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20:26:00 来源:戏说三国

纵观明朝历史,一个强大的汉帝国被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所取代,多少让人有些惋惜。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明朝灭亡的原因,但大多将其归结为后期历代皇帝的荒淫无道。统治都的腐败固然可以认为是主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客观。而明朝根基的毁坏,实在是不全在朱明诸皇,从历史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防军事的长期废弛;二是后金崛起的原因。而这两个原因,都与历史上最为强势的两大商派——晋商和徽商有关,其中还牵扯到了两位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官。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晋商和徽商无疑是两个最大、最有名的商人派系。这两个商派在明清时期影响力巨大,他们经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素有“南徽北晋”之称。嘉靖朝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曾与友人纵论天下富豪,评出十七家最有钱的,而其中除了“山西三姓,徽州二姓”,剩下的全是帝戚勋贵,可见徽商晋商的财力。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明朝与北元势力基本上是沿长城防线长期处于对峙状态。元朝的残余势力逃到草原,联合漠北宗王时刻图谋着铁蹄南下,所以,那时明朝的边境局面仍然是非常紧张的。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在长城沿线由东往西设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重镇,右角称之为“九边”。而在九边部署了近八十多万军队,承担起几乎全部国防任务。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常言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庞大的军队,钱粮的供给和转动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饷银还好说,可要把粮草从内地长途转运到边塞,却是一件非常麻烦之事,同样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大多数粮食都消耗在路途上。按《大明会典.卷二十八》记载,明初九边每年需要粮食270多万石,要保障这两百多万石粮草的供给,对于大明廷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当然,朱洪武是要考虑这个问题,而诸大臣也都在动脑筋。洪武三年(1371年),山西行省给朱无璋上了一首折子,在凑折中说道:“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运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人米一石、太原仓人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什么意思呢?就是建议发动商人自己购粮,把粮食运输到边关,交接后可以领取一定量的盐引,再拿着盐引到产盐地兑换为盐来销售。而盐属于生活必需品,是稳赚不赔的暴利行业,历朝历代都是国家专营。如今能够通过纳粮获取盐的特卖权,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有实力的商人纷纷参与其中,尤其是晋商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朱元璋经过权衡同意了这个做法,史称为“开中法”。

“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明史.食货志》

“开中法”首先在大同施行,因此山西的商人们占据了天然的地理优势,他们开始是购买粮食送到边境,后来干脆直接在边境招募流民,开垦土地,自己种植粮食来换取盐引,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商屯”的由来。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开中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了为明朝带了相当时期的稳定。一是就地屯垦,免去了军粮长途转运的麻烦;二是可以收纳由于战乱而产生的流民,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三是能够让驻军就地受利,消除了滋扰地方的隐患,而且可以保障充足的粮草供给,保障了边境安全。可以说在当时的形势下,开中法无疑是比较先进的制度。

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开中法”让晋商大发其财,却侵犯了徽商们的利益。明清时期两淮产盐,而徽商们有实力的都是在做盐生意。但“开中法”的实施却让大量的晋商控制了盐引,无疑是断了徽商们的财路,他们又怎么能够很安分地坐看别人发财呢?而徽商要仿效晋商进行“商屯”或转动粮草获得盐引,由于地域关系,非常地不现实。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弘治五年(1492年),时任户部尚书叶淇更易盐法,他把“开中法”规定的“纳粮运边”改成“纳银运司”。原来想获取盐引,只要把粮食输送到边镇即可,而现在直接向在扬州等地的盐运司交纳银两,就可以换成盐引,然后再由国家拿这笔钱采购粮食,转动到边镇。

叶淇是淮安籍人,由于乡土人情,长期受盐商们惠顾,也不乏收受贿赂。所以,他的变法主要惠及的是徽商,因为扬州离徽州近而离山西远,从此徽州商人免去千里转运之忧,直接用银钱便可以购买盐引。这对于山西商人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

叶淇变法对整个明朝的稳定和后来的灭亡,埋下了无穷的后患。自从改为纳银运司后,边境商屯纷纷荒废,边商或南下或转行,造成边镇物价飞涨,边军苦不堪言,极大地削弱了九边军队的战力,而朝廷了不得不从其它地区运粮输边,一切又回到开中法实施以前。而且边军也时有劫掠现象发生,后金时期盟军劫掠满族部落,大致也与些有关。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商人还是要做生意的。而些的晋商们便将目标对准了边贸,当时最赚钱的行当,无疑是跟蒙古人做生意,但明朝与蒙古长期对峙隔阂,互市也是经常一关就是几十年,这一切都需要个契机。

