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5月19日,2025年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大联动(洛阳分会场)活动在河南省洛阳市体育中心广场举行。
李卫超摄(人民视觉)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晶,根植于2000多年的太极哲学与中华养生智慧。它不仅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拳种,更是文化自信和全民健康理念的重要载体。
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在清代中晚期逐步发展成熟,其技击思想融合了阴阳变化之道,具有传统文化性、文明技击性和生态包容性。如今,太极拳完成了从搏击术向健身术、修身术的转变,成为促进身心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太极拳的发展,“守正”是根基。太极拳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精粹,既是哲学拳、文化拳,也是养生拳、技击拳,是中华文化综合表达的一种形式。太极拳守的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传承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其技击精髓,如“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等,体现了“道技合一”的境界。从“着熟”到“懂劲”再到“神明”,是太极拳修炼者不断追求的方向。
当前太极拳的发展面临核心技法弱化的风险,因此追本溯源、坚守传统、强化练养悟,是当下“守正”的关键任务。太极拳各流派形成的经典套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应得到系统梳理与妥善保护。
太极拳的发展,“创新”是方向。太极拳必须与时代同频,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历史上,24式简化太极拳、竞技太极拳、太极八法五步等,都是顺应时代节奏的成果,使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体育竞技和文化传播等领域焕发新活力。
在养生方面,太极拳强调形神合一、动静结合、气血调和。通过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促进经络畅通,调节脏腑功能,提升身体素质与生命质量,是当代康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不仅锤炼体魄,更塑造人格。它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一种端庄、儒雅、内敛、坚韧的君子气质。
新时代的太极拳习练者,应以传播正能量、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己任,用太极之“道”与“技”带动更多人投身体育、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助力全民健康和文化自信建设。
太极文化崇尚阴阳互济、守中达变,为打破思维定式、拓展认知空间提供了中国智慧。太极拳的创新,不应局限于拳法套路之内,而应走向跨界融合、文化赋能的广阔空间。如今,在康养、文旅、教育、文创等多个领域,太极文化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太极+”的思路推动文化、健康、产业等多元融合,走出一条太极拳赋能个体健康、中医康养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共生的创新之路。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太极拳应在传承中提升,在融合中发展,在开放中传播,续写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与世界故事。
(作者系陕西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