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许多名人伟人到了晚年都会回顾自己的人生,然后写下一本本精彩绝伦的自传。在这许多精彩的自传中,我认为最为吸引人的是《我的前半生》。传主爱新觉罗.溥仪从帝王到傀儡再到囚犯最后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经历了清末的改朝换代,民国的风起云涌,抗战的傀儡政权直至全国解放。其人生起伏最为跌宕,一生参与机密最为丰富,也因此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让人读来既惊且叹。
溥仪三岁登基成为皇帝。对于皇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皇帝是人间至尊,拥有为所欲为的权利,似乎是所有人向往的所在,但这种向往却并不包括一个三岁的孩子。
溥仪在自传中写到他一生下来就被祖母抚养,祖母也非常疼爱溥仪,到了三岁,慈禧太后一道懿旨,溥仪就被带到了宫里,没了亲人又没了熟悉的环境,溥仪吓得哇哇大哭。
溥仪还在自传中写道,自己虽然母亲四五个,却没有感受过母爱是什么。在宫中,太后、太妃作为溥仪名义上的母亲对溥仪也只是问一问吃得可好,睡得可好。真正的来自精神层面上的关怀抚慰,溥仪通通没有。
看着溥仪笔下的帝王生活,只会觉得溥仪不过是一个“工具人”,看似是一国至尊,其实是个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可怜孩子。
当然,溥仪会这样写自己也自有原因,《我的前半生》写于抚顺改造所,多写一写自己身不由己引起别人的同情,对溥仪显然也是有利的。所以很多人会怀疑这种“形势所迫下的自我揭发”会不会避重就轻,会不会弄虚作假也是无可厚非的。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除了书写了自己的经历外,也写到了当时参与过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诸多人物。比如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康有为,最开始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后来却成了保皇派。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记录了康有为对他的游说承诺,并且溥仪还因此按照康有为的指点送礼、赏字等。
这些出现在书中的人物不同于历史课本中干瘪无味单一的形象,而是鲜活的、多面的、生动的。这也就让读者透过溥仪的眼睛,重新认识了这些人,认识了这些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对于历史事件,《我的前半生》中同样有着详尽的书写。而且书中颇是透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比如袁世凯复辟做皇帝前,还和清皇室商议,要和溥仪结亲。不过由于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皇帝,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之,《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在我看来,《我的前半生》可以被称之为奇书,毕竟中国自有皇帝起上下两千多年来,溥仪是唯一一个写自传的皇帝,书中的所有内容对于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人而已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正是因为这种不可及,这本书才尤为珍贵也尤为引人。而这本《我的前半生》也因此是我特别推荐的书籍,或许这是唯一穿透历史碰触真实的机会,切莫错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