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老样子,豆花鱼火锅!”
8月26日上午11点,来自四川的避暑游客刘东,熟门熟路地走进百里杜鹃鹏程街道桥头社区“小桥流水人家”农家乐。
话音刚落,店主黄天庆便笑着应和:“好嘞,刘大哥,您和嫂子今天来得早!”
这温馨的场景,是百里杜鹃避暑季里无数寻常片段中的一个,却折射出当地避暑旅游的火热,以及在政府推动下,“凉资源”向“热产业”转化的生动实践。
刘东夫妇已是百里杜鹃的“老常客”,连续多年来此旅居避暑,如今更是把黄天庆的农家乐当成了“饭厅”。
“来早点,吃饭的人少,不那么拥挤。”刘东坐在院墙下的遮阳伞下,和正在厨房忙活的黄天庆隔空聊了起来。
“今年打算住到多久?”
“九月底吧!老家那边还热,还想多吃几顿你家的好味道。”刘东话语间,满是对百里杜鹃的喜爱。
黄天庆的农家乐自2019年开业以来,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每逢避暑季,更是火爆异常。
“自开业至今,我们始终坚持菜品不涨价,凭借稳定的价格和优质的口味,赢得了顾客认可。”黄天庆一边切着鱼片,一边说,“今年截至目前,营业额已达到50万元。”
而这红火的生意,离不开百里杜鹃避暑旅游的蓬勃发展,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刚开始创业开店时,心里还没底。”黄天庆坦言,“家乡搞避暑旅游,鼓励大家创业,我们才敢迈出这一步。没想到这几年,避暑季和花季时,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黄天庆看来,自家生意的红火,除了依托百里杜鹃得天独厚的清凉资源,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更是关键助力。
“我们这些餐饮商家,每年都要参加政府组织的安全应急、服务礼仪、经营管理培训。”黄天庆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通过培训,大家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游客来避暑自然更满意。”
正是这些实打实的培训,让像黄天庆一样的经营者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打造了更舒心的消费环境。
不仅如此,为了让游客在百里杜鹃“吃好、住好、玩好”,当地政府还在避暑季精心策划了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
“6月到9月,这边要举行山地自行车赛、千人乌蒙欢歌及篝火狂欢等,大大小小有好几十场活动。”黄天庆介绍道。
刘东对此也深有感触:“每年的篝火晚会,几万人一起跳舞,热闹得很!这几年住在这边,体验越来越好,不仅有美景、美食,还有各种精彩活动,我都把这儿当成第二故乡了。”
说话间,农家乐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黄天庆开始忙着招呼新到的顾客。
“就是这个味儿!太香了!”热气腾腾的豆花鱼火锅端上桌,刘东深吸一口气,赞叹道。
黄天庆笑着揭秘:“鱼是自家用冷水养的,豆花是当地农民用酸汤点的,所以味道才够正宗。”
一顿饭下来,2斤鱼加1个菜,花费还不到100元,刘东结账时忍不住称赞:“划算!明天还来你家吃饭,就喜欢这味道。”
近年来,随着百里杜鹃避暑旅游的持续火热,像“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红火的小生意遍地开花。当地群众依托得天独厚的清凉资源,日子越过越红火。
数据显示,目前百里杜鹃已有餐饮服务经营主体400余家、餐位3万余个,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用餐需求。今年避暑季自6月以来,百里杜鹃已接待避暑游客190余万人次。避暑游客不仅带火了当地的餐饮行业,还拉动了住宿、零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