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巩固皇权的血腥手段与明朝政治的阴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6 18:1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经问过刘伯温,胡惟庸能不能担任丞相,得到的回复是“最糟糕的人选”。不过,胡惟庸善于奉承讨好,很得朱元璋的欢心,还是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胡惟庸也变得日益跋扈,甚至偷偷翻看官员给皇帝的奏折,发现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就隐瞒不报。

与此同时,胡惟庸大肆笼络文武群臣,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甚至打算联合蒙古兵发动叛乱。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月(1380年),胡惟庸奏称自己家里有“甘泉喷涌”奇景,邀请皇帝去观看。朱元璋走到半路,突然被一个小太监拦住,无论侍卫如何殴打,他只是用手指着一个方向。

朱元璋感到奇怪,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是胡惟庸的宅院。朱元璋立即下令返回,登上高处的城楼一看,发现胡惟庸的家里刀剑林立,显然准备弑君篡位。这时,胡惟庸的同党涂节竟然主动检举揭发,于是,朱元璋下令逮捕胡惟庸,并将其满门抄斩。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云奇告变”故事,不过,一个小小的太监如何得知胡惟庸反叛的事情?在事后定罪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提到胡惟庸反叛的事情。

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巩固皇权的血腥手段与明朝政治的阴暗

最关键的是,如果站在城楼上就能看到胡惟庸在家里准备叛乱,那么不用等朱元璋发现,锦衣卫就给皇帝打报告了。虽然这个故事在正史中有记载,但是真实性存在疑问,我们姑且不论。朱元璋给胡惟庸定的罪名是“擅权植党”,后来又变成“通倭通虏”,依靠这个罪名,朱元璋在几年之内杀掉了“胡党”及其家属3万人。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胡惟庸权势再大,他的党羽也不可能达到3万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不过是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的一个幌子,就连负责教授皇子读书的大文豪宋濂,也因为儿孙是“胡党”受到牵连,如果不是马皇后拼死求情,这位老先生恐怕就要被砍头了。不过,宋濂全家还是被贬出京城,他在流放的路上患病而亡。

胡惟庸死后10年,正当人们以为这件事告一段落的时候,朱元璋突然翻出旧案,将胡惟庸的罪名升级为“谋反”,这一次连开国功臣李善长都未能幸免。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被家奴卢仲谦告发,罪名是和胡惟庸沆瀣一气,串通谋反。随后,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以“交通谋反”罪逮捕李善长,最终李家70余人全部被杀。

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巩固皇权的血腥手段与明朝政治的阴暗

1年后,学士解缙上书为李善长喊冤,杀人如麻的朱元璋竟然一言不发,等于默认这是一桩冤案。由此可见,李善长为朱元璋效力多年,在旁人看来,他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是在朱元璋心里,李善长是最大的威胁,所谓的谋反只不过是他除去威胁的借口。3年后,朱元璋又制造了一桩惊天大案,这次的主角是明朝开国猛将蓝玉。

蓝玉的老婆是常遇春的弟弟,他也是朱元璋的一员爱将,在明朝初年的统一战争中屡建功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击溃蒙古大军,受封凉国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蓝玉再次出征蒙古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师(名誉官职)。蓝玉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自己应该被加封为正牌太师,而不是一个虚衔,这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为蓝玉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当然,蓝玉为人骄横跋扈,随着战功越来越多,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养了几百个义子,这些人倚仗“干爹”的势力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每到一地必成祸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献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立即下令逮捕蓝玉。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下,蓝玉屈打成招,口供是“趁皇帝外出耕田时举事”。不过,所谓的证人都是一些乡间民夫、渔夫甚至工匠,如果蓝玉真的打算谋反,这些普通百姓从哪得知的消息?

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巩固皇权的血腥手段与明朝政治的阴暗

不过,朱元璋看到“口供”后,立即将蓝玉全家诛杀,并且追究了一大批“蓝党”,前后竟有1.5万人遭到屠杀,其中包括冯胜、傅友德等开国名将。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念在蓝玉和自己是儿女亲家,网开一面免去凌迟处死的酷刑,而是在他死后,命人将蓝大将军的整张人皮剥下来,并且派人送给他的女儿作纪念,算是留了一个全尸。

经过胡蓝案之后,明朝初年的功臣被屠戮殆尽,朝廷更是笼罩在一层恐怖的气氛下,大臣们每天上朝的时候,都会和先家人告别,生怕晚上就回不来了。但也正因如此,朱元璋成功强化了皇权,巩固了大明江山,确保朱家人能够稳坐龙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蓝玉案背后的血与泪:朱元璋巩固皇权的残酷真相
贫民登上皇位的"流氓天子"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去的封建社会"最励志"的人,在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却开始疑心自己的功臣们谋反颠覆自己的王朝。自从四十一岁做上皇帝,三十年
2024-03-28 14:01:00
朱元璋与蓝玉:皇帝的冷酷与将领的悲剧命运
...藏,兔死狗烹”现象。在这方面,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建立王朝的过程中,不仅多次处死了曾经与他共同并肩作战的兄弟,还将许多重要的功臣送上了绞刑架。
2023-09-10 01:57:00
明朝时期的洪武四大案到底是什么样的
洪武四大案,真是朱元璋卸磨杀驴吗?前言“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帝王的江山,绵延不绝,是世世代代百姓的守护。现在云端上的帝王俯瞰众生,众生于山脚下仰望云端。遥不可及的距离,
2024-06-23 21:51:00
蓝玉为何被朱元璋处死?他的目中无人和不尊皇权为自己掘了坟墓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朱元璋带着一群穷兄弟创建的,而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便对自己的穷哥们痛下杀手,而其中蓝玉的死确实是他自己作出来的,那么作为明朝开国元勋的蓝玉,都干了那些什么荒唐事呢
2023-02-23 21:51:00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一定要处死蓝玉
...人不寒而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人说朱元璋玩“腹黑”,他为了替太子朱标扫清障碍,故意打压那些开国悍将。从史料分析可以看出,承平年代,朱元璋虽然有这方面的考虑,但
2023-06-18 21:45:00
朱元璋不杀李善长、蓝玉、胡惟庸等功臣,明朝会改朝换代吗?
如果朱元璋对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没有诛杀,朱允炆顺利继位的话,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设置的制度已经把这些可能性给降低到最低。另外,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
2023-05-16 11:11:00
蓝玉为何从明朝的大将军,沦为了阶下囚
...此巨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姐夫的赏识蓝玉的出生和朱元璋非常类似。作为当时丹口镇上一个小山村的苗族村民。因为元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元朝末年出现了大量了起义军。受
2024-05-16 19:26:00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明朝开国将领蓝玉
...,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蓝玉被剥皮填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
2023-01-01 17:04:00
明朝大将蓝玉为何敢霸占蒙古王妃,是居功自傲,还是有恃无恐?
说起蓝玉,可能会感觉到陌生。但他与朱元璋关系密切,是明朝的开国将领。当时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率领大军攻打元军。探子来报,发现元军主力。蓝玉立即带着人马前往追击。此次战争,元军
2023-08-29 18: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