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17: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清朝完了。”虽然说这样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结束,但是它也代表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看似是大清灭亡了,实则这些都是历史的规律,不止是当朝的统治者就连老百姓都已经看到这个清王朝早就“闭关锁国”。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众人都在讨论大清朝的灭亡究竟是谁占据了主要的一部分,有很多人说是慈禧太后导致的。

这个溥仪却保持着不一样的想法吗,甚至他还说出了另一人的名字,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末代皇帝溥仪

任谁也没有想到他作为醇贤亲王奕譞之孙、光绪的的侄子、摄政王载沣长子,终有一日竟然能空降去当皇帝。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突然废除了“大阿哥”这个名号,本身年龄就比较大的慈禧太后太后,因为光绪帝身边没有儿子。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所以说这个慈禧太后太后和光绪帝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好,而且这个时候的光绪帝的身体也是非常的不好。

后来在光绪帝因病去世之后,慈禧太后就私自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里边。这个时候的醇王府因为这件事情都乱成了一锅粥。

这个时候的溥仪因为年纪比较小,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要远离自己的亲人,所以说他当时都不愿意让这些太监们碰他。

最后还是他乳母王焦氏抱着他进宫了,之后的溥仪就兼祧光绪,就这样光绪帝开始了他在皇宫里边的生活。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溥仪进宫两天之后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接连去世,十月初九,年仅三岁的溥仪登基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清朝第十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就会持续下去,谁也没有料到计划没有变化快,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溥仪被迫退位。

虽然说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结束了,但是溥仪等一众人还是在皇宫里边生活,这个时候的民国政府甚至给清王朝一些优待的条件。

世间拥有野心勃勃的人大有人在,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最终大清皇帝的称号彻底被废除,而溥仪一众人也彻底搬出了皇宫。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的封建专制彻底的结束了,所以说大清灭亡的原因应该由溥仪来承担。

但是当时的溥仪年仅6岁,这个岁数正是一心贪玩的时候,所以说这个锅肯定不能让溥仪来背。怪罪于慈禧太后?

但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大清王朝的覆灭应该怪罪于慈禧太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光绪帝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宫在慈禧的身边长大,可以说是慈禧一手带大的光绪,为什么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这么紧绷?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按照正常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光绪帝从小就在慈禧的身边长大,两个人之间就算没有亲情,但是关系也不至于变成水火不容的样子。

光绪长大之后,慈禧太后虽然说表面上让光绪帝开始接手朝政的发展状况,但是实际掌权还是在慈禧太后手里边。

也就是光绪皇帝也是一个有名无权的选手,但光绪毕竟是朝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也非常希望国家可以在他的手里边慢慢壮大。

但是当他知道大清王国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岛国给打败之后,他的内心也是有着很大的触动。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再加上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进谏,慢慢的国内开始了变法,只不过刚开始的慈禧太后并没有干涉变法的进程。

可是慈禧太后却在变法的过程当中看到了朝中的一部分势力已经在向光绪靠拢,这个时候的慈禧就害怕光绪的羽翼变大导致自己没有了立足之处。

所以在慈禧太后的指挥下,不仅逮捕了康有为和梁思成,甚至还将光绪皇帝关到了瀛台。

慢慢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不好,甚至于在后期的时候两个人对对方也是非常的不屑。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毕竟这一开始的大权都是在慈禧的手里边握着,突然手里边没有任何的权势总会胡思乱想。

慈禧太后应该是有些霸道吧,所有的东西都要握到自己的手里边才是最好的,就好比溥仪父亲的婚事一样。

当时溥仪的父亲已经在溥仪祖母刘氏的安排下为他订了亲,但是慈禧太后却偏要将自己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指婚给载沣。

刘氏向慈禧太后说明载沣已经和其他人之间订了婚,但是慈禧太后不愿意,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氏只能推了这门亲事。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然后让载沣和荣禄的女儿苏完瓜尔佳·幼兰成亲,之后就生下来溥仪,只是没有想到溥仪最后也成了皇帝。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认为这大清朝的灭亡就是慈禧太后一手造成的,而且在众人看来,清朝灭亡和慈禧之间脱不了关系。

但是溥仪却和众人之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清朝的灭亡和一个人有着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庆,亲王奕劻。溥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原来当年在变法的时候,奕劻就帮助过慈禧太后,所以说奕劻和慈禧太后两个之间就达成了“小团体”。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慢慢的这个奕劻也就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在荣禄去世之后奕劻接手了财政处、练兵事务等,集大权于一身。

