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4 16:24:00 来源:钱江晚报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

“今天是抗癌的第131天,使用了特殊疗法后,疼痛感减轻了很多,医生说生存时间有希望延长很久……”近日,在某视频网站上,一位30岁左右的博主,分享其抗癌经历的Vlog,受到不少网友关注。网友评论大都是暖心的鼓励,“加油”、“希望你能恢复健康”、“看到你的乐观觉得我面对的困难都不算什么了”。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用视频记录抗癌生活的博主数越来越多。除了分享对抗病魔经历,鼓励网友积极面对生活,也有不少博主坦言,希望通过分享视频赚取治疗费用,以求与癌症长期“共存”。

事实上,在癌症逐渐年轻化,生存率越来越高,生存时间越来越长的现在,癌症被熬成“慢性病”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如何与癌症共存,也成为了一些患者面临的新课题。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

近十年国内患癌5年存活率提升10个百分点,癌症慢病化趋势显现

在今年4月召开的2023年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上,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06万,按发病例数计,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等。

与此同时,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癌症五年生存率达到40.5%左右,相较于10年前30.9%的生存率,增加近10个百分点。长期带癌生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癌症在我国已经熬成慢性病#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生存率的提高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早发癌症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癌症发病的年轻化趋势提高,但同时也让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可能,极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并进一步体现在了癌症生存率上;另一方面,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以及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的推广,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有了明显提升。

并且最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的姚震旦副主任也表示,癌症并不是罕见病,它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癌症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年乃至青年的瘤症发生率也在升高。癌症并不等于绝症,通过正规的治疗,癌症完全是可防可治的疾病,随着治疗效果的不断进步,癌症已表现出慢病化的趋势。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

事实上不但是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癌症慢病化”甚至已成为全球的趋势。日本、美国等在癌症领域的相关研究,也佐证了癌症熬成“慢性病”的趋势。据日本国力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该国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10年后生存率为53.3%,其中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最高,分别达到84.3%和83.1%。

2022年美国《2022癌症治疗和生存统计》指出,癌症生存者中,53%的人在过去10年内确诊,18%的人生存期超过20年。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

经济实力考验与癌症“共存”下的生活质量

“尽管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与癌症共存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明显的趋势。”业内人士表示,但这也带来了新的考验,癌症的复发风险并不低,面对可能发生的转移、复发、新发等情况,癌症患者的经济能力,成为影响带癌生活质量的一大关键问题。

根据《柳叶刀》杂志2016年发布的一项实证研究显示,在中国,肺癌、胃癌等六种常见癌症人均年治疗费用约为6.8万元。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一个四口之家年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近10万。如果加重有一个癌症患者,治疗费用将会严重挤占正常生活的份额。

对此,中国人保健康精算师曾莹表示,“恶性肿瘤想要完全进行根治非常困难,部分患者还会因为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如何帮助患者减轻治疗带来的长期经济负担,是癌症‘慢性病’化以后的一大重要考验。”

