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挥玉斧”背后的真相:赵匡胤与云南的千年羁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22:20:00 来源:戏说三国

云南,中国版图中的重要一部分,自古以来一直是一片风景秀丽、宜人的美地。早在秦朝时期,中央政府就开始对云南进行统治,修建了“五尺道”,设立了官员进行管理。然而,这种形式的统治相当松散,朝廷的政令基本传达不到这里,政权完全掌握在土著人手中。到了西汉时期,中原政权开辟了西南夷地区,设立了益州郡,大大加强了对云南地区的控制。然而,到了三国时期,中原军阀割据,即便是诸葛亮也只是勉力以夷制夷。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以后,中原王朝直接失去了对云南的实质统治,云南成为了大理国和宋朝的藩属关系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从秦代的羁縻统治,到汉代的设郡,中原王朝对云南地区的统治是逐步加深的。然而,宋代与大理国建立藩属关系,直接导致了云南自主发展,前人的努力似乎荒废一空。

宋挥玉斧”背后的真相:赵匡胤与云南的千年羁绊

有关“宋挥玉斧”的典故,让宋代和太祖赵匡胤背上了骂名,成为放弃云南的罪人。这个说法起源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了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在之后的统一战争中,宋朝出兵入川,灭掉了后蜀政权,统一了四川全境。这时,宋朝和位于云南的大理国接壤,只隔着大渡河。然而,宋朝却对云南地区表现得十分冷漠,既没有出兵攻占大理,也没有立即同意与大理建立藩属关系,只是允许大理入朝上贡。即便大理不满足于边境贸易,多次向宋朝请求加封,几十年过去了,双方才正式建立起藩属关系。此后,宋朝很少干涉大理的内政,直到金国南下入侵,宋朝才有官员建议在大渡河以外设立城池,方便和大理开展互市。然而,这个建议最终未被采纳,理由是当初双方约定边境时,太祖赵匡胤曾以玉斧指着地图上的大渡河说:“此外非吾所有也。”正是这番话,奠定了宋朝百年来对大理的外交基调,也让云南与中原王朝的距离逐渐拉大。如果不是元朝和明朝出兵云南,将其纳入版图,中国很有可能失去这块宝地。因此,赵匡胤因“短视”和“弃地”而背负了千古的骂名,再加上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政权时表现出的软弱形象,这一切都招致了更多的批评。

宋挥玉斧”背后的真相:赵匡胤与云南的千年羁绊

然而,“宋挥玉斧”是否确有其事呢?实际上并不一定。这个说法在北宋时期从未出现过,《宋史》中也没有相关记载。将大渡河作为中原王朝和云南的边界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大理国……艺祖皇帝鉴于唐之祸。乃弃越巂诸郡。以大渡河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为御戒上策。”然而,里面并没有关于宋挥玉斧的记载。直到后来的《南诏野史》等书才首次提出“宋挥玉斧”,但这些并非官方正史,其中的记载真实性存疑。因此,赵匡胤“宋挥玉斧”的说法很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它的出现是因为宋代对大理的政策。不过,宋代“弃地”的确有其事实,朝廷将大理视为“国外”也非虚假。从这一点上看,似乎也能归罪于赵匡胤的开国之策。然而,赵匡胤并没有出兵大理,将云南纳入版图,也有着他的苦衷。

宋挥玉斧”背后的真相:赵匡胤与云南的千年羁绊

早在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政权南诏就与中央王朝战争不断。南诏是一个小国,处于吐蕃和唐朝两个强国的中间,但它左右逢源,不断发展壮大,竟有了甲兵数十万的军力。唐朝曾多次对南诏发动战争,然而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损失十余万精锐士卒,不仅没能灭亡南诏,反而还加速了唐朝自身的灭亡。以当时的唐朝国力,甚至不能够灭亡南诏,更何况是刚刚建立的宋朝呢?当时的宋朝面临着北方的强敌,北有北汉和契丹联合,南有南汉、南唐、吴越等政权的威胁。因此,赵匡胤奉行“先南后北”的统一步伐,实际上更加“重北轻南”,将北汉和契丹视为强敌,希望通过灭亡南唐等政权,然后迅速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面对契丹尚且如此棘手,再分兵对抗不算弱小的大理,实在是力不从心。更关键的是,南唐、吴越等地容易攻占,收复后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而当时的云南位于西南边陲,瘴气丛生,是中原人心中的禁忌之地。即便攻占云南,也难以维持长期的统治。因此,在宋朝初期,保持与大理的良好外交关系,稳定西南局势,用有限的兵力防范北方的强敌,是一种明智的决策。等到宋朝将来收复北方燕云,统一全国之后,再出兵大理也不迟。因此,宋代朝廷选择以大渡河为界,暂时放弃云南地区。

宋挥玉斧”背后的真相:赵匡胤与云南的千年羁绊

然而,宋朝最终没有等到收复云南的机会。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先后被辽国、金国、蒙古国攻打,再无余力顾及西南的云南地区。赵匡胤也因为“宋挥玉斧”的典故,成了弃地的短视君王,背负了千古的骂名。而云南,也因此渐行渐远,与中原王朝的联系逐渐疏远。或许,如果历史的轨迹稍有不同,如果宋朝能够保持对云南地区的关注,中国版图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历史的选择是不可逆转的,云南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廷让为统帅,分别从陕西、湖北入川。出发前,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乾德殿为入川将校饯行,席间取出“川陕”、“川峡”地图,面授攻取方略。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玉斧挥图,照着地图上的大渡河
2022-12-20 16:55
赵匡胤死亡真相揭秘:历史疑案“烛光斧影”的深度剖析
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赵匡胤年方五十,正当年富力强的年龄,就在国家需要他大展宏图时,赵匡胤却病倒了,十月二十晚上,卧床不久的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匡胤有子嗣
2024-02-25 17:08:00
...段思平所建立,曾与北宋、辽、西夏等政权并立。宋太祖赵匡胤在位之时,曾经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北宋建国之初,最强大的敌人莫过于北方的契丹,北汉也倚仗契丹的势力
2024-06-04 06:22:00
...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北宋建立初期,赵匡胤就用玉斧指着地图上的大渡河说“此外非吾所有也”,将大渡河固定了两国边界,不准子孙出兵讨伐,这就是“宋挥玉斧“的典故。试
2024-04-29 20:47:00
赵匡胤一生征战沙场,横扫天下各个割据政权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在稳定内部后,就开始对外用兵,他的梦想就是统一天下。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武平、后蜀、
2023-08-30 06:27:00
聊聊影响宋朝国命的悬案烛影斧声
...历史悬案。在距今一千年以前的五代十国末期,一代枭雄赵匡胤,自陈桥兵变起,在后周部将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即宋太祖。兵不血刃篡夺了后周的政权。此后,逐一灭掉了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
2023-06-19 11:37:00
赵匡胤猝然而逝,赵光义嫌疑很大,可能与花蕊夫人有关
...懂军事,更不会带兵打仗。万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匆忙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可是他没有想到,赵匡胤率兵出了都城之后没多远,便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范质等人这时候才看清赵匡胤的真面目
2023-01-06 16:10:00
赵光义为何说赵匡胤不是我杀的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晋王任开封府尹。在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的夜晚,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赵光义入宫。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他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然
2024-05-21 17:12:00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死?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目前已经成了千古谜案。之所以说他是谜案,核心就在于宋太宗是不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正史《宋史》,以及《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都没有这么说。说这个话的是司马光。司马
2023-08-17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