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iPhone15发布会后,熬夜看到凌晨三点的网友又开始了一个精彩的玩梗日。
所谓“苹果式震撼”,就算被吐槽声音也都是最大的。
当然,最终关注的当然是价格。
新品一出,有人立刻拉出三页Excel对比国行和海外版、电商版iPhone的价格对比,准备趁着接下来的小长假出游和购物节优惠,能省一点是一点。
也有人立刻关注上一代iPhone14降价幅度,专门“反向迭代”只图省一个老款手机的价格差。
受抠门驱使的(划掉)人们,甚至还专门衍生出了一群“回血派”:
新手机还没下单,旧手机已经找好售卖渠道,熬夜计算回收价差。
01
今年最火的理财变现产品,
是我家的旧手机
顾名思义,“回血”指的就是一群年轻人在斥巨资买了新款手机,成为OOTD里最贵的单品后。
第一件事儿不是发帖晒自己有了新手机,而是琢磨如何把旧手机多卖点钱。
从不忘羊毛要靠努力一把把薅下来的,主打一个:花大钱,抠小门。
他们早早就开始对比苹果官网和各大电子产品回收平台的价格,毕竟新手机是可以慢慢对比挑选的,旧手机可是在家放一天就折旧一点的。
还总结出了各个代际、各个颜色手机的保值率:比如买爆款流行色不如买白色,因为划痕不明显,卖出去的时候成色好。
又或根据网上的教学贴奔走相告,劝你最好在电池使用寿命还有81%的时候找准时机卖掉。
二手圈今年最新的潮流是iPhone XS和iPhone 5S翻红,甚至因为拍照模糊成“手机版CCD”,有越老的机器越吃香之势。
年轻人纷纷翻箱倒柜找出已经积灰多年的旧手机,当做“理财产品”出手。
比如iPhoneXS虽然已经是2018年发售的产品,高配、轻瑕版本的机子在二手平台上的官方估价依然能到1800块。
“今年最火的变现工具,是我家的旧手机。”
“工作会辜负你,基金会背刺你,保值率最高的那几款手机不会。”
当年轻人绞尽脑汁,为好不容易又鼓起来一点儿的钱包高喊“岂不美哉”的时候,一种好奇的围观也出现了——
“这代人买iPhone都不是为炫耀了吗,这么大方地展示抠门?”
讲真,这些行为在曾经“人人都跟不要钱一样抢新手机”的科技圈,可是非常“上不了台面”的存在。
那种感觉,就像朋友们一起去吃昂贵的米其林餐厅,只有你一个人厚着脸皮要服务员找盒子打包。
虽然表面不会体现,暗地里多少会被嫌弃:都舍得花上万买新款了,还值得为这仨瓜俩枣算计?
“新品手机的价格短时间是很难有大折扣的,不如把旧手机多卖300块来得实在。”
00后同事小吴的一句话,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也道出了年轻人不惧怕展现自己舍得花大钱、也愿意抠小门的真谛。
实用主义风潮的影响下,越是潮人越不羞于展现自己会省钱。
骑共享单车买LV、去昂贵餐厅也不忘打包,很多人买电子产品时就开始计算保值率,考虑“我用爽、用腻了之后,能卖多少钱了”。
有网友算过一笔账,大意是一台手机用两年后折旧换新,其实比用三四年要划算。
考虑手机用久了后的不流畅和电量差,使用感上的缺失本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旧”。
且数码圈的规律是手机产品隔了两代之后,到了第三年的折旧价格会产生一个大跳水,平均到每个月的使用价值,并不会比用两年划算。
“不如趁它还能卖得上价钱的时候,换点钱买新款”,成了一种年轻人更广大的手机消费选择。
02
“手机两年必换”的年轻人,
和背后的电子产品回收经济学
并不是消费主义怂恿,2022年10月的《手机使用与回收公众调查报告》显示:
有22.7%的中国用户不到一年就会更换自己的手机,两年以内进行更换的受访者比例高达43.4%。
56.6%的人会因为像素过低、内存不足、频繁卡顿等性能原因而考虑更换手机。
这背后,藏着一个中国消费者电子产品使用习惯的巨大转变。
电子市场回暖、各大品牌旗舰款产品扎堆上新的2023年初秋,当你在网上搜索“新款手机”,各式攻略贴多到根本数不清。
但人们买新款时候的心境,已经彻底变化。
当年的老一辈、甚至是十年前刚接触智能手机的8090后,总是把手机当“大件”。
咬牙攒好几个月的生活费瞄着最新款,买新机时立下的豪言壮志也是至少“用五年以上”。
而到了如今,虽然价格不低,可最新款手机身上的“炫耀价值”却慢慢减弱。
比起非智能机时代“但凡能开机一天,就坚持多用一天”的习惯,年轻人选购电子产品时的目标和需求更加明确,也更清楚手机在自己生活中的性价比。
电子产品迭代迅速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执着于成为物品的长期所有者。
而更倾向于享受体验的过程,不好用了、或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就马上心痒痒要换新。
