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浙江:低碳转型逐“绿”前行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1 07:16:00 来源:杭州网

新华社杭州7月20日电 盛夏时节,走进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厂区绿树成荫,屋顶光伏全覆盖,太阳能发电入网,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车间里,3名工人可完成两三百米长的流水线作业,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运转高效。

通过绿色低碳化改造,久立特材实现吨钢产量天然气消耗下降25%、电消耗下降10%、水消耗下降13%,单位产量碳排放量下降了11%。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倒逼企业加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产品工艺、提质增效,在高端不锈钢管材领域打造竞争新优势。

浙江以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新兴产业培大育强、生态产业价值转化等方面为主线,以建设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抓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绿色低碳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新兴产业也纷纷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于材料选择、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及废旧物料处理等环节,其所研发的光学膜不仅具有高亮度及均光效果,而且生产能耗进一步降低。宁波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废弃塑料和木粉进行融合,这种木塑复合材料产品远销海外,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力军,浙江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在价值链上实现绿色化和数字化。

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正在探索动力电池“绿色重生”模式。“我们亩均税收超过65万元,是浙江省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的两倍,这都是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浙江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介绍,企业除了自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还在全国22个省区市建成蓄电池循环回收试点公司,通过“回收—冶炼—再生产”闭环式绿色产业链,每年可处理10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每年可减少铅矿开采2000多万吨,再生60万吨贵重金属新材料,节约标煤超过12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

浙江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绿”。在掌握电力、能源和碳排放数据的基础上,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电能碳协同路径,构建了行业细分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为节能降碳提供“碳视角”,形成4.7万家企业碳名片,2168个重点项目、超43万项个人碳积分的实时数据,相当于每个主体都拥有了一张“碳身份证”。

为了让重点用能企业及时掌握用能情况,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探索节能降碳数字化治理体系,通过“节能降碳e本账”应用有效支撑重点领域企业用能预算管理、能耗在线监测、用能权交易、碳金融等节能降碳需求。如今,3854家1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用能信息已接入平台,接入率达98.3%。

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正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浙江省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25.9%,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9.3%和60.5%,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展壮大。

根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今年印发《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浙江要建成500家绿色低碳工厂和50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以上,力争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浙江日报记者 王世琪 胡静漪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二十年来,浙江贯彻“八八战略”,发挥生态优势,绘出两条发展曲线——经济实力不
2023-07-09 03:45:00
...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传统产业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和“压舱石”。2024年,浙江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
2025-03-15 05:51:00
浙江:能源视角看新质生产力 “绿色+创新”启新程
...年的现实情况看,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碳账户系统了解当月企业用能情况。吴文涛 摄经济大省浙江,曾面临粗
2024-03-13 21:46:00
中国塑料绿色智造展览会在浙江绍兴举办
...低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塑料加工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据了解,2023(第四届)中国塑料产业链高峰论坛及中国塑料绿色智造展览会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为做好“四个服务”
2023-11-29 13:27:00
科技创新求突破  激活发展新动能
...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机器视觉被称为工业制造的“眼睛”,是与工业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位于杭
2024-03-14 06:50:00
浙江省两会观察:如何破题自贸区“成长烦恼”?
...林波)自贸区(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国参与国际油气竞争的代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区”)如何推进以油气
2023-01-15 14:34:00
浙江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
...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过去几年,受诸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环顾国内,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但也存在有效需求不
2023-12-23 03:26:00
...局出台《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浙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强化绿色金融总量保障、完善融资对接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深化绿色金融
2025-03-22 12:45:00
...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为县域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已开设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油气储运技术3个专业,近两年共培养输送石化类毕业生500余
2023-10-24 09: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学打119!武昌萌娃现场模拟报警 消防员一对一指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煜)在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落实“社区资源进校园”育人理念
2025-11-07 10:31:00
今年以来,肥乡联社紧扣外部监管政策动态调整趋势,立足内部风控基础实际,以“架构重构、素养提升、监督强化”三维发力,全方位筑牢反洗钱安全防线
2025-11-07 10:31:00
共青团廊坊市委组织开展“小橘灯”结对帮扶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张博、程乐)11月5日,共青团廊坊市委携手廊坊师范学院、廊坊市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走进廊坊特教学校,开展“小橘灯”结对帮扶行动
2025-11-07 10:31:00
德才萌娃“邂逅”火焰蓝 超硬核亲子课圆梦英雄之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宗曼钰)当萌娃遇上“火焰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4日,在“119”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
2025-11-07 10:31:00
从枝头到餐桌 湖北大学助力大别山猕猴桃“进城上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高小龙 程志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校力量正通过精准的产业帮扶,为农产品拓宽市场渠道
2025-11-07 10:31:00
刚刚!福州2026年体育中考抽选考项目公布
福州新闻网11月7日讯(记者 谢薇/文 林凯航/摄)刚刚,2026年福州体育中考抽选考项目经摇号最终确定。抽选考类项目为
2025-11-07 10:47:00
连接京藏 赋能西藏 欧美同学基金会就业见习和科技教育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中国网讯 10月29日,欧美同学基金会“京藏融合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拉萨成功举行。仪式现场,久爱致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11-07 10:50:00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