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4 19:08: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此以后,凡涉及胡惟庸和蓝玉案的人全部赦免,再不追究!”1393年九月,朱元璋在诏令中如此说道。

可是,从当年二月截止到九月,因为蓝玉一案被牵连诛杀的人数已经多达一万五千人,其中既有朝廷官员,也包括他们的家人,父母孩童、男女老幼,无一幸免!

至此,当初跟随朱元璋的功臣宿将已被诛杀殆尽,为了安稳人心,朱元璋于是在诏令中如此说道。

除了大肆屠杀之外,朱元璋处罚蓝玉的手段也极其残酷:将其皮剥下之后,他还“大发慈悲”地将此物送到蓝玉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儿媳蜀王妃处让其留念,结果,王妃一见之下立刻昏厥了过去。

蓝玉是明初名将常遇春的妻弟,他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屡立战功,他究竟怎么惹恼了朱元璋,最后落了个这样的下场呢?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蓝玉身上真是一点儿都没错。

一、明初大将

刚开始,蓝玉只是常遇春帐下的一名部将,他作战英勇,所向披靡,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所以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自己这位小舅子。

因为有姐夫美言,又屡立战功,所以蓝玉被提拔为大都督府佥事。

这是1570年左右,当初跟随朱元璋的名将,如徐达、冯胜、汤和、傅友德等人都还健在,蓝玉并不太起眼,他经常做的就是跟随这些将军出征:

1371年,朱元璋决定西征巴蜀,蓝玉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出征,他奉命夜袭绵州,连夜攻击之下将其攻克。

1372年,蓝玉跟随徐达率军北征,出雁门关后在乱山大败元军,又在土剌河击败扩廓。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1374年,蓝玉独自带兵向北攻克兴和,俘虏了元国公贴里密赤及其部将共59人。

1378年,蓝玉和征西将军沐英一起征讨西番,一直进攻到洮州,擒获了西番酋长等,斩获数千人。

征讨西番回来后,蓝玉被封为永昌侯,食禄2500石,朱元璋还赐给他世袭爵位的凭证,以作为他屡立战功的嘉奖。

从此之后,蓝玉的爵禄不断得到提升。1381年,朱元璋册封蓝玉的女儿为蜀王妃。蜀王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他是朱元璋的儿子中最喜欢读书的一位,因为镇守有方,他的属地两百年没有战争。

和朱元璋成为亲家后,蓝玉的地位看起来更加稳固,尤其是随着徐达等老将军的去世,朱元璋对待蓝玉更加亲厚,可是蓝玉最终还是因性格而受害不浅。

二、误会

1387年,蓝玉被任命为征虏左副将军,跟随大将军冯胜前往金山征讨纳哈出。朱元璋同时还派出纳哈出部下的降将乃刺吾,让他前去招降纳哈出。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看到明朝大兵压境,又有昔日部将前来劝降,纳哈出担心自己寡不敌众,于是很快就向明军请求投降,冯胜派出去受降的正是蓝玉。

蓝玉和纳哈出刚开始相处得还挺融洽:为了表示对纳哈出的欢迎,蓝玉特意安排下酒宴接待,双方将士推杯换盏,气氛很是热烈。

正是在这气氛十分欢乐的时候,纳哈出乘着酒兴上前向蓝玉敬酒。

蓝玉看到纳哈出衣着单薄,于是好意地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纳哈出穿上,同时说道:“你先穿上这件衣服然后我们再喝酒!”

蓝玉虽然是出于好心,但是他忘了纳哈出的身份:纳哈出是蒙古人,他的服装显然和蓝玉的风格不同,再加上此次他是前来投降,如果他换上蓝玉的服装,代表的含意就绝不仅仅是用衣服保暖,而是有更多的意味。

大概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纳哈出直接拒绝了蓝玉的好意,坚决不肯穿蓝玉的衣服。

纳哈出不穿蓝玉的衣服,蓝玉就坚决不喝纳哈出的敬酒,这两个人当场就僵持了起来。

纳哈出前来投降,心情本来就复杂,现在处于这样的僵局,不由更加气恼,他气得直接把酒倒在地上,然后对着部下大声呼喊,看那样子是想赶紧离开。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当时蓝玉的外甥常茂也在场,常茂看到舅舅和人僵持起来,又看纳哈出的样子是要逃跑,于是不由分说,上前对着纳哈出就是一刀,直接把纳哈出给砍伤了。

