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流淌在心底的年味儿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09 00: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王祥奎

“腊月雪、满地落,嘎嘎冷、哈哈乐,杀年猪、办年货,春节到、耍社火……”这首民谣唱出了河湟谷地农村春节十足的年味儿。

雪恋腊月,老家的人都认为这话不是瞎说。雪说下就下,纷纷扬扬,柔软无声,浪漫多姿。记忆中,在这一场又一场的腊月雪中,家家户户开始忙年了。庭院里竖起一杆高高的灯笼杆,挂上一个大红灯笼,这红与白相衬的景致,既鲜明又好看地营造出欢乐的氛围,将浓浓的年味儿洒在村庄的空气里。

说起年味儿,就不得不使人想起往昔腊月里杀年猪喝年酒的味道。

腊八前后,庄稼人就开始杀年猪了。邻居和亲朋好友之间,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进东家串西家吃年猪肉,那飘香的猪肉、劲道十足的酒香味、豁达豪迈的划拳声,是腊月里流淌在心底最正宗、最幸福的年味儿。

出生土乡的我,每到腊月,发小们在电话中早早预约,邀请我吃猪肉、吃血肠。且别说那宰年猪的场面,别说那白水肉、血肠、面肠的正宗味道,单说那腊月喝年酒的味道,足以让人大醉一场。

在记忆中,早晨宰猪,下午待客。一伙人围坐在火炕上,炕桌上摆上刚出锅的白水肉、血肠、面肠,摆上酒碟,碟子里放上六个牛眼大的酒盅,三盅曰三星高照,四盅曰四季发财,六盅曰六六大顺。在吃肉之余,大家打通关划拳赌酒。因我老家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所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就是互助青稞酒或自家酿的酩馏酒。那互助大曲(简称互大)50多度,抿一小口咽下去,一丝热辣的感觉顺着胃和肠道一沉到底。过一会儿,粮食和酒糟的香气才散出来。

在土乡,过年不让客人喝得酩酊大醉,实属待客不周。每当客人来,酒必须是要喝的,酒必须是要敬的,大人敬了孩子敬,不是敬三杯就是敬六杯,年长的一定要敬八杯。酒量不好的客人,一番执着的敬酒后就被“恭敬醉了”。如遇到海量的主家,浅斟低唱是达不到“吃肉图肥,喝酒图醉”的目的的。“吃酒不如定盅子,把这指头蛋蛋大的盅子换掉!”“酒令大似军令,一拳一杯干掉,滴点罚三!”“喝酒单(青海方言读duan)喝酒,不说马文有(议论是非之意)”。挽袖口、捏拳头、拍大腿,一声“来”,足见应关者之豪放。

一腊月,一正月,喜庆、热闹。

每次春节回家,常常被发小邀(青海方言读作qiao)。每每走进发小家,大家就将我让到火炕中间,那一声声“四喜发财好着很,还要来个六六顺”“哥俩儿好啊,好到老啊”之类的搳拳声,那“奎,好好喝,今晚夕醉下了,就在这儿睡哈……”的质朴话语,主人家执酒的姿势、划拳托臂的庄重,年的味道愈发显得浓郁,还透着几分古雅。

那年味儿是我多年来寻觅的心底味道。

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酒虽然是自产的浊酒酩馏或互大,菜只有洋芋、大白菜或酸菜粉条,但喝酒唱酒曲就是图高兴、图热闹,大家都不会追究唱的对不对。每每与发小们喝酒,忆起玩“数麻雀”的情节来,常使我们忍俊不禁。“一个麻雀一个头,两个眼睛明啾啾,两个爪爪(青海方言读zhua)蹲墙头,一个尾(青海方言读yi)巴在外头……二十个爪爪蹲墙头,十个尾巴在后头。”父辈们识字不多,且很多人目不识丁,这道妙趣横生的算术游戏,由于要求在快唱中将麻雀的眼睛、爪子和尾巴的个数算出来,有的人往往因出错而被罚酒,惹得一片笑声。

