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三亚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8 02: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佳)近日,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三亚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批前公示,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构建“蓝绿灰”融合的健康、韧性、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三亚作为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2030年城市建成区范围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现阶段三亚仍需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规划编制范围为三亚市陆域总面积约1890.9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与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通过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开发建设有机融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构建“蓝绿灰”融合的健康、韧性、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下转3版▶◀上接1版

规划从区域流域洪涝韧性体系规划、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体系规划、“蓝绿灰”融合的设施体系规划和打造高质量的海绵社区规划四大层级着手,通过大型设施、主干通道、空间管控和分区指标四项主要内容,谋划流域防洪、蓝绿调蓄、排涝设施、源头社区、信息平台等五方面项目,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统筹兼顾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注重雨水收集和利用,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韧性”。

在充分考虑三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规划从治理城市内涝、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完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15项指标,并明确2025年和2035年度指标值。整体呈现出多目标、多空间、多尺度统筹策略,区域流域海绵韧性体系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构建等规划亮点。

规划根据三亚市河流水系的位置、流向,结合城区地形分区和竖向规划,以流域为基础,同时结合规划排水管网情况,将统一汇水流域的区域划定为一个排水分区,作为一个一级管控单元。全市共划分为16个排水分区,89个二级管控单元。

根据规划,三亚近期将开展雨水源头减排与利用,注重区域行洪通道恢复和建设,保护与修复洪涝蓄滞区域、河道生态岸线等水敏感空间,完善城市雨水管渠设施,消除历史严重城市内涝积水(风险)点,持续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效能,加强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角的小小“绿肺”。这座街头公园是徐州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日前从市住建局获悉,2023年徐州主城区计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68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提
2023-04-22 04:28:00
...市从全国12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补助资金9亿元。此后,龙岩市坚持“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原则,用好用足中央补助资金,补
2023-05-11 15:20:00
“3+4+N ”行动打造“海绵城市”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扬州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实施“3+4+N ”行动打造“海绵城市”市区能『吸水』的海绵道路。孔生 摄海绵型水系。
2023-10-12 07:54:00
...福田区提供海绵城市全域推进系统建设新思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迈入系统化全域推进新时代,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福田区一直致力于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发展。通过顶层设计强化技术指导、
2023-02-20 05:35:00
临春片区打造产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组团,每个生活组团各自形成组团核心。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60.23公顷,根据用地布局来看,居住用地占比最高
2023-08-09 03:26:00
...吴海奎)5月31日,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介绍,《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今年6
2024-06-01 07:36:00
...民日报客户端山西省日前出台《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11项主要任务和6条保障措施,以推动总体目标实现:到2025年,城市建
2024-01-15 10:40:00
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自由呼吸 沈阳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沈阳二环路长青街立交桥旁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8月15日,海绵型城市公园仙女湖公园改造升级后正式开园。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
2023-09-16 00:46:00
银川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韧性
...、量质兼顾”的治理策略,全域谋划、系统施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发展韧性。近年来,银川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系统推进城市防洪排涝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水系周边环境治理,因
2024-02-19 17: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