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俺答汗之孙把那汉吉不满祖父抢其未婚妻,投降明朝。在交涉这一事件中,宣大总督王崇古提出了“封俺答,定朝贡,通互市”的和议政策,王崇古的提议得到了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张四维等人的赞同,而王崇古与张四维是舅甥关系,两家皆是晋商大贾,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照顾晋商的利益。

王崇古的父亲王瑶,伯父王观,兄长王崇义都是大商人,出自蒲州王家。而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叔父张遐龄,弟弟张四教也是大商人,出自蒲州张家。促成与俺答和议,与其说符合国家的利益,不如说是更符合自己家及晋商群体的利益。

明朝覆灭背后的商业暗战:晋商与徽商的权力游戏

自此之后,张家口逐渐成为最大的边贸市场,而在此地的商人里最大的八家,为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大家不仅与蒙古人做生意,万历末年辽东女真人兴起后,他们逐渐把贸易重心转向与女真。在明末清初的对峙中,他们视禁令于无物,由塞外向辽东走私盐铁粮布,换取后金入关劫掠来的赃物。满清入关后,顺治帝专门召见了这八大商人,投桃报李封他们为“皇商”,史称清初“八大皇商”。

“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后,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赐上方服馔。”——《万全县志》

据上而论,明朝的灭亡委实与晋商与徽商有很大的关系。徽商毁了明朝的军事根基,而晋商却无意间资助了满清。至于叶淇、王崇古二人,则以派系之争、以一已之利,不考虑边境的安全,支援了明朝的根基,实为明朝千古之罪人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百里山路“腌”成的臭鳜鱼,背后是徽商的百年沉浮
...“的,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地位一直不高。甚至在明朝,商人地位与优伶等同,连穿靴子的资格都没有。受历史认知所限,封建王朝始终没有认识到商人在搞活国家经济、促进商品流通中的重
2024-04-29 15:34:00
晋商、徽商、潮商:中国三大商帮的兴衰与影响
...业制品,促进了晋商的进一步发展。晋商的兴起,首先是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次,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当时已初具规模,这为晋商的发展提
2023-11-08 15:35:00
明朝的商人到底有多牛
...外,其他十三位都是直接靠权力身份获取的财富。晋商在明朝被称作“老晋商”,其身份是官商一体,父兄子侄在朝为官,亲属则垄断盐务和粮食运输等,例如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等。嘉靖朝首
2023-07-25 14:55:00
为什么晋商拜关公,而徽商拜朱子?看看吧
...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将视线投入到中国辽阔的历史中,晋商和徽商肯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这两地的商人同是经商求财,所拜的财神却不是一位。晋商拜关公,徽商拜朱熹。虽然心中的财神
2023-09-14 14:50:00
辉煌三百年的徽商是如何迅速衰落的?
...,由于从南北朝开始就不断有“衣冠南渡”,所以截止到明朝初年的时候,当地人口已经达到了58万之多,人口激增导致人均耕地断崖式下跌。其实这种人地矛盾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很常见,资源有
2025-04-29 13:15:00
赣商活跃了五百余年,为何清末时期衰落了?
...是其反证。②因此,至清代在江西商人进入的地区常有被晋商、徽商,甚至被闽、粤商人蚕食商权的情况发生。而且自清中期又接连出现了宁波商人、绍兴商人等新兴商人,不久又基于此出现了浙江
2023-07-12 11:04:00
徽商为何能在明清时期拓展壮大
徽商是与潮商、晋商并驾齐驱的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它崛起并兴盛于明清时期,与源远流长,背景雄厚的潮商与晋商不同,徽商突然性的发展壮大一直是中国商业经济史上最为人困惑也最使人亢奋的商业
2024-06-05 21:15:00
...这正是儒家思想在商业领域的运用。 笃守信用的徽商和晋商到了明清时期,商业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帮,尤以徽商和晋商最为有名。徽商和晋商的成功也与
2023-12-13 02:03:00
古代富商如何白手起家
...种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又以晋商、徽商的势力为最大。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称雄国内商界五百年之久,成就了诸多富商巨贾、商界精英;而徽商始于南宋,历史也十分
2023-12-26 07: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