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家乡见闻情更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9 06: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家乡见闻情更浓

家乡见闻情更浓

产业兴旺,强村富民。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家裕 摄

家乡见闻情更浓

小村庄里的“诗与远方”。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家乡见闻情更浓

社区居民共同美化小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摄

家乡见闻情更浓

枝江市孙家港生态园。三峡日报通讯员 迟肇秦 摄

好好看看城市“亮起来”的样子

今年28岁的严正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自2020年开始,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终于和家人团聚了。”严正告诉记者。

“过去两年我在巴基斯坦工作,那时候因为疫情,且项目施工任务急,就没能回家过年。”严正2016年进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同年分配到巴基斯坦苏基克纳里水电站项目部工作。

2022年,严正因工作调动回国,终于有机会同家人团聚。今年,他早早就买好了1月17日回宜的机票,踏上返乡的旅途。

“两年没有回来,看到如今的宜昌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严正说,回到这里,感受最深的是宜昌变化太大了。

与家人漫步在江边,目之所及的景象都与他脑海里的宜昌大不相同。“越来越有大都市的感觉,特别是沿江一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严正欣喜地说道。一路边走边拍,江边多了许多他从未见过的景观,每到一处,他都让家人替他拍照留念。

“太美了!”严正站在滨江昭君灯像前,拿起手机记录。去年没能回家逛灯会,是他的一大遗憾。“以前只能看看网上的图片,今年亲眼看更震撼。”严正还计划买票同父母夜游长江,好好看看这座城市“亮起来”的样子。

环境更优了,绿地更多了,城市更美了,身为一名常年在海外的建设者,看到家乡迅猛变化,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相信未来,宜昌城市建设将更有质感,群众幸福指数也会不断增加!”严正充满期待地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马雨涵

路灯照亮山村夜

大年三十上午,山村鞭炮声隆。走出门一看,大红的对联早已贴上,一群人围在屋角处,正在安装什么东西。

记者好奇,也走过去凑热闹。只见堂弟梅君华将一根长铁杆按在板凳上,堂侄梅圣俪两手握着电动器,在铁杆上来回打磨,除锈抛光。

侄孙梅俊立从包装袋里取出一个纸盒,盒子上标有“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字样。他熟练地打开纸盒,拿出灯具、电池板和配件,快速组装起来。

梅俊立把组装好的路灯固定在铁杆顶部,然后指导大家把铁杆竖起来,用铁丝铁皮绑在栏杆上。从事建材销售的外甥郭卿“全副武装”,打开一罐银白色的漆,再将漆涂在长把滚筒上,均匀地涂抹在铁杆上。

“这是最后一个,整个屋场里安装了8盏路灯。”堂弟梅红兵一提醒,记者放眼一望,6户人家的屋场,硬化的道路转弯处、屋角偏僻处,都安装了路灯。

“怎么只看到7盏?”记者数了好几遍,没看到第8盏。

“还有一盏安在堰头的田坎上。”在大家的引导下,记者步行百余米才见到。

“这个地方安了灯,晚上出来散步走一走,再也不用摸黑了。”“抗旱夜晚在堰里放水也方便。”……

在恩施建始县龙坪乡开商行做生意的梅俊立,早年就离开家乡——秭归县沙镇溪镇梅坪村在外打拼,一直想为家乡发展尽点力。看到家乡道路通到家门口,洁净水进缸上灶,脐橙园环绕在房前屋后,就萌生了安装路灯的想法。

梅俊立告诉记者,这种路灯节能环保方便,白天收集太阳能,晚上照明。平时处于半亮状态,人和车行至6米内就全亮了,照亮范围可达12米。

吃过晚饭,天已黑定,推门出来转悠,山村夜色,明亮如昼……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梅云雄 通讯员 郭曙光

小舅添了“新家当”

1月26日上午,农历大年初六,记者驱车前往当阳市草埠湖镇符台村,给小舅唐雄、舅妈汤银萍拜年。

到了小舅家门口,一下车,记者就看见水泥地面的屋场上停了一台中型拖拉机。“小舅,给您拜年啦。这是您家的还是别个的拖拉机呀?”我问迎上前来寒暄的小舅。“我不久前买的”,小舅的话语中带着些许自豪。

