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童玲玲
在神经内科门诊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头晕的患者。其中有这样一类头晕的患者,就诊时常问:医生,我头晕得好厉害,看东西天旋地转,想吐,还感觉心口不舒服,动一动头就加重,我是不是中风啦?其实不然,这是临床常见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听到这个名字你有可能会有疑问,难道耳朵里面还有“小石头”吗?
一、耳石症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这些“小石头”在哪里。
我们的耳朵不只是可以用来听东西,还有协调机体平衡的作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就是耳朵里面的球囊、椭圆囊,在它们的囊斑上有一层耳石膜,上面附有一种专门感知重心、速度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被称为耳石。
这些耳石是怎么引起头晕的呢?
这些石头有时候会因为某些原因从耳石膜上脱落,掉到了椭圆囊旁边的半规管里。当我们改变头部姿势时,耳石因重力作用在半规管内的淋巴液里滚动,产生加速度,就会导致眩晕、眼震的症状。而当姿势保持不变或者保持头部相对静止时,耳石会随着重力作用掉落到最低处,眩晕就会消失,因此很多患者在发病时为减轻症状而不敢转头、不敢抬头和低头、不敢走路,甚至不敢睁眼。
耳石症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良性”说明这病不会危及生命;“阵发性”说明发作短暂,每次眩晕时间一般为几秒钟至1分钟,但可以反复发作;“位置性”指的是它发病的情况,跟耳石掉落进去的半规管以及在管内的位置差异有关,大部分患者在转动头、坐起、躺下、翻身等改变体位时有可能会诱发眩晕。所谓“眩晕”,是感到自身或外界旋转或摇动的主观感觉障碍,会让人有一种空间错乱感,还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走路不稳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二、什么人容易得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于周围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占眩晕18%,占外周性眩晕50%;多见于50~60岁的女性,可见年龄和女性是高发因素,那还有哪些人容易出现耳石脱落呢?
目前大部分耳石脱落原因并不明确,但一些有过前庭神经炎、美尼尔病、突发性耳聋、头部外伤等其它耳科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耳石症,其次,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中风和偏头痛是耳石症的独立相关因素,此外情绪应激、吸烟、鼻窦炎、家族史等也有一定相关性。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作息习惯不健康,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多重打压,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睡眠不好、过度疲劳,再加上喜欢低头玩手机、沉迷网络,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更容易导致耳石症。
三、得了耳石症,如何治疗
耳石复位是目前主要治疗的方法,操作简便,医生根据不同半规管类型选择相应复位的方法,可徒手或借助仪器完成,效果良好。那么什么是手法复位呢,即通过一系列的头位变换,借助重力作用使耳石颗粒下沉移位,逐步将进入半规管的耳石颗粒顺序移出半规管纳回椭圆囊中,从而消除耳石颗粒对壶腹嵴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手法复位方法有: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耳石释放法、Barbecue法、Gufoni法等。
1.药物治疗:药物虽然并不能使耳石复位,但是复位治疗后伴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诊断清楚、责任半规管明确,经过1年以上规范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仍然无效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可考虑行半规管阻塞等手术治疗。
3.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物理训练方法,通过中枢适应和代偿机制提高患者前庭功能,减轻前庭损伤导致的后遗症。前庭康复训练可作为患者耳石复位的辅助治疗,用于复位无效以及复位后仍有头晕或平衡障碍的病例,或在复位治疗前使用以增加患者对复位的耐受性。如果患者拒绝或不耐受复位治疗,那么前庭康复训练可以作为替代治疗。
4.心理治疗:许多患者因反复发作眩晕易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应注意及时心理疏导。
四、耳石症的预后
耳石症有3种类型:自愈性,反复发作性,持续性。自愈性是最常见类型,自愈时间:流行病学调查提示耳石症自然病程为2周 (0.5一104天)。大部分患者可自愈或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后预后良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