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又是一年“吃春”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2 04: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又是一年“吃春”时

枸杞 选自《救荒本草》

【知味斋】

春天,是最美好的时节。冬天刚过,人们便急切地走出户外,去寻觅“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萌动,感受“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春天气息,观看“樱杏桃梨次第开”的春天景色。在这寻春、游春的人群中,有人既忙着赏春,还想着“吃春”。

有个成语“秀色可餐”,是说美丽的容姿可以让人如痴如醉,不思饮食,实则“秀色”只可饱眼福,不可饱食欲。自然界的“春色”就不同了,有的可供观赏,有的真可以吃到肚里去。

春来万物复苏,春韭嫩、羊角葱胖、莴苣香脆,可以说菜园里的蔬菜无一不鲜美;过了这个季节,许多常年可食的蔬菜,虽然没有春天头茬那么可口,却仍是人们菜篮子里的选购之物。山地、田野、溪边的野蔬就不是这样,它们大多是只有在春天才鲜嫩无比。苦菜、蒲公英叶嫩根肥,香椿头、枸杞头、花椒头、大小巢菜叶茎皆美,杨花、榆钱清香适口,若失其时,那特有的美味就不复存在,“吃春”确是经验之谈。

在我家乡“吃春”是个新词,春天吃野菜却是自古有之。有的是众人皆吃,不论丰年歉年,如荠菜、香椿头、马齿苋;有的仅是在灾荒年月才吃,如苦菜、商陆、柳芽。在正常年月,较多的野菜走上大众餐桌,才是近些年的事。不过,与当地生长的野菜种类相比,所吃还是不多,屈指可数。

家乡春天郊外沟沿、河边多见野生枸杞、小巢菜,一片片、一簇簇生机勃发,长势喜人,却少见有人采食。杜甫有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意境美,菜饭香,很招惹人的食欲,若用肉丝炖个枸杞头或小巢菜汤,吃碗白米饭,亦不无食春韭黄粱之喜。天赐之“春”,为什么没人去吃呢?看来还是对野菜了解甚少之故。前几年我经常把采摘的枸杞头、小巢菜分送给亲友品尝,借以传递吃春的信息。

明代王西楼在《野菜谱》说枸杞头“采春采夏还采秋”,这是对救荒而言,与吃草根树皮相比,无论什么时候枸杞头的绿叶都如珍馐一般;若与春天的茎芽相比,休说采夏,就是采自秋末冬初的小阳春之时,其嫩、味都相差甚大,小巢菜也是如此。在家乡鲁南采食枸杞头、小巢菜,“吃春”“吃秋”,我有亲身体验。

“吃春”一词,或许是由“咬春”变化而来。明《酌中志》说北京,“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清《帝京岁时纪胜》说,“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明清年间,京城的人就在咬春?既然“春”可以“咬”,有人就想到“春”也可以“吃”,并且不限在立春之日,而是一个春季。现今各种媒体传播也快,“吃春”已是广为人知。

这些年春天,不论是独自郊外出游,还是和三两同好踏青,我大都带着剜野菜的用具,有机会就剜一点,或采一点时鲜野蔬,尽可能把“春”带回家中,给餐桌添上几分“春色”。

古代有人为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不但要“寻春须是先春早”,而且还要“春且住”,不想让美好的春天匆匆离去。然而“节物相催各自新”,春毕竟是留不住的,文士们只好把春写在书里,画在纸上,记在心中。

自从认识到野蔬的好处,我就想着能否把“春”储存起来,以便多享用些时日。实际上这事前人已经做了,如把香椿头用盐腌起来,把有些野菜晾干存放,只是都解决不了保鲜的问题,当然又多了食用野蔬的另一种风味。怎么解决吃春者的各有所需呢?好在如今的冰箱、冰柜能帮助我们家庭留春。每年春天,我把杨花、香椿头、小巢菜烫过,立即放入凉水中,待冷却去水后,装进保鲜袋再放入冰箱冷冻起来。如此存放,颜色较鲜,味道基本不变。寒冬时节,能够吃上春天自家保存的野蔬,而且还比较鲜嫩,自然会喜从中来,食欲大增。

我曾尝试过冷冻春笋,不论竹笋还是毛笋,不论用什么办法,其鲜味总是保存不住;枸杞头更是奇特,在汤盆里鲜绿诱人,可是烫过后不放入凉水里会变黑,放进凉水里也会变黑,想保存其绿色并不容易。看来有些菜蔬想原汁原味地享用它,非适得其时不可。“春”,只能吃在春天。