随着他手里边的权利越来越大,他本人也开始暴露出真实的想法,他和他的儿子们还在当时被称为“庆那公司”。

之后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是去贿赂奕劻,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家的门槛都要被人给踢破了。

甚至在他庆祝七十岁生日的时候,他本人所得到了现金就高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更是百万两白银,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人太气愤了。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甚至在奕劻晚年去世的时候让溥仪给他追加谥号的时候,溥仪都没有给他一个好的谥号,可以说溥仪对于这个人也是非常的愤恨。

后来溥仪的父亲知道溥仪并没有给这位庆王爷一个好听的谥号,所以就劝溥仪:“既然人都已经去世了,也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最后不知道怎么更改,所以就给庆,亲王追加谥号“密”,溥仪之所以对他这么恨主是因为在清王朝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边,他还不忘大捞一把。

所以说在溥仪的印象里边,奕劻的印象实在是算不上有多好,但是他这个人的确是非常的贪婪,毕竟当时给他受贿的东西他都接受了。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甚至在最后的时候奕劻在北京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但是他又不忍心放弃自己这么大的家业,后来还是在他人的帮助之下才离开了北京。

等他在天津小住一段时间之后回到北京的王府里边,看到眼前的景象实在是太凄惨,这和满门抄斩有什么关系。

王府里边早就没有了昔日的繁华,甚至也没有了曾经的人气,但是这些都是历史的规律,而且这些规律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不然这些怎么能叫历史呢?怎么会被后人所熟知,只不过这些都是必须要发生的,不能有任何的改变。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结语

虽然说溥仪从这些角度认为奕劻才是导致清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溥仪个人的想法,只不过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以及思考事情的角度不同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的关系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进程中,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和溥仪这么几位皇帝。那么慈禧与他们都是什么关系呢?慈禧是道光的儿媳妇,是咸丰的妃嫔,是同治的亲生母亲,是光绪的姨妈或者伯母,是
2022-12-17 11:11:00
光绪临终前,得知继任者是3岁的溥仪,留下2句话让人潸然泪下
...日子了,就强撑着病体下了道懿旨:“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要在宫里头教养,还得去上书房念书。”要说慈禧太后为啥不立长君呢,大概是她觉着自己还能活挺长时间呢。再一个,溥仪的生父载
2024-12-15 17:38:00
浅谈慈禧与清朝最后5位皇帝的复杂关系
在了解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还有溥仪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清朝皇帝的次序清朝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起到1912年灭亡,期间共经历了268年,一共12位皇帝,
2023-04-29 12:00:00
溥仪九岁时做了一件事,传遍了整个紫禁城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
2023-02-02 14:43:00
慈禧为什么选择三岁不到的溥仪
慈禧太后钦定溥仪继位的消息传到醇王府后,众人反应各不相同:有惊喜交加的,也有惊诧不安的,更多的是额手相庆,奔走相告。一时间,整个醇王府就像炸了锅一样,乱作一团。最有意思的是,载沣
2023-01-11 15:03:00
为何清末的三代皇帝都连续绝后
...何会绝后?慈禧太后在临死前,将皇位交给了年仅三岁的溥仪。但悲催的是,溥仪仅仅只当了三年皇帝,就因为辛亥革命而被迫退位。虽然退位了,但溥仪依然可以继续生活在皇宫之中,享受着国民
2023-10-16 15:55:00
慈禧让溥仪继承皇位,为何隆裕急着问他有几个“爹”
...当清朝皇帝,仿佛是早已计划好一般。事实上,慈禧选择溥仪继承光绪的皇位,不仅仅是早有预谋,就连溥仪这个人的出生,都是慈禧计划好的。自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彻底放弃了光绪,曾一度打算
2023-01-11 14:16:00
溥仪死后他的第五任妻子只得到了哪三样东西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他出生于1906年2月7日,字曜之,号浩然。溥仪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是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是摄政王载沣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嫡
2023-08-08 20:31:00
光绪皇帝中砒霜而死,究竟是谁毒死的他?嫌疑人很多
...英的“功劳”,德龄当然不会说李莲英的好话。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里说过,是袁世凯毒死了光绪皇帝。袁世凯是维新变法里的叛徒,是他找荣禄告密,荣禄又半夜进宫告知慈禧太后,才导致维新变
2023-04-23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