“拍摄Vlog自助或许是一种方式,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记录抗癌经历视频走红的现象,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的人士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给自己强化对于癌症等重疾的风险保障。当然,我们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癌症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肿瘤防控全周期覆盖,最大程度降低肿瘤危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潮新闻记者 张云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晚期肺癌到癌症消失,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三个忠告
...也并非无药可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将癌症视为一种慢性病。以美国为例,近年来,该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80%,平均存活时间超过10年,比一些慢
2023-10-29 11:29:00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这些抗癌知识你需要了解→
...常重要的癌症是一种“急”病吗?癌症是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
2023-02-04 13:48:00
...出,越来越多的人与癌共生,癌症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病。癌症的康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癌症患者的康复工作中,通过互助、关爱的形式,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癌症
2023-06-21 10:40:00
为什么斐济的患癌率低?从生活习惯中也许能找到原因
...体内的胆固醇的量,同时对于可以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平时喜欢游泳,作为一个岛国,斐济人几乎没有不会游泳的,平时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游泳、潜水以及海上冲浪等,平时喜欢游泳
2022-12-22 21:47:00
普及癌症防治知识  传播科学抗癌理念
...层次、立体化癌症防治体系,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遏制癌症危害,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活动现场,雨城区人民医院肝胆
2023-04-20 08:23:00
食道鳞癌可以治愈吗?该如何治疗?又该如何预防?参考下
癌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与同为慢性病的一些末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比,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还要高一些。国际抗癌联盟还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
2023-02-12 21:29:00
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肿瘤预防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
...瘤+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癌+肉瘤恶性肿瘤=癌症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可防可治癌症,也称为恶性肿瘤,是一类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
2025-04-18 10:20:00
我国提出的癌症十大警号,望知晓
...烟”的环境中,同样会增加肺部癌变风险,也会增加多种慢性病几率,所以戒烟及时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身边的亲朋好友负责。——“我的防癌症秘方只有一条——保持愉悦的心情”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06-01 05:31:00
...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逐渐转变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做好三级预防,科学防治肿瘤,有助于打赢健康保卫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主任胡毅介绍,研究表明,采取
2023-04-21 03: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用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幽默语录火遍全网,6元鸡排卖出60元的情绪价值,其幽默风趣的经营方式和真诚服务近期引发网络广泛热议
2025-10-09 10:00:00
冠军揭榜!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圆满结束!
10月5日,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在四川省德阳市圆满闭幕。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支大学组队伍以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2025-10-09 10:49:00
胡欣红据媒体报道,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一夜之间从“宠儿”变为“弃儿”。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未卖完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
2025-10-09 10:49: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央政法委网站消息,2025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2025-10-09 10:56:00
宏昆集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 共绘“陆地游轮”品牌发展新蓝图
9月27日,宏昆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品牌战略规划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宏昆酒店集团董事长兼CEO叶漫青、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2025-10-09 10:56: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书院·阅莱阅好 悦读秋韵】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举行“家国同庆·书香传情”阅读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农家书屋内书声琅琅、笑语盈盈,一场以“家国同庆·书香传情”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行
2025-10-09 10:28:00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64】在金融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2025-10-09 09:29:00
国庆坚守“医”线 | 看不见的战场,离不开的“侦察兵”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十月,红旗飘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朋友圈里,是各地的美景美食;欢声笑语中,是阖家团圆的幸福。然而,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个地方
2025-10-09 10:28:00
画里有话|教育的“桥”不该由跪下的身体搭成
近日,河南郑州中牟县某学校班级组织的“愧疚教育”活动引发热议。活动中,家长们跪成一排,学生蒙眼从家长背上踩过。有女生摘开眼罩后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
2025-10-09 09:2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随着国庆中秋假期收官,不少市民将回归工作模式。回顾这个假期,他们没有经历旅途的奔波,却在熟悉的城市里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2025-10-09 07:26:00
以传统文化凝聚侨心、联结两岸,栖霞区两场中秋主题活动接连举办一轮“中秋月”,照进游子心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朱国磊)近日
2025-10-09 07:32:00
AI-AR导航定位“精准打靶”肺结节这项全国首例手术操作更便捷、更安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潘相龙吴怡“本还在为术前多闯一道‘难关’而忧虑
2025-10-09 07:33:00
高淳蟹,行天下
“捆”住新鲜,“扎”起财富!高淳蟹,行天下日前,高淳区固城街道蟹农忙着分拣、捆扎刚捕捞的螃蟹,通过物流销往全国。通讯员魏宏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10-09 07:32:00
这个假期被江西“暖”到了(图)
金秋十月,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江西不仅以青山绿水迎接八方来客,更用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温暖瞬间
2025-10-09 05:14:00
“注水肉”最高可处货值20倍罚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肉品安全关乎百姓餐桌与健康。近日,《江西省家畜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2025-10-09 0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