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16: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商鞅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在后来缔造了一个强大的秦国,此后六国的军队在秦军面前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被成建制的屠灭和杀戮。

那么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竟使得秦国崛起于西戎,最终统一六国。其实,商鞅变法中的改革途径有很多,例如废井田,推县制等。但是其中也有一个较为特别的方法,那就是它的奖励体系,它抓住了民众心理,帮助秦国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模式,提高了民众积极性。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商鞅的奖励体系,一般要与管仲的利出一孔联合起来。管仲他曾在变法中表示“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而商鞅的则是将其加以完善优化,同时使其成为当时秦国的一个大方针。

所谓的“利出一孔”,即指的是在秦这个国家里,老百姓要想得到好处,改善生活,唯一的选择就是为国家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是想要“利”,想要升迁的唯一途径,其他的途径都被废除。也就是说国家提供了一个人人平等升迁的机会。人都爱利,有了机会得到利,还是一个较为平等的方法得到利,自然民众积极性都很高了。

秦国当时给的利一般就是封爵,秦国设置了20等爵位,最低的一种是“公士”最高是“彻侯”,一个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可以在战场上像今天网络游戏那样,通过杀敌不断的晋升,只不过战国时代的古战场上没有经验值这种东西,要想晋升得给国家上缴敌人的首级。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秦朝时期国家规定「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这意思就是说:士兵只要能给国家上缴一颗“甲首”,就可以在爵位上晋升一级,再赏良田一顷,良宅九亩。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认为古代战场上杀人成千上万,割20颗人脑袋好像也不算太难。要是上缴一颗脑袋,爵位就能晋升一级,那上缴20颗脑袋,岂不是就可以直接封顶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理解的,我们要首先弄清“甲首”这两个字的含义。甲首,有个甲字,顾名思义是穿了盔甲,什么样的人能穿上盔甲呢?一般都是不一般的,要不就是在战车比较高档的甲士,要不就是小长官。所以“甲首”并不是随便一个敌人士兵的脑袋,其实是敌军的小头目的首级。那普通的敌军士兵脑袋就没用吗?并非如此,敌军士兵的脑袋有另外一套计算方式,这种计算方式就是「盈论」,这里就不多说了。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士兵有了机会,那军官呢?要知道军官在战场上作战指挥,是没有机会冲杀到前线上去,跟敌人肉搏,也就没有机会去砍人脑袋,那怎么办呢?

军官也有一种特别的算法,那就是按照你手下队伍斩下敌人首级的总数来算。举例来讲,一个“百将一级”的军官,手下可以指挥100个士兵,等仗打完了一统计,发现这名将领手下的队伍总计割下了33颗敌人士兵的脑袋,那么只要砍下的人脑袋够33颗,作为“百将一级”的这名军官就算达成了「盈论」。他和他手下士兵的都进爵一级。在那种超大规模的作战中,也有更大规格的「盈论」,比如说攻城战的时候,斩首达到8000颗,野战斩首要达到2000颗的都算「盈论」。参与战斗的秦军各级指战员,全部进爵一级,高级指战员甚至可以进爵三级。

而且特别鼓舞秦军士兵士气的,是秦国政府从来不打白条,一场仗打完了,马上就开始结算人头数量,士兵们把自己割下来的人脑袋展示三天,加以核对,看看有没有人弄虚作假,同时,政府官员立即就在前线开始计算人头数量,并且换算成成相应的待遇和爵位,这种事绝不能拖,因为拖延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影响士兵的士气,所以商鞅规定了官员对人头的核算需要在三天之内完成,逾期不完成的罢免。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所以,大家可想而知,战国时代秦军是多么恐怖,每次打完仗,无数颗血淋淋的人脑袋,被密密麻麻的摆放整齐,文官眯着眼用手点着人头数数,然后记在竹简上,浑身是血的秦国士兵,则站在成堆的人头后边喜笑颜开,畅想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对于奖励体系完善的秦国来说,上阵杀敌是老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战国时代的秦国百姓一听说国家要打仗了,都上街互相“道喜”,表现出一种对战争到来的强烈期盼,士兵在离家的时候,家里亲属都嘱咐参军的男子多多杀敌。商鞅是一个洞察人性的改革家,他能把全国百姓的“残酷”拧成一股合力,投送到对敌战场上去。

《战国策》对秦军士兵的描述是:秦军士兵在战场上,脱下盔甲,光着膀子冲向敌人,左手抱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难怪其余六国总是用“虎狼之国”这样的称谓来称呼秦国。