都督耿忠一看情形不好,连忙搀扶着纳哈出去见冯胜,现场的混乱这才算暂时中止。

虽然只是酒筵上的一场闹剧,但是结局却非常不妙:常茂因为砍伤纳哈出而被降罪,直接戴上枷锁押解回京,最后被贬去龙州,几年之后就死在那里。

常茂是冯胜的女婿,所以他知道不少冯胜见不得人的事,现在他既被降罪,于是就趁机揭发老丈人的不法之事。朱元璋大怒,一气之下没收了冯胜的大将军印,让蓝玉代行总兵一事,不久又拜蓝玉为大将军。

由蓝玉引发的一场纠纷,却以他人受处罚而结束,但是以蓝玉的性格,这显然并不会让他增长教训。

三、大捷之后

北元在明朝边境为患数年,1388年,朱元璋派蓝玉率领15万大军前去征讨。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蓝玉率领大军深入沙漠,期间历尽艰险,最终大败元军,元主只带领数十个人仓皇逃走,其他人如元主的次子、妃嫔、公主、大小官员等三千余人都被蓝玉俘虏,另外还有七万多当地民众,以及金银、宝玺、牛羊等,尽皆成为蓝玉的战利品。

听到蓝玉大捷的战报后,朱元璋大喜过望,当即降下旨意褒奖蓝玉,将他比作卫青、李靖这样的历史名将,准备等他班师回朝后大加封赏。

可是,蓝玉在回京的路上得意忘形,经过喜峰关的时候,他派人前去叩门请求入关,因为当时正值夜晚,守关的官员害怕误放敌人入关,所以没敢开门,想等天亮再开关放行。

没想到蓝玉气焰正盛,他听到官员的答复之后怒从心头起,根本没有耐心等到天亮按规矩入关,于是他大手一挥,下令让军士们直接毁城入关。

刚刚从战场上得胜归来的将士们杀心未退,听到命令之后呐喊着一拥而上,直接将喜峰关的大门、城墙等阻碍物一一拆毁。

关门大开,蓝玉带领大军大摇大摆地冲关而入。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不高兴。恰恰这个时候,又有人告诉朱元璋,蓝玉大败元军之后曾经强占元主的妃子,元妃因为不甘受辱而自sha。

听到蓝玉这一路的所作所为之后,朱元璋气愤地将蓝玉斥责一通。

朱元璋本来计划封蓝玉为“梁国公”,可是因为他犯了这些错误,朱元璋将蓝玉改封为“凉国公”,同时还把他所犯的这些错误镌刻在赐赠的丹券之上,希望他能改正以往过失。

朱元璋本是一番苦心,可是蓝玉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儿,在此后的庆功宴上仍然言语傲慢,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朱元璋绝对不是一个能够长期容忍别人的人。

四、狂妄得很明显

太子朱标去世后,他的儿子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为了辅佐朱允炆,朱元璋加封蓝玉为太子太傅,封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为太子太师,蓝玉的位次居于冯胜和傅友德之后。对此,蓝玉很不满意,他直接口出狂言:“难道我就不配当太师吗?”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冯胜和傅友德都是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老将,蓝玉曾经多次跟随他们出征,论资历和军功,蓝玉和他们相比确实略有逊色。朱元璋显然深谙这一点,但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蓝玉却把给人家当前锋和副将的历史忘了个干干净净。

朱元璋即位后,他的很多老部下都学会了在他面前察言观色,然后再考虑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可是后起之秀蓝玉显然还没学会这一点,他的狂妄难免让朱元璋铭记在心。

自此之后,无论蓝玉有什么奏请,朱元璋都不会采纳,蓝玉更是闷闷不乐。

五、假如朱标健在

事实上,让朱元璋介怀的不仅是蓝玉的狂妄,他更不放心蓝玉手中的兵权。

假如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仍然健在,朱元璋就不会有这些担忧,因为朱标的妻子常氏是蓝玉的外甥女,蓝玉因此和朱标格外亲近,始终十分拥护朱标,同时格外留意其他皇子的动静,生怕他们抢走外甥女婿的皇位。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可是朱标英年早逝,太子妃常氏所生的嫡长子也早年夭折,朱标的侧妃吕氏所生的朱允炆因此成为朱元璋心中的即位人选。

看着年轻又仁厚的朱允炆,朱元璋在心里肯定无数次为他谋划过未来,应该为他选择什么样的老师,应该指定谁为他辅政,等等。朱元璋真想再像当初教导太子朱标一样将朱允炆教导成才,让他成为新一任强大而有为的君主。

可是留给朱元璋的时间实在不多了,不够他再培养出一个足够优秀强大的继承人。为了减少朱允炆将来的忧患,朱元璋能做的只有帮他除掉可能有威胁的人。

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的杀戮究竟有多少?单从那些数字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未来有多少担忧与恐惧!

