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好端端的,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
这种症状持续几十秒或很短时间,很快就会自动消失。
如此反复发作几次,可能是耳石“离家出走了”,称之为耳石症。
耳石症是怎么回事?
每个人的耳朵里都隐藏着一块小“石头”,它不是耳屎,也不是异物,而是人体的一个正常器官,称为“耳石”。
耳石是一种矿物质,组成成分与石头接近,故被称为耳石。
耳石位于内耳的球囊、椭圆囊中,是主管人体平衡器官的一部分。
它在人体内不断变化,有疏松、成长、衰变、脱落等多种状态。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脱落的耳石会被耳朵里的细胞捕捉并消化掉,但如果脱落的耳石没有被捕捉到,它就会随着内淋巴进入半规管。
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后就会刺激半规管,会让你突然感觉天旋地转,身体失去平衡,这就发生了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和哪些因素有关?
耳石症主要和代谢有关。
前庭是一个代谢非常旺盛的器官,需氧量很大,对缺氧非常敏感。 如果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硬化,都会导致耳石症发病率增高。
据统计,在人的一生当中,有2.4%的人会发生耳石症,老年人更为常见,10个人里边可能就有1人。
耳石症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尤其在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耳石也会脱钙,变得不那么结实,容易脱落。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耳石症和头部运动有关,比如帕金森病患者,身体老抖的情况下,耳石症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一点。因为总是处在这种微微的颤动之中,耳石非常精细,稍微有一点点运动,就会有感知。
突发耳石症应该怎么办?
耳石症往往发生在体位变换的时候,比如起床、扭头、抬头时,一旦发生通常会有 突发眩晕,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除了这些症状外,还会出现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眼球震动等。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发作时间很短,发作时人的意识清楚,活动无障碍,耳朵不闷、不聋、不响,做相同动作会再次诱发眩晕。
所以,如果一旦怀疑自己发生了耳石症, 不论当时在干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动,静静躺下来。一般几十秒后眩晕就会消失或减弱,之后再慢慢地变换一下体位,逐渐站起来。
如果是首次发作,不知道自己是耳石症,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因为除了耳石症,还有很多疾病都会引起眩晕,比如梅尼埃病、脑出血等,自己无法判断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去医院诊断治疗。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会就能消失或减弱,那还需要治疗吗?
因为耳石症的发生机制是耳石脱落在了半规管内,当体位发生变换,比如扭头时,就有可能会再次突发眩晕,会反反复复发作,使生活质量下降,也会面临其他一些风险,比如摔伤等意外情况发生,所以耳石症需要积极治疗。
耳石症怎么治疗?
耳石症的治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耳石从哪里来,就让它回哪去。
耳石症最有效的治疗的方法是 手法复位。用一定的手法,让脱落的这块石头再回到前庭里面,然后被前庭里的组织细胞捕捉并消化掉。
也可以用 机器复位,按照手法复位的原理进行体位试验。把患者固定在机器上,随着机器非常精确的365度旋转,不同头位转动的时候,就会激发或者诱发出眼震,从而知道哪个半规管出现了耳石症。明确以后发出指令让这个仪器按照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旋转,最后使耳石从这个半规管里边脱落,然后回到前庭里边,这样就算复位成功了。
脱落的耳石复位后,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被消化掉,活动的时候可能会再次脱落。
此外,耳石不止这一块,就算复位的这块耳石已经被捕捉消化掉了,其他耳石也有脱落的可能。
如果复发,可以再次复位治疗。
同时还可以 辅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并不能使脱落的耳石复位,但可以有效控制病因,比如使用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的药物,进而减少耳石症的发作。
另外,在饮食上注意低盐、低油、低脂、低糖,多吃高钙的食物,或者补充钙剂、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也会使耳石更加健康,防止复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