-73.

[6]杜秀敏.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工作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3(07):150-152.

[7]李靓.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J].今传媒,2023,31(04):48-51.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温州商学院在互联网视听视域下创新传媒专业教育在互联网视听时代,温州商学院立足于传媒教育的长远发展,积极构建以跨界融合为核心的教学哲学,致力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2023-12-22 09:26:00
...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全媒体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路径研究”〈批准号:DSWT202207〉的研究成果)
2023-11-24 06:07:00
刘明洋:社会协同治理视域下主流媒体如何创新
...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洋发表了题为《社会协同治理视域下主流媒体创新路径》的主旨演讲。刘明洋教授首先阐述了现代网络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认定标准、认定主体、“再主流”等问题,然后
2023-11-25 14:57:00
...)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两微一端”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Z222020)研究成果。]
2024-06-13 04:36:00
...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在全媒体视域下,红色精神的传播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并提升红色精神的传播效果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一、
2023-09-02 09:10:00
...续引导处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立足全媒体生态视域,高校当基于自身工作性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索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全面扭转传统舆情处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优
2024-04-02 08:58:00
...家作主旨演讲。四个分论坛分别以“汉室瑰宝:中华文明视域下的两汉考古”“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的两汉文化”“歌赋文心:文化视域中的两汉文学观照”“汉符化象:两汉符号的
2023-09-22 01:14:00
“辽宁理工大学”不存在 ,到处参加学术活动的“教授魏新河”是谁
...农村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制度化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组织人才建设评析》。而在近一年后的2023年10月和11月,两场分别在重庆和广东举办的与乡村发展有关的学术活
2024-07-01 13:36:00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举行
...办情况及成效。四个分论坛分别以“汉室瑰宝:中华文明视域下的两汉考古”“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的两汉文化”“歌赋文心:文化视域中的两汉文学观照”“汉符化象:两汉符号的
2023-09-15 15:4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中科曙光:为“VR+AI”构筑强大、稳定、绿色的算力基石
鲁网11月11日讯 (记者 刘亮亮 刘晓伟)如果说VR/AR构建了通往数字世界的“大门和窗口”,那么AI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可感知
2025-11-12 09:22:00
知名作家张德芬入选福布斯中国华人精英 Top100
近日,知名畅销书作家张德芬,凭借在心理学研究深耕、教育普及落地及文化出海传播三大领域的卓越成就,成功荣登 “2025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 榜单
2025-11-12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