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千年”前的“一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30 10:51:00 来源:杭州网

绍圣二年(1095)的端午,苏轼给朝云写了首词: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这年苏轼59岁,已到惠州七个月。朝云刚刚34岁,这是她生命中倒数第二个端午节。

在贬谪惠州之前,苏轼几乎没有送过朝云一首诗词,他心恋远方。

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苏轼刚到湖州不久,他“遍游诸寺”,“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同游者秦观,也写有《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

那一年,朝云18岁,是苏府的侍女,名字也不叫朝云。这年端午后,乌台诗案震动朝野,苏轼也被远远地“抛”到了黄州。

元丰四年(1081)的端午,已居黄州两年的苏轼写了一首《少年游》,赠给黄州知州徐君猷。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这一年苏轼45岁,朝云20岁,朝云在他身边静默地陪伴,苏轼大概是没有感觉的,他将心中的感念倾在酒中,向好友徐君猷举杯,感谢他在黄州对自己的照顾。

如此又过了三年。元丰七年(1084)初春,远在汴京城的神宗亲自下诏,将苏轼调到汝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带着妻王闰之、妾朝云,以及与朝云所生的幼子苏遁,和其他家人一路赶往汝州,不料途经金陵时,幼子苏遁中暑夭亡。朝云肝肠寸断。

这一次,也许是看到了朝云的痛不欲生,苏轼没有再往汝州走,他请求留在常州——常州在太湖附近,与朝云自小生长的杭州都属江南,他也许是想着,熟悉的地域与气候,可以稍慰朝云的身心。

之后几年,苏轼的人生,依然随着党争纷沓起起伏伏。

元祐五年(1090)的端午,苏轼任杭州知州,他写道:“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此时,也是畅快。

直到狂风暴雨再次来临。绍圣元年(1094)四月,苏轼贬英州。八月,再贬惠州。也许,年近耳顺之年的苏轼此时感到自己不会再有更好的机会,故而,他劝朝云离开苏府。

但朝云不肯,哪怕是要去瘴疫严重的惠州。

大概就是从这时候起,朝云成了苏轼生命里沉甸甸的存在。他为朝云写诗、写词、写文章。苏轼写给朝云的那些情感深挚的诗文,几乎全部写在惠州。

绍圣三年(1096)春天,朝云生日,苏轼写下:“唱金缕、一声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发。”

可怜这时候,朝云已是来日无多了。绍圣三年(1096)的七月五日,朝云病逝。绍圣三年八月三日,苏轼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在朝云逝去的日子里,不胜哀伤的苏轼追念朝云,“不自知其情之深也”。

也许一生的聚合离散真有定数吧,苏轼与朝云的故事里,写在端午的这一笔,“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也许是小说《青蛇》中,白蛇和青蛇想要的人间——“在年轻的时候,时维南宋孝宗淳熙年间,那时我大抵五百多岁……我俩若不‘真正’到人间走一趟吧。试想想:在一个好天气的夜晚,月照西湖,孤山葛岭散点寒灯,衬托纤帘树影,像细针刺绣。与心爱的人包了一只瓜皮艇,绿漆红篷。二人落到中舱,坐在灯笼底下,吃着糖制十景、桃仁、瓜子,呷着龙井茶……真是神仙境界。”

人人都想在平凡之中有点不同寻常,又会在大风大浪之中只要平凡。过节,其实也是平常日子,只是我们的内心需要一点仪式感。比如,包一盘玲珑的白糯米小粽子。比如,烧一大锅汤,煮五香鸡蛋,小孩子负责敲蛋壳,敲出像汝窑杯的裂纹……仿佛这样,就会将空旷的日子切分成一段一段,这一段是日常的,那一段是“盛装打扮”过的。

在这漫长的一年,总有些时光在心中珍藏,也有日子不想再提,正因为有不快乐的日子,那些快乐的日子才格外珍贵,格外令人欢喜。好好过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3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轼与朝云共度,写下一首《浣溪沙》,许下“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愿望。晚年的苏轼,仕途无望,妻子相继去世,又经历了丧子之痛。失去了一切的苏轼,唯有朝云的相伴给了他巨大的安慰。在三个
2024-05-27 21:04:00
她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女子,情深义重让人动容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
2023-02-19 22:12:00
苏轼背后的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王闰之,历尽艰辛,不离不弃;碧波江上的琴瑟和鸣的王朝云,诗文来往,心意相通。这三位女子,巧合的是都姓王,而且在苏轼心中也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她们是温暖的港湾,滋养着他,帮衬
2023-01-26 18:21:00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从了苏轼的建议,兴建了这一引水工程,使广州居民在近千年前就喝上了“自来水”。苏轼还建议广东提点刑狱使程之才修盖惠州营房。针对当时惠州的诸军很多人没有营房住,苏轼做了非常细致的
2024-03-28 06:58:00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钱疏浚一下丰湖,修长堤,为惠州的百姓增添了一道观赏千年的风景。日啖荔枝三百颗唐宋时期,荒凉偏僻的岭南是被贬官员的流放地。在千客骚人的眼里,这里埋葬的是去国怀乡的悲凉凄切,但是
2024-06-28 10:50:00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粉墨登场了,她就是在苏轼身边默默守护他的侍妾——王朝云,也是他的红颜知己。还记得苏轼写过一首描写西湖景致的千古佳句,其实,要说写的是西湖美景,实际上是写的他对朝云初见的怦然心
2023-10-21 07:19:00
苏轼的贬谪人生:磨砺与豁达之旅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生,称得上是波澜壮阔,四海沉浮。生平遭遇多次贬谪,客居他乡,辗转半生;政治上多逢失意,虽有经世之才却不得重用,被连番遭贬便是最痛的证明。生活的不如意和仕
2024-05-13 07:35:00
...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之手,联是这样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不是副普通的亭联,它包含了苏东坡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而这种感叹最终又是维系在一位红
2024-05-27 10:51:00
...美。此后还作《殢人娇·赠朝云》等诗词。“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便是这段时间的创作。写于1096年的《王氏生日致语口号》,更可看出朝云在苏轼心中的位置。所谓的“口
2023-07-28 17: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