当时秦国子民如果爵位得到晋升以后,除了获得荣誉,赏赐良田美宅以外,爵位还可以免除徭役,甚至可以抵罪。比如说有人打死人犯了罪,应该受刑,但是只要此人获得爵位的话,只要受到降职的处分就可以了,本应受到的皮肉之苦可以相应减免。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除此之外,爵位还影响到一个人在秦国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待遇,全都按照爵位的不同,分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说,商鞅变法之后,一个人能在秦国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完全取决于此人在战场上为国家砍下了多少颗敌人的脑袋,上缴人头数量关系到他的衣食住行等等一切待遇。这些种种奖励,都给秦国子民带来了动力。

当然,同时为了防止有人获得一定的爵位后而变得不思进取,商鞅深知财富的积累,会让人失去革命的积极性,比如人会越来越惜命。于是商鞅规定在战场上不勇敢、不听指挥官的命令,这也属于犯罪,不仅你的战友和你一起受罚,你的爵位也因此会降低,原来国家给你的东西可以在收回。

所以,对于当时的秦军士兵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如果继续奋勇杀敌的话,国家一定会继续给你丰厚的回报,让你过上更好的日子,你只是可能会战死;二是,若你临阵脱逃,不听指挥官的命令,那你一定会被处死或被剥夺爵位,一定会失去生活中的一切。所以大部分秦军士兵即使在拥有了很高的爵位之后,也依然会选择奋勇杀敌,不会被自己的财产所累赘。

商鞅变法中到底有哪些改革方式呢

不得不说的是,东面六国也曾经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政治改革,以顺应形势。但是,都远远没有秦国商鞅变法来的高效和彻底。

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东方六国偏等级而轻功利,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六国在制定国家政策之际,虽有一定突破,但大致还是把原来的那套等级制度放在首位,那些六国旧贵族鄙视种地的农民和作战的士兵,不想看到他们立下军功之后,地位上升,甚至和自己平起平坐。

但是,秦国作为原周朝的一个边陲国家,说到底还是处于周礼秩序的外围,受其影响不是太大。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没那么多意识形态上的负担,所以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动员底层民众,把国家自上而下的所有力量,全都纳入到战争的轨道上来,最后,以至于可以最大程度动员全国的青壮年人口,这种恐怖的动员能力,是其他六国所完全不能比拟的。

由此可见,腐朽思想阻碍,阶级流通的固化停止,会给国家力量带来多么大的损耗。一边是在战场上光着膀子、抱着人头,奋力冲杀的秦军将士们,另外一边,是一群坐在庙堂之上,满嘴君君臣臣的贵族老爷们,今天我们再回顾秦国横扫六国的霸业时,恐怕不得不感慨一句:历史也只能如此了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商鞅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之一,其所创造的一系列变法措施,对于秦国的发展和强大,可以说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作用。而得益于秦国的强大,直至最后秦国完成天下一统的历史使命,也使得著
2023-02-12 14:57:00
商鞅变法对秦国及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他是秦国的重要人物,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有着很大的影响。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商鞅变法具体产生了哪
2023-10-25 15:38:00
商鞅变法:顺应时代需求,创造秦国辉煌的改革
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变法之后,秦国逐渐从落后变得富裕强大,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
2023-12-11 09:02:00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变法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这次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命运,使其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强大的霸主,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伟业。然而,任何一次
2023-11-09 14:57:00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能成就霸业吗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能成就霸业吗?如果秦国没有商鞅变法,不可能成就霸业。战国时期,各国无不变法图强,寻求自我强大,弱肉强食已经是战国时期的主流。秦国如果没有商鞅变法使得国力强盛
2024-06-28 15:25:00
战国七雄变法之争:为何秦国的“商鞅变法”能一枝独秀?
...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并统一天下,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过“商鞅变法”并不是战国唯一的变法,实际上战国七雄都曾进行变法,比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
2024-02-14 18:26:00
商鞅变法是如何改变秦国被魏吞并的命运的
...酝酿变法。借此机会,我们从春秋战国,七国争霸中了解商鞅为何变法,如何变法,及商鞅变法的利与弊。引言: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法制与地位。春秋战国之交,天下局势大变
2024-04-22 15:56:00
商鞅变法:铁血手段下的国家崛起与个人悲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人物——商鞅。作为秦国的实权相国,商鞅有着非同寻常的远见卓识。他清楚地意识到,要使秦国强盛,就必须先从内部着手,彻底铲除腐朽。因此,
2024-03-14 14:37:00
商鞅变法成功得益于魏国,其他诸国也不例外
...战国时代的主旋律。虽然提起战国的变法,人们多会想到商鞅变法,其实,"变法"并非是独独秦国一个国家的政策。最先变法的是魏国若论变法的成功,肯定是以秦国为先,可是如果论变法的首末
2023-06-25 10:29:00
商鞅变法:秦国崛起的双刃剑
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变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堪称典范。正是这场深刻的变革,使得秦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面貌的焕然一新,并为后来的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商鞅这位变革的推动者在取
2024-03-17 01: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