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导入共同缔造理念 优化农业“命脉”管护
枝江市农水设施步入共建共管共享轨道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郑玮)“双抢”前后,年产亿斤粮食的枝江市问安镇,537公里畅达田畈的末级渠系终于派上了用场。全镇通过水库防水、长江提水,14万亩农作物没有出现旱象。
枝江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熊翠玲说:“遇旱不干、遇雨不涝的背后,满满都是农水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神奇力量!”
枝江市是久负盛名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为实现旱涝保收,枝江市兴修55座中小型水库、1.56万口容积500立方米以上的村级堰塘,总库容2亿立方米。各级财政投资建成的排灌站达304处,总装机3.7万千瓦。全市配套建成的农业排灌渠道总长5020公里、建筑物2万个。
如此庞大的农水设施,若单靠水利部门管理,显然力不从心。为让这些属性为“公共”的农业生产“命脉”设施建管并重,制胜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枝江市水利部门创造性地导入共同缔造理念,做实精细管护无缝覆盖,实现了“千钧担子大众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市镇两级在硬化河湖库长制、管好重大农水设施的同时,让村级效仿对应,为每段渠道、每口堰塘、每座泵站物色了渠长、塘长、站长。全市共选聘600名有能力、肯负责的农民就地走上公益性岗位,成了集农水设施管护员、乡村道路养护员、村级环卫保洁员于一身的“三员合一”财政补助对象,与“三长”合力管护所在村落的末级渠系、小型堰塘、排管泵站。
农水设施成为农友认知上的公共设施后,哪里需要补救,随时就有响应,渠系畅通、堰塘安全、泵站保养等问题均迎刃而解。去冬今春,全市共有70多个村向水利部门报备后,自主完成了100多口堰塘的清淤扩容。村级公共堰塘顺利退出渔业承包养殖收归集体所有,过去频发的个人囤水与村民用水纠纷因此终结。
为巩固发展农水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成果,今年,枝江市委、市政府还把分级管护绩效纳入了市镇村三级党务、政务考评内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