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曾有两个人用过“七星灯借寿”,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人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11: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凭借着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而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也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点七星灯借寿一事,更是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据记载,历史上曾有两个人用过“七星灯借寿”,诸葛亮败了,另一人却成功了。那么,这到底是哪位历史人物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七星灯是何物。

历史上曾有两个人用过“七星灯借寿”,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人是谁

北斗七星,源于古代先民的天文星象崇拜,所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认为人的性命祸福,与天上的北斗七星,息息相关。而七星灯,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七星灯与北斗七星相对应。

古代传说,每个人都是有自己本命星君的,只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君,然后点上一盏本命灯,外围点上七盏大灯,七七四十九盏小灯,然后七日之内保证灯不灭,就可以向天借寿。

这种方法,从商周时代开始,就一直流传下来。东汉末年,豪强并起,诸葛亮遵先帝刘备遗志,北上讨伐曹魏,六出祁山,因过度操劳病倒;自知命不久矣的诸葛亮,想着大业未成,蜀国还处于危机四伏中,于是就用七星灯借寿,可惜被贸然进账的魏延掀起的一阵风,把诸葛亮的本命灯扑灭了,诸葛亮见本命灯灭,知道自己借寿失败了,不久,病逝在五丈原。

历史上曾有两个人用过“七星灯借寿”,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人是谁

其实,这失败的原因,诸葛亮自己也明白。他在与孟获战斗时,便利用火计,焚烧数万藤甲兵。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他却哭着道出:“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除此外,还有火烧赤壁、火烧新野等等,伤及无辜较多,手段过于有违天道,这也是诸葛亮借寿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诸葛亮使用七星灯借寿失败了,但是在明朝,却另有一个人,使用此方法成功借寿。他就是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

刘伯温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第一谋臣。他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智囊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伯温被誉为聪明才智能与诸葛亮齐名。据明史记载,明朝的老百姓,将刘伯温奉为“神人”,他料事如神,有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甚至有的人觉得,刘伯温比诸葛亮更聪明。

历史上曾有两个人用过“七星灯借寿”,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人是谁

作为朱元璋身边的军师,可以说没有刘伯温,朱元璋就没有那么快可以称帝。刘伯温此人擅长占卜,他能在朱元璋身边混那么久,就是因为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

但是,刘伯温也遇到了跟诸葛亮一样的选择,就是朱元璋根基维稳,还未成帝,他却病入膏肓。为了辅佐朱元璋,他想起了当年诸葛亮失败的七星灯借寿之法,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试试。刘伯温找到了自己的本命星君位置,点上了大灯和小灯,没想到的是,刘伯温居然借寿成功,多活了十二年。

刘伯温靠着这12年,终于帮助朱元璋,灭了元朝和张士诚等人,建立了明朝。朱元璋登上了帝位后,刘伯温也成了伴龙之臣。后来因为朱元璋乱杀功臣,刘伯温也受到了牵连,最终疾病不治,死在了家中。

要说诸葛亮与刘伯温,为何一人借寿成功,一人借寿失败,也许是天意难违,气运如此。明朝当立,刘伯温因为要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所以天不要他亡;而诸葛亮当时的情况,蜀国气数已尽,所以也就借寿失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孔明为何在七星灯续命时失败?
...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论计谋以诸葛亮为首,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人力终究不能胜天,虽然三国有句话说“卧龙
2023-10-27 15:15:00
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古人有成功的先例吗
相传诸葛亮临死前,曾经摆下七星灯,想要为自己续命,但是最终却失败了,诸葛亮一命呜呼。然而后来却有另外一个人,同样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而且最终还成功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其实七星灯续
2023-08-03 19:39:00
诸葛亮在病逝前曾点燃49盏灯,表面为续命,实则暗含两大毒计
...灯续命术”。这种法术在历史上颇为知名,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五丈原,就曾经尝试过这种法术。但诸葛亮使用七星灯真的是为了续命吗?三国鼎立,英雄辈出。诸葛亮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了蜀汉的
2024-02-27 07:46:00
诸葛亮在病逝前为何点燃49盏灯
...身份合二为一,人们心中一定会浮现出一个名字,那就是诸葛亮。三国结束后的将近两千年中,诸葛亮一直都是历朝历代君王最想要的那种优质臣子,文人们也总是将自己一展宏图的愿望寄托于刘备
2024-02-20 21:13:00
诸葛亮发明的奇阵“八阵图”,千年仅有一人识破,为何不敢破阵
说起三国诸葛亮,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尤其是《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渲染成了一个半神的角色,“借东风”、“定阴阳”、“七星灯”、“八阵图”,简直是无所不能。诸葛亮之所以以一个“
2024-05-11 21:11:00
朱元璋赞刘伯温是再世诸葛亮被怒怼
诸葛亮之前,君王枭雄称呼自己的谋士,多以良、平而赞之,诸葛亮之后,多称呼其有再世诸葛亮的才干!在民间传言中,刘伯温是诸葛亮之后,近千年内最杰出的谋士,在许多本领上,他们都有许多共
2023-09-13 04:54:00
魏延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关羽却对他惺惺相惜是为何?
...以及很多电视剧中,魏延被描述为一个口是心非的反派。诸葛亮没能用七星灯续命,因为魏延鲁莽的打断了他续命的过程。在正史看来,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似乎并没有让魏延身居要职。但“五虎将
2023-03-08 10:53:00
如果没有魏延干挠,诸葛亮真的可以续命吗
对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
2023-06-06 15:48:00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为啥成了妖道般的模样
一、让人分裂的诸葛亮谈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总会让人“分裂”,一面在史书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一面在《三国演义》中,向老天爷借个东风玩一玩,两军阵前一统嘴炮“轰”王朗,就是临死前
2024-04-13 20: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