宰年猪,瞧亲戚,吃猪肉,喝年酒,唱酒曲,河湟谷地的村庄一片欢腾。虽然气候骤寒,四野光秃,但丝毫减弱不了人们的热情。年的味道也被味蕾一点点尘封在心底深处,成为我内心最温暖的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毕节七星关:村里的年味,从杀年猪开始
...肉香。宰杀年猪不仅是一种家乡味道,而且承载了浓浓的年味儿。乡亲们聚拢在一起,相互帮助,既是对辛劳一年的犒赏,也是左邻右舍分享收获、共话家常的幸福时刻。从这时候开始,村里的热闹
2025-01-10 05:22:00
最是乡村年味浓
...定西日报任爱军儿时,最期盼过年。每当进入农历腊月,年味儿便逐渐浓厚,古老的村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久违的爆竹声噼啪响起,村民们爽朗的谈笑声回想在耳边。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做准
2024-02-04 08:02:00
凤冈:吃刨汤肉 年味渐浓
...大习俗。吃刨汤肉不仅是一种家乡味道,还承载了浓浓的年味儿。遵义市德鸿春茶业有限公司每年都会以洗年猪为契机,邀请当地村民和亲朋好友前来品尝美食,将他们聚在一起,话家常,谈发展。
2025-01-08 16:25:00
腊味飘香处 年味渐浓时
...打糯米粑粑,是故乡备年货的重点。跨入腊月后,乡村的年味就浓了,农家院落里,人们开始杀年猪,除留下眼下要吃的外,全部腌制成腊肉。腊肉作为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
2024-01-30 08:41:00
...讯员 罗 洪随着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绥江广大乡村的年味儿也一天天浓郁了起来,村民们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热热闹闹地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杀年猪是绥江
2023-01-07 00:03:00
过年啦⑨丨孔文静:最念孩童年味儿浓
最念孩童年味儿浓文/孔文静期盼着,期盼着,终于又要过年啦!时光真冷漠,不管孩童多么天真、热烈地,祈求时光呀,要永远把年给留下,留下的,却总是还有多久过年的期盼。终于呀,终于呀,又
2024-02-09 07:02:00
“舌尖上的年味”充盈满满幸福感,各地欢欢喜喜迎新年
...不亦乐乎,村民们将新鲜的食材变成美味的佳肴,浓浓的年味儿洋溢着整个院子。番瓮村一直有着“杀年猪、吃刨汤”的习俗,年终岁尾时,家家户户将年猪宰杀制成美味佳肴的盛宴招呼亲朋好友,
2024-01-31 15:36:00
远去的“杀猪菜”
...那个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了起来。我们这辈人,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其实并不是过年的仪式感少了,而是我们的期待没那么强烈了。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被粗粮和蔬菜糊弄了一整年的味
2023-01-31 13:27:00
抬年鱼品鱼宴!十堰这里的年货节年味十足
...讯(丹江口融媒记者 巫铭铭 高重阳 曹晓露)年关将至,年味儿渐浓。在丹江口市石鼓镇举办的年货节上,当地通过抬年猪、年鱼的方式,来寄托村民对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美好期许。不少游
2025-01-20 20:0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
从\
"前段时间,去了好久没去的美容院。对方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变好看了,我回答说可能是因为爱情吧。"7月19日,在米连科技旗下伊对平台相识相恋的余姚和世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25-11-21 11:48:00
从伊对相识到现实相守,米连科技让异地爱情修成正果
“从吉林长春到山东滨州,整整1300公里。”当47岁的南星决定踏上这段跨越半个中国的旅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在这个连年轻人都对异地恋望而却步的时代
2025-11-21 14:20:00
徐州贾汪:家风传承四十载 暖了小家感动乡邻
在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后寺庄村,1963年出生的蔡可兰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百善孝为先”的动人篇章。作为妻子、母亲、儿媳与嫂子
2025-11-21 15:36:00
东湖评论:对抗焦虑的底气,藏在平凡瞬间里
如今“卷”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上学时要卷成绩,上班后要卷业绩。当“卷”成为生活默认的节奏,人们无形中将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
2025-11-21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