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哈工大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重庆造”产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8 05: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结合产业需求在应用场景中搞研发

哈工大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重庆造”产品

新重庆-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申晓佳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的产业上。怎样走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道路,让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一线?

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落户3年来,重点围绕汽车与新能源、智能化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和应急环保五大领域汇聚了15支科研团队,将一批又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成功转变为“重庆造”技术和产品。

近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打探从创新成果到产业应用的转变过程。

把来流变成动力系统散热的“风扇”

氢动力无人机“青鸥”最长续航时间达9小时

在研究院2楼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研究院研发的青鸥30B氢动力复合翼无人机。它有流线型的纤细机身,平直的双翼,显得很轻盈。

不过,这台外表轻盈的无人机,却具备强大的实力:最长续航9小时,最大载荷7千克。经持续飞行测试,其续航时间可达到同等级锂电池无人机的3—4倍。在输电线路、石油管道巡检等场景中具有很大优势。

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的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重量更轻,更适合用于无人机。但开发用于长续航无人机的航空氢动力系统,有两个难点:其一,要在不增加电池重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电量利用率;其二,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有悬停、投放物资等动作,动力系统的功率会发生波动,极易造成能量浪费。

换言之,如果不攻克这两个难点,氢动力无人机产业化的路就走不通。怎么办?研发团队选择到应用场景中去寻找。

无人机翱翔蓝天,机头会遇到迎面而来的气流,术语称之为“来流”。来流也会给飞行造成阻力,消耗氢电池的能量。

第一个难点的破题思路就源于来流——从飞行的角度来看,来流是阻力;但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来流还可以是用于散热的“风扇”!

经过精细计算后,研发团队在青鸥30B的机头迎风位置开了一个椭圆形的气窗,让来流进入机头内部,通过管道,对安装在机头中的氢动力系统进行冷却。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进气/散热一体化航空氢动力系统结构,使得动力系统的功率重量比大幅提高。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为无人机提供了更长的续航能力。

第二个难点的解法,则是在青鸥30B上采用混动系统。即主电池采用氢燃料电池,同时配备一块较小的锂电池,作为电量“蓄水池”。在电量充裕时,锂电池可以储备能量;在电量不足时,锂电池则反过来为氢燃料电池补能。

这对电池“搭档”结合研发团队的能量管理技术,让青鸥30B“身轻如燕”又行动敏捷:虽然它是一架翼展超过4.2米的大块头无人机,但能量管理模块仅有一本书那么大。起飞时,它的系统能量输出功率从0%提升到100%,仅需1秒。

目前,青鸥30B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以“大力出奇迹”克服枝晶难题

宽温区高安全凝胶固态电池不惧穿刺、弯折和剪切

如果说青鸥30B抓住了低空经济的风口,那么,研究院的另一款研发成果则是紧紧对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宽温区高安全凝胶固态电池。

其中,“宽温区”指的是电池可以在零下40℃至80℃的环境中工作,并通过了黑龙江漠河的实地极寒测试;“高安全”则是指电池在被穿刺、弯折、剪切时,本体不起火、不冒烟、不发生热失控。

并且,这款电池还具有大倍率充放电能力,峰值放电倍率可达5C。电池可应用于大型动力系统的高功率发电,也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快充,经测试,它仅需5分钟就能为主流品牌新能源汽车续航上百公里路程。

这样一款“全能型”电池,背后还是原创性科技创新。一方面,电池采用无溶剂法制备固态电极技术和原位一体化制备电芯技术,可兼容现有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大幅减少制造成本;同时采用凝胶化技术,能够有效防止电解液泄漏。

不过,研发团队当初同样遇到了技术难题:传统锂电池的负极大多使用石墨材料,而宽温区高安全凝胶固态电池负极使用金属锂材料,能量密度是石墨理论能量密度的10倍。

可是金属锂有一个缺点:太“好动”。在电池供电的过程中,锂离子会在电池正负极之间来回“乱跑”并彼此“抱团”,凝固成树枝状的结晶,术语称为“枝晶”。而枝晶会刺破电池的电解质隔膜,造成电池短路。

对此,研发团队做了大量试验,最终将破题关键锁定在电池隔膜材料上。他们研发了高强度机械性能的电解质隔膜,用“大力出奇迹”的方式,压制电池内部枝晶的生长,使其无法刺破隔膜。

“通俗地说,电解质膜更‘耐造’,电池也更‘皮实’。”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第三方检测,这款电池已具备了可以应用的实力。目前,电池处于小试线试制及验证、中试线建设阶段,电池模组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电池已完成两批次交付。

研发紧扣实际需求

将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到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发展上

“从2020年落户以来,我们就秉承科教产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要落地,核心还是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柯瑞表示,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致力于服务产业化,特别是把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进行产业转化。

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有职工300多人,其中核心团队4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5名、国家级人才15人,教授级专家30人,具有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103人。研究院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也将于今年9月入学。并且,依托研究院成立的明月湖·紫丁香科创园已经孵化科技型企业约100家,年产值过亿元。