小舅、舅妈种了60来亩地,种一季小麦,收获后再种一季玉米。以前每年小麦玉米播种、施肥、喷药、收获,都是由邻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手提供服务,每年都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农时紧张时,请机手还需要等候。

“乡村振兴正当时,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种地越来越有奔头了。”小舅、舅妈达成共识,两人一合计,拿出一万多元,找熟人买了一台配备播种和施肥机械的二手拖拉机。小舅人聪明肯学习,很快就熟练掌握了驾驶技术。

“以后有了这铁牛,种地可就方便多了!”饭桌上,小舅乐呵呵地说。一旁的舅妈接过话茬:“这两年你表妹结婚生娃,我们手头不宽裕,只能将就弄台旧的。等过几年攒足了钱,我们一定买台新的!”

我起身端起酒杯:“祝舅舅、舅妈早日把新铁牛拉回家!”

客厅里,响起了大家开心的笑声。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揭兴伟

“心愿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套上手套,拿起刷子,蘸上五彩的颜色,不一会废旧轮胎穿上了“花衣裳”。1月13日,西陵区上导堤社区峡口小区健身广场,60多名居民变身“粉刷匠”,装点幸福家园。

峡口小区位于葛洲坝坝首,曾是一个让人摇头叹气的老旧小区,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车辆乱停乱放。如今,这里柏油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笑意写在居民脸上。

“这两年,我们小区变化很大,环境变好了,生活更方便了。”居民李永志打开话匣子向记者介绍,小区新增了电动充电桩、晾衣架、健身设施,还有物业公司入驻管理服务。

这变化,源自筑堡工程的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是“治心”,如何把民心聚起来,让居民当家做主?

“社区医务室不能刷医保卡,能不能解决下?”“小区车辆乱停乱放,能不能管一管?”社区联合筑堡工程工作队收集群众“微心愿”。小区怎么管,大家商量办;场景怎么建,居民来点单。一份份“心愿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居民陈睿领了一袋米、一桶油迎面走来。“没想到,做志愿服务还能拿证书和奖品,蛮有获得感。”原来,今天社区公布了2022年最美志愿者,居民可凭借志愿积分领取大米、食用油、面条、口罩、酒精等生活用品,并获得荣誉证书。

“如今,大家都把社区当做自己家。社区大小事情一起商量、一起干,大家参与劲头足得很,人心更齐、更近了。”上导堤社区党委书记石春美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红马褂”动起来 山村靓起来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新年的气息正浓。秭归县水田坝乡马营村村组公路上,20多名“红马褂”正在打扫路面,捡拾垃圾,成为新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家热热闹闹过新年,公路上也要干干净净才好!”68岁的谭邦权老大爷一边说,一边用铁锹把沟里的垃圾铲出来。 这些“红马褂”,是马营村的公路养护志愿服务队。

马营村作为典型的高山村,由于地广人稀,陈年垃圾遍布树林草丛、山间小路及大小河沟。让马营村“净”起来、美起来成了全村人的心愿。

“既然大家都想让村里变得更加干净敞亮,为何不成立一支公路养护队伍呢?”去年12月8日,马营村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乡贤能人坐在一起,畅谈如何让乡村环境更美好。

“有的人扫得不干净咋办”“每人承包一段”……志愿服务队制度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成型和完善。

“根据大家的建议,路况相对好的就扫长点,差的就扫短点;积极参与的加分,兑换奖励……”村党总支书记宋文芹的总结得到在场党员群众集体认同。

当天,57名村民郑重签下承诺书,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并在村“两委”干部和“两长八员”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次清扫。公路沿线的垃圾、河沟的废弃物、边坡的杂草一点点消失不见。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 通讯员 秦丹

三峡微评

富美家乡留个名

新春佳节,倦鸟归巢。

家乡的变化抚慰乡愁,团圆的亲情传递温热。

几年没回,车子能开到家门口了,上厕所不用蹲茅坑了,房前屋后见花见草,村民活动有了小广场……不少返乡游子在朋友圈晒家乡的新面貌。

也有不少人感叹:出去几十年,家乡没变化,甚至有些凋敝,徘徊小路上,乡愁变“惆怅”。

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也在嬗变。然而乡村振兴远非一日之功,除政府引导扶持外,还需要各方持续助力。

比如,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高知才俊,乡贤能人。在外“出息”了的游子,如今能否回乡再“出息”一下?