明明没到“不能用”的地步,但一点点不爽的使用感累积起来,总有一天会想气球上的那根针一样戳破它。
因为换电子产品的频率高,“如何处理旧手机”的讨论热度跟着水涨船高。
以前人们的习惯,要么是把的产品淘汰给亲戚朋友:
“我用iPhone8,淘汰iPhone7给我妈,我妈再淘汰iPhone6给我爸”等段子层出不穷。
要么是希望“留个念想”、或担心泄露隐私,把旧手机都塞进抽屉,一代代旧手机在家里珍藏成“电子垃圾博物馆”。
早些年间,街头甚至甚至还有“旧手机换剪刀和不锈钢盆”的回收小贩,成了电子垃圾的最终归宿。
可如今,一方面父母不愿意委屈使用体验了,给他们的市场选择也更多样,不再把子女淘汰下来的手机当个香饽饽。
另一方面云端储存服务已经足够方便,传输旧手机上信息和照片的操作成本大幅降低。
同品牌的云盘、第三方的APP满足了换机的一键换机需求。转转等主流电子产品回收平台在验机时也会提供二次清理服务,保护隐私安全。
于是,比起留在手里等着继续贬值,换手机越来越频繁的年轻人,则趋向于依赖二手电子产品回收平台,顺便靠卖旧产品赚个小钱。
以转转为例,上面的手机大多是“9成新”“95新”的标签,大批被平台回收并官方验后上架的手机,在上一个用户的使用中都是被小心保护的,保持着良好的品相。
“手机用两年就会出手换新的”成为一种习惯。甚至在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还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年轻人们就开始提前研究闲置怎么卖。
另一方面,今年火了不少老款电子产品,比如iPhone5S、iPod、CCD相机等纷纷成为顶流。
当你想买一个已经停产的机器时不可能有“全新机”,只能依靠专业的平台,电子产品的怀旧回潮又带动了二手市场的壮大和规范。
回收,这个诞生于循环经济的名词,就这样被年轻人笑称为新的“赚钱方式”,甚至研究出了属于Z世代的“电子产品回收经济学”。
03
新苹果上市,
旧苹果能换多少钱?
汝之闲置,彼之珍藏,还能成为开源的蹊径。
闲置经济的爆发是人们对过去消费主义时代的反思以及对资源配置利用的再解读、再实践。
东西值得买好的,更值得研究如何省下100块——这种心态的背后,藏着年轻人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的秘密。
尤其在电子产品回收市场愈发热烈的背后,是年轻人“省钱买更好东西”的欲望,也是回收市场不断规范和完善的结果。
新苹果上市,旧苹果要怎么办?
今年的手机换新潮到来之际,来自转转APP的一组趣味视频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到九月,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iPhone旧手机。
苹果掉了满地,天真懵懂得孩子们触碰了一下地上的手机,就变成了一枚枚金灿灿的金币。
每个人手上都长着一个旧手机,转转回收员穿梭在他们身边。
为了得到这些自然的馈赠,就得付出额外的辛苦。接到预约,马上出发,穿过山和大海,一家一家上门。
秋风吹过,还带着体温的旧手机几个小时后就被带到库房里进行苛刻的质检,等待被送到下一个需要的人身边。
这是转转APP与季节一年一次的约定。
旧手机就像树上成熟的苹果,转转就是那个果农,耐心等待着果熟落地,温暖守护着从收获到质检再到上架的过程,“赛博农业”的创意设计让围观的网友都会心一笑。
回到现实用户身边,随便打开一则体验过转转APP上门回收的帖子,“上门回收方便”“验机专业”“价格香”也都是常见的体验评价。
以往的二手回收和售卖体验总是套路满满、处处是雷,还容易踏入买卖双方纠缠扯皮的麻烦。
可但凡尝试过转转APP上门回收服务的用户,就很难对它的省心正规忘怀——
一键预约,免费上门,验机师当面估价和打款,旧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变现。
而除了给大家无微不至的使用体验和优惠,转转APP在懂年轻人这一点上也是有一套的,总能快速注意到年轻人卖旧买新的庞大需求。
去年他们与徐志胜合作发起过“再见了!刘海”的“回收苹果刘海机”专场活动,吸引了一波爆笑关注;
今年在各大手机厂商纷纷上新、大家蠢蠢欲动的秋天,又及时推出巨大优惠力度,用一句“新苹果上市,旧苹果能换钱”的slogan吸睛满满。
最后,9.12-9.28,iPhone14系列活动期间,上转转app搜【旧苹果】最高多卖1500元。
如果你也有以旧换新或回血的需求,不妨去转转APP看看,没准儿就有惊喜呢。
【Vista今日小互动】你的智能手机更换频率是多久?旧手机都是如何处理的?欢迎在留言区参与讨论。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