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科技创新是新重庆建设的“ 必答题” 。
今年重庆两会上,“ 科技创新” 再成代表委员交流的高频热词。如何扭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结出有重庆辨识度的成果?
1 月12 日,市人大代表、璧山区委书记秦文敏接受上游新闻记者专访。
△ 市人大代表、璧山区委书记秦文敏邹飞/ 摄
数年来,璧山迎来一个可喜变化:科技创新正成为骨干企业挺起工业“ 脊梁” 的核心支撑。一座高“ 含绿量” 的“ 生态之城” ,并蒂长出高“ 含新量” 的“ 创新之城” 。
璧山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探出一条突围之路—— 研究院经济,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的融合,勾画出一幅充满活力的“ 创新版图” 。
以创新制胜布局产业新“ 脊梁”
无人驾驶“ 云巴” 和动力“ 刀片电池” ,“ 出生地” 都在“ 西部鞋都” 璧山,是比亚迪打造的两项有重庆辨识度的科技成果。
△ 比亚迪在璧山投资谋发展通讯员 曾清龙 摄
“ 比亚迪璧山项目,自投产就站上高起点。” 秦文敏回忆,比亚迪是在前年3 月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超过80 亿元;进入2022 年,企业驶上高速发展快车道,全年产值跃上220 亿台阶。新的一年,有望突破300 亿元。
比亚迪在璧山的“ 三级跳” ,背后究竟有什么“ 密码” ?“ 靠‘ 黑科技’ 支撑,靠创新制胜!” 秦文敏一语道破其中的秘诀。
璧山“ 刀片电池” 是动力电池的佼佼者,突围点在续航、寿命和安全上,支撑着企业高歌猛进。这是璧山抢抓国家战略落地结出的花果。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起步期” ,璧山抢抓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机遇,新造一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牵引全区产业基础换频迭代。
数年的发展积累,让璧山迎来可喜变化:一批高“ 含新量” 链主企业挺起“ 脊梁” ,构建起全新的“ 四梁八柱” 骨架。
攻关变速器的青山工业是老企业,靠科技创新驶上新赛道。一款攻关8 年而成的变速器,上了世界十佳变速器榜单。曾经一年产值二三十亿的老企业,现在已超过80 亿元,并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智能工厂。
秦文敏晒出的“ 家底” 中,还有康佳半导体、中科曙光、中车恒通、龙润、中国长安、蓝黛等龙头企业的“ 尖货” 。目前,这些行业龙头正以链主角色,吹响了关联企业“ 集结号” 。
△ 落地璧山的康佳新型显示项目通讯员 曾清龙 摄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四大产业集群日渐成型,为璧山搭起新的产业之梁。数据显示,璧山现有科技型企业1575 家、高新技术企业360 家、“ 专精特新” 企业138 家。
“ 要铆足劲造出两个千亿集群:一个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个是电子信息。” 秦文敏说,目前璧山规上工业已跨进“ 千亿俱乐部” ,未来将继续扭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再添多个百亿级链主企业。
“ 研究院” 成群融入“ 政策链”
如何让创新的雪球越滚越大,逐渐形成突围之势?璧山另辟蹊径探索“ 研究院经济” ,破解企业“ 成长的烦恼” 。
一山之隔的重庆大学城有40 多所高校,要让其科研成果走出“ 实验室” 、走进“ 生产线” ,必须解决成果转化的“ 最后一公里” 。
为此,璧山探索成立多个对口的研究院。然而,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要耗费不少真金白银,如何让企业心甘情愿去投?
“ 不能只喊口号,政府要出面带动。” 秦文敏说,要让国有企业担当引领,勇于介入企业的创新平台建设。
比如,在资本方面,璧山国有企业可与民营企业共同成立基金,并将转化成果与链主的供应链挂钩,让成果出得来、有活路。
△ 鸟瞰璧山高新区
“ 两者可在创新上共同进退。” 秦文敏说,目前,璧山正不断健全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定点孵化机制,推广“ 总部基地+ 研究院+ 产业园”“ 研究院+ 产业园+ 基金” 等产业创新模式,让更多科研成果跨越“ 死亡之谷” ,从“ 实验室” 走向“ 生产线” 迈向“ 市场化” 。
“ 国企要在科技创新上担当引领,必须带头做风险投资撬动。” 秦文敏说,璧山规上企业中已有149 个设有研究院,创新基础越来越坚实。“ 路径已经打通,已走得非常顺畅。”
资本助推只是在科技创新中融入“ 政策链” 的关键一环。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璧山专门出台科技创新“25 条”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28 条” 、人才“10 条” 等“1+7” 政策包,创新政企互动机制、加强要素保障,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研究院已渐渐成为璧山链主企业的“ 标配” 。比亚迪在璧山成立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推进建成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研究中心和研究院总院,重点向行业“ 卡脖子” 问题发起集中攻关;康佳成立光电技术研究院,持续保持在技术前列,并成为行业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数据统计显示,2022 年璧山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3.3% ,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累计达到149 个,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0% 。
设“ 蜗牛奖” 倒逼工作唯实争先
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的融合中,璧山布局起四大产业集群,推动新重庆建设有新成效。台子搭起了,戏要怎么唱?
如果说四大产业是“ 梁” ,那么8 个产业专班就是“ 柱” 。
战术打法上,璧山围绕“ 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 启动四大产业培育工程,抽调上百名年轻干部成立8 个产业推进专班,覆盖招商、服务等全链条,保证项目的快速落地。
同时,璧山还成立14 个片区开发专班,聚焦投资、强化项目策划,突出“ 造血” 和“ 吸引” 功能,齐头并进推进片区高质量发展。
△ 鸟瞰璧山城区通讯员 曾清龙 摄
“ 链条分得很细,22 个专班都由区领导当‘ 头雁’ 。” 秦文敏说,每个专班都有一个工作群,他随时能在群里掌握专班工作推进情况。说完,他在手机向记者展示这些工作群,“ 我在群里没有潜水,是‘ 浮’ 在上面的。”
为激活专班活力,璧山今年将创新赛马争先机制,尤其是每个季度评一次猛虎奖和蜗牛奖。“ 猛虎奖不一定有,但是蜗牛奖一定要发,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会掉下来。”
“ 带班区领导和专班团队一块来领奖。” 秦文敏解释说,颁蜗牛奖时要让专班清楚差距,倒逼专班人员找原因,并制定改进改善措施。“ 把压力传导下唯实争先,凭‘ 成绩单’ 说话。”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 快进键” 、进入“ 加速期”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在新重庆建设中璧山定下哪些新目标?
根据璧山区委的部署,2023 年GDP 预期增速7% 左右、迈上千亿台阶。秦文敏说,将从多个方面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一方面,继续构建以“ 研究院经济” 为主体、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支持康佳半导体、中科曙光、龙润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和研究总院建设。
另一方面,强化“ 卡脖子” 技术攻关,创新“ 揭榜挂帅”“ 赛马制” 等机制,力争在半导体、芯片、先进算力、中医药等前沿领域产生一批硬核成果。
“ 还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秦文敏说,要在金融端、人才端、环境端、服务端持续发力,全方位提供技术迭代升级、场景应用验证、产品首购首用等支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来 源:上游新闻
编辑:邹梦雨
初审:罗 君
总值班:张永艳
总编辑:韩霄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璧山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璧山区委书记秦文敏走进《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畅聊璧山将如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燃!“百姓大舞台 春晚我来演”文艺汇演圆满举办
◆ 看仔细!璧山区城市建成区这些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连续三年!璧山区社科联获评2022 年度重庆市区县社科联工作先进单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