宜都市茶元寺村在梅子园片区改造、美化、亮化中,通过屋场会与群众、乡贤能人共谋共建,筹资34万多元修建一个农耕文化广场。枝江市孙家港村引进乡贤孙小华投资,将一处“人不敢靠近,大家都绕道走”的臭水沟变成生态园,带动周边兴建千亩田园综合体,有返乡青年打卡后说将来回这里养老。

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回报桑梓。离开家乡的“游子”,是多么地希望父老乡亲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期待着,浓浓乡情凝聚成反哺家乡、回报家乡之举,尽力帮助解决资金、技术、人才、规划等困难。在富美乡村志、共同缔造荣誉榜上,“游子”们多留名留美名,让家乡满眼皆美好,连风都是甜的。

·杨林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9 0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 陈溯)洞庭湖入江口以下河段全线超警,局部降雨超历史,涨水迅猛超过1998年……7月4日起,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逐渐现峰,长江防汛进入紧张关头。为迎
2024-07-07 22:04:00
七旬夫妻爱旅游 一路欢笑一路诗
...2019年开始,每次去旅游他都要写随笔、诗词,记录旅途见闻。“壁立千仞老君山,傲视云海刺破天。环山栈道世无双,十里画屏更壮观。”“流光溢彩洪涯洞,充满画意和诗情。两条轻轨穿楼
2023-05-25 08:04:00
新春走基层丨健康生态受青睐 家乡味道寄乡愁——四川年货市场见闻
本文转自:新华社时至年关,年货走俏。记者走访四川多个市县的年货市场,除传统的糖果、腌腊制品等,更生态、更健康的食品受到百姓青睐,地方特色食品不仅丰富了本地节日餐桌,也为外地朋友送
2023-01-22 21: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悠然“太香了,这锅炕羊肉,我等了三年!”“西宁的变化太大了,是省会城市的样子!回家过年的感觉就是好。”“生活很方便,交通特便捷。热闹的城市回来了,热气腾腾
2023-01-29 06:23:00
那些年,小舅总是在元宵节后才来我家,了解内情后,我热泪盈眶
...一家人的欢乐时光了,小舅会给我们讲述他这一年的经历见闻还有各种有趣的故事,而我们也会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述时不时发出欢笑声。无意中的发现那年的元宵节后,小舅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我
2024-06-08 09:49:00
中新社三沙7月13日电 题:仁爱礁见闻:菲律宾“坐滩”军舰制造“生态之殇”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蔚蓝色的礁盘与棕灰色的锈蚀军舰同处一框,这种视觉上的极致反差,是中新社记者日前在中国南
2024-07-13 20:28:00
他乡过年情亦浓
...着靓汤,品着佳肴;一边看着春晚,说着工作趣事,他乡见闻,盘点着过去一年的得与失,计划着新一年的宏伟蓝图……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到了午夜时分,新年的钟声悄然响起,这时候豪爽的
2024-02-03 06:38:00
三峡大学非洲留学生“愿做中非友谊的践行者”
...织的“周末故事会”等活动上,向海外媒体讲述他的中国见闻。玛玛窦·玛拉(右二)体验彩陶制作技艺。三峡大学供图玛玛窦·玛拉尤其对湖北宜昌彩陶非遗文化表现出热爱与敬仰。他在参观湖北
2024-09-08 10:55:00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 看看这首诗就清楚了
...他的诗大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以及民间见闻,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阁夜》一诗,是杜甫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军阀混战不休,战乱连年不断,百姓苦不堪
2023-04-21 15: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
减什么肥?贵州这么多美食,吃饱再减!
谁说贵州只有山水?丝娃娃的酸辣、酸汤牛肉的鲜醇、羊肉粉的浓香、活油烙锅的焦脆……贵州美食特立独行,拒绝千篇一律。这个假期
2025-10-03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