(作者:孙南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来野菜香,“毒菜”不能尝
...之后,越来越多的野菜上市,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陆续出现在市民的饭桌上。南京人素来爱吃野菜,不仅味美新鲜,更富含多种营养。但并非每种“野菜”都可食用,春菜
2025-02-18 07:45:00
“七头一脑”长势好,菜场大户日销三四吨
...(马兰头、枸杞头、荠菜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香椿头和菊花脑)日上市量约5吨,除香椿头外,其他“七头一脑”每公斤价格均比去年便宜1—2元。17日上午9时,众彩市场地产蔬菜
2025-03-19 10:38:00
...。”香椿芽是中国独有的树生菜。“三月八,吃椿芽”,香椿头拌豆腐,是上海老一辈爱吃的素食。父母健在时,常从南货店包一枝回家,那是下重盐腌过的,色呈暗绿,貌不惊人。洗过切碎,拌嫩
2023-01-24 05:35:00
舌尖上的谷雨
...香而馥。”(《素食说略》)而香椿煎蛋、香椿炒腊肉、香椿头花生米等精巧搭配,更是让这一简单时蔬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常客。有人还将香椿制作成调味料。据清代医学家顾仲《养小录》记载
2023-04-21 05:27:00
时令春菜已上市,市民尝鲜热情高
...货”来说,这样的价格早就见怪不怪了。“刚上市的头茬香椿头,价格肯定高的。所以这两天我也不敢多进货,如果有熟客来预定,我就进一点。”摊主表示,一般顾客也就买个两三两,回去炒个鸡
2023-02-11 20:28:00
...南京人最偏爱的野菜当属“七头一脑”,也就是荠菜头、香椿头、小蒜头、枸杞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和菊花脑。12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东郊刚走出下马坊地铁站不远,就碰到了市民
2023-03-14 11:18:00
新城小学南校区“四季课程”上新
...是出了名的。说起野菜,南京人如数家珍,例如马兰头、香椿头、枸杞头、菊花脑等组合成的“七头一脑”。 对于一个个小南京人、新南京人来说,了解一下南京的野菜,是一节必修课。活动前,
2024-04-12 05:19:00
江南初春十大常见野菜食疗参考指南,你用得到
...敏的物质,某些特殊体质的人群食用后易引起过敏。4、香椿头食疗功效: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食用禁忌:虚寒体质的读者朋友不宜多吃。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
2024-04-02 17:24:00
苏州姑苏区玉景湾社区党支部举行“咬春”活动
...“不时不食”,在春分时节尤爱“七头一脑”,其中就有香椿头,这正是刘洪霞的“心头好”,是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吃香椿被称为“咬春”,吃上一口香椿头,才算“咬住”了春天。据她介绍,白
2024-03-20 09: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方便面的成份及热量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小麦面粉、棕榈油、调味酱和脱水蔬菜叶等,方便面因其美味、方便,从一诞生就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方便面是没有什么营养的 面食都是由小麦制作的
2025-04-02 21:18:00
苦瓜减肥的副作用
苦瓜减肥的速度不会很块的,由于食用苦瓜而减少了三餐的摄入,再加上苦瓜本身的减肥效果,才是加快减肥速度正确原因,不过,不要把苦瓜当做心理安慰
2025-04-02 22:25:00
守护生命起点,共筑幸福未来 婚前孕前保健门诊开启科学优生新篇章
在生命孕育的旅程中,科学的婚前孕前保健是优生优育的基石,是对家庭幸福的长远承诺,更是奠定未来母婴健康的关键节点。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
2025-04-03 03:03:00
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要求,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一、清退范围:既往在医院存有门诊预交金的患者
2025-04-03 03:04:00
医生提醒:体检不做这5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王大爷今年68岁,因为体检的事和家人闹了不小矛盾,按说这个年纪定期体检也是好事,但他却觉得这个年纪检不检查什么的,“无知者无畏”
2025-04-03 03:45:00
探访减肥训练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喊你“体重管理”!科学减重助力全民健康——探访减肥训练营张闻迪  廖睿灵学员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家减肥训练营里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
2025-04-03 05:33:00
“减脂课”,开设更要开好(纵横)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桑  翔阳春好风景,减脂正当时。最近,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多所高校开设“减脂课”一事引发热议。因教学效果显著
2025-04-03 05:55:00
黑青稞闯出特色市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万 李日前,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叶巴社区举行开耕仪式,种下黑青稞种子,也种下新一年丰收致富的希望
2025-04-03 05:55:00
小镇上藏着一座农业“芯片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四川日报记者  任紫鑫  张红霞在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春风拂过连片油菜田。四川油菜创新团队专家丁磊蹲在田埂上
2025-04-03 05:55:00
喝奶茶,怎么辨别“科技与狠活”?(服务窗·读懂食品添加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欣悦奶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剂?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针对这些问题
2025-04-03 05:56:00
“我的使命是和患者在一起”(履职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程 龙周一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实验室组会,周二、周四在手术室,一台手术下来经常七八个小时,周三
2025-04-03 06: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2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
2025-04-03 06:13:00
对话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神外专家: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医学未来?
(来源 / pixabay)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科技加速迭代,医学领域随之迎来格局重构。手术机器人的诞生极大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2025-04-03 06:59:00
黄葛树丨刘燕子: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
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文/刘燕子小时候,关于春天的怀想,最清晰的就是清明菜粑了。几场春雨,被寒风吹紧的泥土变得松软。每一片田土
2025-04-03 07:01:00
科学饮食助力抗癌之路
韦佳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部外科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免疫力降低等副作用
2025-04-03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