柯瑞介绍,下一步,在继续做好科创成果转化的同时,作为重庆培育软件人才“超级工厂”的成员之一,研究院还将深入了解长安望江工业集团等成员单位软件人才需求,建立“核心素养+能力本位+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跨学科工作的精技术、懂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现场发布两份清单各涉及100项成果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超20亿元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5月23日下午,第六届西洽会的重要活动——“汇聚创新成果 共
2024-05-24 05:21:00
“手机壳”一键检测水质和果蔬农药残留 重庆大学发布这些成果
...念验证项目推介,我们和一家环保行业国企签约,实现了成果转化。”艾斌介绍,因为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水资源检测需求相对较多,需要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检测设备,过去的检测形式逐渐跟不
2024-12-30 19:02:00
2.科技转化 系统赋能,打通全成长周期链条“堵点”
...道。发现高价值科技项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打通科技成果产品孵化的全成长周期链条 “堵点”,才是关键所在。重研院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
2024-04-09 13:54:00
智博会回眸丨重庆大学:让科研“活”起来,58项“黑科技”亮相
...的科技成果展出,在聚焦科技创新的同时,致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努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进程中贡献重大力量。”9月5日,在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
2023-09-07 20:45:00
“镁电池”技术 重庆领先
...研究院瞄准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转型前沿技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目标是建成世界最大的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 周小元介绍,一项重要的技术,想要最终转化为成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24-04-11 05:36:00
加油2023丨璧山区委书记秦文敏:“西部鞋都”挺起新“脊梁” 勾画出产业 “创新版图”
...高“ 含新量” 的“ 创新之城” 。璧山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探出一条突围之路—— 研究院经济,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的融合,勾画出一幅充满活力的“ 创新版图” 。以创新
2023-01-15 07:00:00
... 据初步统计,共完成课题104个,获得发明专利22项,科研成果转化13项,促成项目合作19个,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
2023-04-29 12:49:00
...转自:光明日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促科研成果转化作者:本报记者 李 宏 张国圣《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27日 08版)“你们研发的‘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经测试
2023-12-27 04:25:00
探秘中子世界 创新核能科技
...名为“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是该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是中科院院士吴宜灿“凤麟核”科研团队聚焦中子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硕果。近年来,“凤麟核”科研团队以
2023-06-15 05: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世界制造业大会人气旺,市民沉浸式感受“智造”魅力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并首次增设智能机器人展区,观众沉浸式感受“智造”魅力
2025-09-21 16:03: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据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组委会最新消息,9月21日10:30,本届交易会将在十堰国际会展中心的交易会活动现场
2025-09-21 08:54:00
9月20日,2025太原人形机器人欢乐跑比赛在晋阳湖公园举行。这是我市第一次举办人形机器人“跑步”比赛。本次比赛,共有来自省城高校
2025-09-21 06:42:00
混成全网公敌的“流水线式造假”,终于被整顿
一家三口站在某所知名小学校门前,松弛地拍了一张合照。照片发到小红书上,下方评论区都在问询:“这么优秀的娃,究竟该怎么培养
2025-09-20 22:18:00
家庭观影进入IMAX时代!海信发布全球最大150英寸激光电视
鲁网9月19日讯9月19日,以“无界”为主题的“2025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5-09-20 08:56:00
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研究人员参与
放大镜视野下的“神经蠕虫”电极。(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 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有重大突破——近日
2025-09-20 09:18:00
厦门“屏实力”再添新动能 天马发布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图为天马“天工屏”发布会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雷飏 李舜)随着人们日常使用手机时长持续攀升
2025-09-20 09:18:00
“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逐鹿未来机“慧” 四海英才“论剑”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9月19日,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紫金山科技城圆满落幕
2025-09-20 09:54:00
过节送福礼,就送波尼亚!老字号中秋礼盒,青岛人都认这口
鲁网9月20日讯中秋将至,岛城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走亲访友、阖家团聚的时刻,一份饱含心意的礼品总能传递温暖。作为扎根青岛的老字号肉食品牌
2025-09-20 10:08:00
机器人“总动员”!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演智造奇观
大皖新闻讯 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人形机器人灵活抓取糖果,机器狗稳步行走在模拟街区内……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智能机器人展区仿佛穿越至未来世界
2025-09-20 13:25:00
茶话弄九周年,这款经典单品即将迎来“家族式”升级
9月的西安,金桂飘香。2016年创立于西安的国风新中式茶饮品牌茶话弄,也将于近期启动以“桂花”为主题元素的品牌九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2025-09-20 15:33: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汉威科技:唤醒机器人“感知”世界的能力
大河网讯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
2025-09-20 16:14: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举行,河南“工业机器人”现场秀签名
大河网讯 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在合肥市举行。河南省作为主宾省参会,30家制造业企业“重装上阵”
2025-09-20 16:45:00
2026届校园招聘大战启幕 科技企业派机器狗进高校抢人
近期,2026届校园招聘在全国多所高校陆续启动,一场围绕科技人才的“抢人大战”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众多科技企业积极创新招聘形式
2025-09-20 17:55:00
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盛大启幕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袁嘉利 位一凡)9月20日,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市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盛大启幕
2025-09-20 1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