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乡村走读
欢坨有好柿(图)
本报记者 张清
第五届欢坨西红柿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走进东丽区金钟街道欢坨村西红柿种植基地,个大饱满的西红柿挂满藤蔓,欢坨村西红柿喜获丰收,种植户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欢坨有好柿,为了宣传欢坨西红柿品牌,回馈新老客户,日前,一年一度的欢坨西红柿节在众人的期盼中热闹开场。
为了赶赴这场西红柿盛会,欢坨村种植户张林刚起了个大早,他刚把新鲜采摘的果实摆上摊位,就收到了现场市民的订单。
“沙瓤、老味儿,咬一口就知道是小时候的味道,满满的儿时回忆。”张林刚一语道出欢坨西红柿备受青睐的原因。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开幕式上,精彩的国潮文艺表演和趣味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同时,现场还设置了产品展销区,展示了欢坨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品尝、购买。
“其实欢坨村种植西红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村里许多人家老少三代都以种植西红柿为生。”在张林刚看来,欢坨村得天独厚的“胶泥”土壤、保留“老籽儿”的优良品种、传统和科学相结合的种植管理方式,都是成就今天欢坨西红柿的必备条件。
欢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红柿种植是欢坨村的主导产业,全村西红柿种植面积约1680亩,共有大棚1276个,种植户485户,约1160人从事西红柿种植。不靠科技和狠活儿,欢坨西红柿凭实力征服了食客的味蕾。2022年,欢坨西红柿荣登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上榜“国字号”,享誉京津冀。2023年,欢坨西红柿总产值突破了亿元大关。
更让欢坨人高兴的是,欢坨西红柿巨大的品牌效应背后,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欢坨西红柿的特色种植,吸引了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数万个家庭来基地采摘,他们在采摘果实的同时,还会选购包括西红柿在内的各种蔬菜种苗,作为家庭盆栽景观植物拿回家培育。各种以欢坨西红柿为主题的农旅活动,为这里的种植户带来了近千万元的收益。
今年,欢坨西红柿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已成了目前欢坨村人最期待的节日。“通过文化节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欢坨西红柿的品牌价值和市场认知度,不断拓展欢坨西红柿在全市的影响力,同时也不断开拓我们欢坨西红柿基地的采摘业务,拓展特色农耕文化、休闲文化等活动,不断向集种植、观光、休闲以及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发展。”东丽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乃军如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