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祖顺——
静下心来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祖顺。 半岛全媒体记者张彤
在学生们面前,面容和蔼的黄校长永远是那么可爱。无论是在初中学校还是在职业学校,作为校长,黄祖顺对学生的那颗真心从未改变。他对老师们叮嘱最多的是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而他对学生也非常坦诚、有耐心。他常说,教育要坚守,不能搞花架子。
今年55岁的黄祖顺是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已经从教37年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自2009年担任校长以来,他便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努力让校园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师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1987年,青岛师范学校毕业的黄祖顺成为崂山县北曲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带毕业班,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也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学成归来。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仅仅参加工作三年的他便成为了语文组教研组长,是当时组里十三个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我们教研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很上进,也很有活力,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而黄祖顺的工作能力也在那段时间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黄祖顺分别在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区教体局职教科、办公室工作过,后又担任了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和天泰城学校校长。“2009年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刚刚成立,作为一名新校的校长,教学成绩、师生管理、校园建设等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走上校长岗位后,他深深知道职务的提升并不能水涨船高地驱动能力的提高,而校长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品格的厚度和专业水平的高度。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师德修养,一方面提升教学能力,认真和刻苦是他工作的基本态度。他也在上任之初便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像抓中考一样抓学生的日常管理”的理念。“我们努力了三年,也期待了三年,我们的首届学生并没有让我们失望,那一年的中考直升生录取率全区最高。”黄祖顺对此颇为自豪,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
2017年,黄祖顺从实验二中这所初中学校来到了九年一贯制的天泰城学校担任校长。2020年,他又带着满腔豪情走进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了职业教育的耕耘……“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虽说黄祖顺走过的岗位比较多,但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无论在哪里,他都会扑下身子,放低姿态,把教职工和学生放在心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上,只有当你真正对一件事感兴趣,才能做到卓越。”
做职业教育的探索者
刚到城阳区职业中专的第一个月,黄祖顺没有片刻空闲,做调研、定目标、制计划……
城阳区职业中专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有着66年历史的老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融六艺达四方”为办学理念,培养的学生在汽修、学前教育、建筑等相关专业领域卓有成绩。“作为校长,都想把学校办好。我认为新任校长要在学校原有的理念下进行传承、探索、发扬、创新。”基于此,黄祖顺提出学校发展的新目标:建设一所规范有序、人文精细、品质活力的现代化中职学校。
“在大家眼中,职业学校的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人素质好像都比不上普通高中生,但事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类型的教育,各有侧重。职业教育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平台。”黄祖顺觉得职业教育更侧重技能培养,也是从社会对工匠的需求出发,培养复合型人才。
这些年来,黄祖顺带领着学校不断打造优势骨干专业,现在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建筑工程施工3个专业为省、市级骨干专业。他还建立了四级名师梯队,山东省名师工作室、青岛市名师工作室、城阳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先后挂牌成立。为了多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他不断探索,拓展联合办学领域,产教深度融合,为学生成才提供多元选择。
“每一块金牌都来之不易。”黄祖顺回忆说,2021年技能大赛改革,从50多个项目压缩到19个项目,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去年8月份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是一个全新的赛项,首次采用“师生同赛”的创新型竞赛设计思路。“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设备,也没有场地,难度大,也很有压力。从接到通知到参加国赛,准备时间只有三个多月,正值天热的时候,参赛的师生三人吃住在学校,白天晚上奋战,最终争得了这枚非常宝贵的金牌。”黄祖顺自豪地说道。学校连续12年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14枚金牌、23枚银牌、12枚铜牌;近几年在市级比赛中获得80余枚金牌、60余枚银牌。
被肯定的青春才能释放出无限的力量
“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得金牌,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时候更需要被肯定。那我们便通过体育节、艺术节等各种特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释放青春,展示风采。”在黄祖顺看来,中学生应该阳光自信,脸上有笑容,眼里有光。
在黄祖顺的带动下,城阳区职业中专的活动贯穿全年,每一个大型活动都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这让整个校园都活了起来。“在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寻到了价值,老师们也积聚了力量、找到了归属感。”让他最为难忘的是他在职专举办的第一届毕业典礼。“以前因涉及到学生的分段实习,毕业典礼一直没有正儿八经搞过。这一次,我们筹备了很长时间,将这一届的毕业生都召集了回来,有节目演出,有临别赠言……尤其是在临别赠言时,师生几度哽咽,这让我非常感动。”黄祖顺说,那一次毕业典礼,不仅加深了学生与母校间的感情,更增加了学生对于学校的荣誉感。
黄祖顺还带领着老师们对学校近三十年的大事记进行了梳理,讲好职专故事。1990年前后,全体老师参与校改,义务劳动;2000年前后,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上了新台阶;2010年前后,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汽修专业拿了全校第一块金牌……在回顾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师生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激发内心的感动,感受城阳区职业中专的历史厚重。
这些年,学校在体育艺术活动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区长杯”体育艺术系列比赛中共获40余个一等奖,女子排球队获得高中女子组12连冠,青岛市中学生排球联赛女子组9连冠,健美操队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50余个奖项……“这些荣誉是属于孩子们的,每次看到他们获奖时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不知不觉,黄祖顺已在教育岗位上度过了37年,也荣获城阳区劳动模范、青岛市名校长、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公民等不少的荣誉。当看到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他的心中满是欣慰。“做老师就是这样,看到学生成长,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黄祖顺说,要用心教育,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花开的时候,有师生的笑声,也有自己的心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