他必须亲手为子孙打造稳定的未来。

在朱元璋诸多顾虑下,手握兵权而又十分狂妄的蓝玉显然在诛除之列。

结局

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于是劳苦功高的蓝玉被逮捕讯问。结果,很快所有的证据就都齐备,朱元璋下令族诛之。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被牵连的人家不在少数,根据《明史》记载:“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特地降下手诏布告天下,将蓝玉列入《逆臣录》。

曾经让蓝玉心意难平的傅友德和冯胜结局也不美妙:1394年,傅友德被赐死;1395年,冯胜被赐死。

在朱元璋眼里,这些曾经跟随自己四处征战的将领根本不存在什么冤不冤枉的问题,只是应该不应该继续存在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屠刀下,悍将蓝玉为何不反抗?是真的没有那个能力?
... 随着朱标的猝然离世,蓝玉失去了自己最坚实的后台。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决定清除一切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因素。蓝玉的权力与日俱增,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成为了明太祖眼中的心
2024-10-19 14:32:00
朱元璋与蓝玉:皇帝的冷酷与将领的悲剧命运
...藏,兔死狗烹”现象。在这方面,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建立王朝的过程中,不仅多次处死了曾经与他共同并肩作战的兄弟,还将许多重要的功臣送上了绞刑架。
2023-09-10 01:57:00
开国功臣沐英由于远离权斗核心,幸运躲过朱元璋的屠刀
...,年幼失父,随母外出躲避兵灾,母又死,8岁的沐英被朱元璋(本名重八)收养为义子,改姓朱,在朱元璋、马月英(马大脚)夫妇身边生活。成人后的朱英(沐英)投身军营,随义父朱元璋冲锋
2023-01-15 19:36:00
揭秘免死金牌:权力游戏与生死之约
...命法宝。反而成了开国英雄们的“生命提醒”。以刘邦和朱元璋为例,刘邦虽然给予韩信特权,但最终还是被吕雉打败了。朱元璋更是严酷,明朝开国功臣仅存寥寥无几。免死勋章真的能拯救生命吗
2024-04-23 06:51:00
蓝玉为何对朱元璋不满
在明朝的历史上,朱元璋被誉为开国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坚强的政权,统一了中华大地。然而,在他的长达三十多年的执政期间,也有许多人不满他的统治,其中蓝玉就是其中之一。蓝玉原名蓝绰,他是
2023-05-26 14:32:00
聊聊明朝最悲哀的三位名将
...年蓝玉率领十五大军,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军队。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说蓝玉能够和卫青、李靖相比。由于蓝玉是草莽出身,凭借自己立下的功劳经常居功自傲,因此做下了不少荒唐
2023-02-24 15:54:00
朱元璋南北榜案背后的权力斗争与影响
...案、郭桓案与蓝玉案这“洪武四大案”。通过这些大案,朱元璋几乎把明朝的开国勋贵集团一网打尽,大量功臣被诛杀,大明王朝的皇权看起来无比稳固。可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洪武末年,爆发了另
2023-10-03 15:08:00
朱标有多恐怖?朱标若在,朱棣岂敢妄动?大明历史或将全然不同
...坠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遗憾。他的死亡不仅令他的父亲朱元璋痛心疾首,更在后世学者心中掀起了无尽的思索与惋惜。朱元璋的夙愿是能有一子继承他的基业,朱标的出生仿佛就是为了完成这个愿
2024-12-15 17:12:00
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巩固皇权的血腥手段与明朝政治的阴暗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经问过刘伯温,胡惟庸能不能担任丞相,得到的回复是“最糟糕的人选”。不过,胡惟庸善于奉承讨好,很得朱元璋的欢心,还是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2024-01-06 18: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