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强郁文
31岁二胎妈妈分娩时突发羊水栓塞,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大出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20余名医护历经22小时的生死营救,成功为年轻的妈妈保住了子宫。
一阵咳嗽后,产科“最凶险疾病”来临
1月6日下午14点44分,孕39周的王女士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产房待产时自然破水。一分钟后,她突然发出一阵咳嗽,陪伴在侧的产房助产组长石榴询问她是否不舒服时,她没有回应,而是烦躁地挥舞起手臂伴抽搐,随即意识不清。
“不好,可能是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产科突发、罕见且致命性并发症,可导致孕产妇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快速衰竭及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有人形象地将它比喻为“死神抽签”——没有任何预兆,出其不意地发生,几乎无法预防。
刻不容缓,石榴大声疾呼产房医生及手术麻醉科医护前来协助。产房医生迅速启动产科“五分钟剖宫产”紧急预案,一边推注抗过敏药物,一边迅速将产妇转至产房急诊手术间,同时通知产科副主任赵云和产科病区副主任陈湘漪,并联络启动全院多学科联合救治紧急预案。
一场惊心动魄的全院大抢救拉开了序幕。
消毒铺布、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插尿管、麻醉……陈湘漪带领医生团队开始手术。4分钟后,一个3320克的男婴顺利娩出。
早在多年前,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建立了“安全产房”的机制,产房内配备有手术室,有产科医生、助产士、麻醉医生和新生儿医生,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剖宫产手术。
“再支撑一会儿”,年轻妈妈保住了子宫
然而,产妇很快出现了剖宫产创面出血不凝,如不能及时纠正凝血功能并止血,不仅子宫需要切除,引发的多器官衰竭甚至会导致产妇死亡。
台上,陈湘漪和妇科副主任段洁快速进行髂动脉结扎、加压缝合等多种止血方法。台下,成人ICU主任甘泉、光谷院区成人ICU负责人吴攀负责产妇的循环管理。手术麻醉科副主任李娜带领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选择合适麻醉药物,保证氧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麻醉管理。
16时30分,伤口还在在渗血;在救治过程中,除了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还先后遇到了呼吸衰竭、心衰、少尿,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按照羊水栓塞常规抢救方法,这时候要考虑切除子宫止血。但专家们紧急讨论,这个妈妈那么年轻,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再多做一些努力,再支撑一会儿,尽力为她保住子宫。”光谷院区医疗办负责人廉红梅说,院区继续保障血制品的供应,支持救治。
17时35分,在输入了约4300毫升血制品后,产妇呼吸循环稳定,血尿变清,随后出现小凝血块创面停止了渗血。凝血功能障碍逐步改善,子宫保住了!19时18分,产妇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平稳。
从下午14时45分到晚上20时20分,先后有20多名医助护参与了这场“战斗”。“在台上站了近6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得累,开始是紧张,最后是激动。”陈湘漪说,走出产房手术室时,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医护彻夜守护,生死营救持续进行
手术完成后,产妇随即转入成人ICU。生死营救继续接力,多位专家守在ICU,一夜未眠。
次日上午10时,尝试减少镇静药物用量后,王女士逐渐恢复了部分意识。12时,经过22小时的奋战,王女士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意识完全恢复。
随后的几天里,ICU团队持续观察,看准时机,精准救治,王女士的各脏器功能、感染情况不断得以恢复和控制,无神经功能受损、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等并发症。
“我们很感谢患者家属,他们充分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廉红梅说,正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专家团队们更加有底气,完成了这场抢救。
11日,宝宝在新生儿科经过全面检查和治疗,情况良好,顺利出院。17日,王女士的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或已接近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器官功能的损伤。
(罗华荣 黄洁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